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女中音聲樂教學中常見的幾個問題

才智咖 人氣:1.43W
探討女中音聲樂教學中常見的幾個問題
摘要:女中音歌唱藝術已成為聲樂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女中音聲部的發展、特徵、演唱風格、教學問題等的研究,有助於聲樂藝術與教學體系的豐富與完善,已成為近年來在聲樂藝術教育教學領域頗受重視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女中音 聲樂教學 教學中的幾個問題
  
  從17世紀歐洲歌唱藝術的誕生、發展到現在,女中音歌唱藝術已成為聲樂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女中音聲部的發展、特徵、演唱風格、教學問題等的研究,有助於聲樂藝術與教學體系的豐富與完善,已成為近年來在聲樂藝術教育教學領域頗受重視的研究課題。
  
  一、歌唱的氣息問題
  
  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談到歌唱的體會曾說:“我歌唱時一直在想著氣息。”眾所周知,氣息是歌唱的動力,氣息問題是所有歌唱藝術學習者須面臨的首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名女中音歌唱者,必須要對自身聲部氣息的特點予以充分的瞭解和認識,學會掌握、控制、科學運用氣息的方法,以逐步提高綜合歌唱技能,才能掌握女中音的歌唱藝術, 很好地完成作品的創作和表達。
  女中音的氣息特點:由於女中音的聲帶相對較寬厚,口腔較大、較深,演唱者身材較高且勻稱,因此共鳴腔體也比較大,相對應的腔體管道的長度、寬度和氣壓強度,使得動力效能的氣息飽滿、深沉,具有爆發力,能夠很好地帶動歌唱的執行。但是,這個特點也導致了女中音與女高音氣息相比運動感慢、流動性差的不足之處。因此,歌唱時首先要確保聲音的起音氣息是吸的狀態,有一部分氣息與聲音一起送位置;其次要強調氣息與聲音結合的準確性、靈活性;再次,要注意氣息動力效能在表現聲音時調動的合理性,堅持“協調、控制、運用”氣息的根本原則。歌唱的氣息提倡胸腹式的訓練方法。歌唱過程中氣息的整體感覺是吸著氣的,自然感受氣沉丹田,小腹吸、腰腹擴張、高音時兩肋提起,不妨打個哈欠體會腹、腰部位的運動狀態。其實過多過重的氣息唱出來的聲音會顯得笨重、沉悶,缺乏變化和流動,缺少平和、優雅和感動的氣氛,有礙於聲音的展示。女中音要依據本身的特殊條件,歌唱時在保持氣息深而平穩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對氣息進行積極性、流暢性的訓練,以達成增強動力的目的。
  
  二、聲區與中聲區
  
  聲區是指人聲樂器特有音域範圍內的對聲音基本性質劃分的一個專業術語。我們在歌唱藝術中有關三個聲區及其理論的劃分,是源自19世紀世界著名的美聲學派代表人物──曼努埃爾·加爾西亞的理論。它是根據人的'生理特點,把人聲的音域總體分為低音區、中音區、高音區三個聲區。三個聲區的理論為人聲(男高、中、低音;女高、中、低音)聲部的劃分提供了理論依據。歌唱中的對於三個聲區聲音統一的要求,及由此所引發的換聲的理論等等,都為深刻探索、認知、研究聲樂藝術起到了重要作用,三個聲區的理論至今仍被認為是科學的理論劃分。
  在每個聲部裡都有其特定的音域,每個聲部的音域裡又劃分為三個聲區,即低音區、中音區和高音區。女中音的音域一般在小字組的g和小字一組的a之間,基本能唱小字二組的降b,有的可達到小字三組的c,或更高、更低些。女中音的三個聲區:低音區從小字組的g到小字一組的f;中音區從小字一組的f到小字二組的降e;高音區從小字二組的降e到小字二組的a以上。女中音在各個聲區都有較大的音量和良好的功能狀態。
  中聲區(混聲區)位於高、中、低三個聲區的中間,起到下行向低聲區發展,上行向高聲區發展的橋樑作用。
  女中音的中聲區具有音量適中、音色光澤度好、聲音飽滿、流暢的天然特徵,有向高音、低音兩個方向發展的條件。因此女中音在利用與發揮自身中聲區的基礎優勢的同時應逐漸向高、低音區擴充套件其成果,以獲得完美統一的三個聲區(低音區、中音區、高音區)。女中音在中聲區演唱時,聲音要本著柔順、輕鬆、自然,不太放聲音的練唱原則,以氣息帶動、協調聲音,不要因過分誇張聲音而失去了歌唱藝術整體的平衡。注意保持聲音的位置,需要適中的音量、集中焦點的聲音,決不要過多地使用胸聲,追求所謂的“大號”效果,實則是粗野的聲音,非但沒有揚長避短,反倒為唱高音設定障礙。女中音在中聲區要是過於追求聲音的濃重,長期壓、擠、撐的不良演唱,就會導致嗓音的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