維果茨基教育思想新探論文

才智咖 人氣:1.57W

摘要:本文在維果茨基教育著作和俄國心理學史研究的基礎之上,對維果茨基的教育著作中所蘊涵的教育思想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了一些對現代教育極富啟發意義的教育思想,並結合目前許多學者對維果茨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我國的教育現狀,提出了在對兒童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加以重視的一些方面,其中包含了維果茨基的新舊知識教育觀,多元教育思想,對兒童的藝術教育思想和對非正常兒童的教育思想等方面。

維果茨基教育思想新探論文

關鍵詞:維果茨基藝術教育特殊教育

列夫.謝苗諾維奇.維果茨基(1896 -1934)是前蘇聯最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在多年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文化——歷史”發展理論,並以此形成了著名的“維列魯”學派。對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對維果茨基的著作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結合我們現在的教學實際,維果茨基還提出了以下的對現在的教育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的教育教學思想。

1、教育應該在原有發展水平與最近發展區之間循回

1.1更多的重視舊知識的鞏固與新知識的擴充套件

鞏固舊知識是指教育者在對兒童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及時回顧已經掌握了的舊知識,加深對舊知識的理解。

1.2注意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有機結合

在“原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建立的舊知識,兒童都能有深度的掌握,但是這種知識常常具有侷限性,即缺乏知識的外延性——廣度不夠。而在最近發展區內建立的知識,更多是新的知識,能開拓兒童的視野,更多是一種廣度的知識,而兒童對新知識的掌握依賴於興趣,但這種興趣難以維持很久,導致兒童對新知識的深度掌握得不夠。

2、多元的互動教育教育思想

維果茨基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所提出的“意識一文化一行為”…三個層面的心理學思想的基礎之上的。

2.1重視符號系統對兒童內部知識的和行為的調節作用

符號系統的發展是與文化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它是文化的載體,是意識系統轉化為行為系統的中介和核心的工具要素,這就指出了符號系統在教育工作中的兩大作用,即中介作用和工具作用。不僅如此,他還提出了言語在文化、教育中的結構性和功能性作用,它是兒童心理與行為整合的內在基本因子,符號還是兒童進行思維的載體,對豐富兒童的內在思維過程有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應該把符號很好的納入文化教育當中。

2.2對社會文化知識的教授

維果茨基認為,社會文化知識經驗是在人的工具生產中凝聚著的'人類的間接經驗。因此,在對兒童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這種間接經驗的教授。不要僅僅侷限於書本知識的教授,而要從社會歷史層面合理的來進行間接經驗的教育,以促進兒童的社會化的程序。

3、注重對兒童的藝術教育

維果茨基在其著作《藝術心理學》中提出:“藝術是一種感情的社會技術,是一種能夠造就個性的工具。”[4]17現代的教育可以說就是對兒童的個性和社會化的教育,而藝術,不僅僅可以造就兒童的個性,還可以促進兒童的社會化程序,而且,通過藝術的教育,可以使兒童對自身的“意識”狀態進行反思,而且可以達到一種“淨化的狀態”。可以說,對兒童的藝術性的培養就是培養兒童對外在世界與外在事物進行主動探究的過程。

4、重視“情感”、“激情(動機)”在教育中的作用。

維果茨基指出:~隋感自古以來就是個人的,但通過藝術作品,它卻成為社會的或者被概括了”。‘刮309在此,他還指出了情感的雙重作用——個人的(個性的)和社會的(群體的)。兒童激情和動機作為“喚起個人身上如此巨大的、被壓抑的、被束縛的力量的工具,”可以迅速的改變兒童的行為範疇j並使之社會化。

因此,採用藝術對兒童情感、激情(動機)進行教育,不僅有利於兒童個性的形成,也有助於兒童的社會化和社會情感的形成。

5、在特殊教育層面,維果茨基特別強調對非正常兒童要採取特殊的教育策略

在對殘疾兒童和畸形兒童的研究工作的影響下,以及對“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的批判的基礎之上,維果茨基對特殊兒童的教育提出了許多的富有啟發意義的的教育策略

5.1非正常兒童的“新符號教育理論”

針對非正常兒童,維果茨基提出了“缺陷兒童藉助於新符號能像正常兒童一樣思考”的觀點,他還認為在非正常兒童教育方法和工具上:“重要的是意義,而不是符號,我們改變符號,卻保留意義”。強調要採用適合非正常兒童自身的新的符號系統來進行教育。

5.2非正常兒童的“文化一社會”教育理論

維果茨基還指出了行為結構的兩種水平:自然水平和文化水平,他指出:“自然界對人的正常心理生理結構施行了殘酷的手術,它已經受到了社會力量的潛在能力的考驗,正如經驗所證明的,社會力量的強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了藉助符號掌握那些對所有人來說都具有的共同意義而開闢迂迴的途徑,一是喚醒能以對接近正常社會型別的不可遏制的願望來對待殘疾的個人的動機能量”。因此,在自然水平上非正常兒童在生理心理功能方面均受到了傷害,且是無法修復的,先天因素決定了非正常兒童在基本能力水平上的遲滯,而在文化水平上,非正常兒童憑藉新的符號系統、強大的內在動機和能量確實可以彌補在自然水平上與正常兒童的差距,使非正常兒童的“智慧、意志和活動”與正常兒童相比幾乎沒有文化水平上的差異。

維果茨基的教育思想不僅僅反映在這幾個方面,還有許多深度的思想有待於我們去挖掘,而他的上述的思想對我國現階段的兒童教育是有很深的啟發意義的,不僅體現在對正常兒童的教育上,還體現在對非正常兒童的教育上;不僅體現在它對科學知識教育的論述上,也體現在它對文化教育的論述上;不僅體現在知識的教授上,還體現在文化歷史的傳承上。為此,我們的現代教育應該借鑑維果茨基的優秀的教育思想,把我國的教育改革與實踐推向更深處。

參考文獻:

[1](俄)M.r.雅羅舍夫斯基著.陸嘉玉等譯.心理學史.[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2]林崇德著.發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

[3]餘震球譯.維果茨基教育論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4]維果茨基.藝術心理學[M].莫斯科.196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