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作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3.2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作用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作用論文

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作用論文 篇1

關鍵詞:環境創設;幼兒教育;作用

幼兒園是開展幼兒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在促進幼兒教育優化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兒園教育體系中,幼兒園環境本身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加強環境創設,就應該全面加強對幼兒環境創設工作的探索與重視,並積極探索相應的環境創設優化方法與措施,為全面深化幼兒教育改革提供相應的支援和輔助。

1環境創設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對幼兒園環境創設工作進行系統分析,發現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優化產生著多方面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智慧啟迪作用,合理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能夠促進環境的教育啟迪作用得到全面發揮,孩子在幼兒園環境中生活,會受到環境創設的影響,增長見聞,啟迪智慧,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如:講故事、學兒歌、小實驗、手工製作等教學活動,讓環保活動兒童化、趣味化,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2)情感渲染作用,在幼兒園環境中,幼兒能夠發現美和感受美,促進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如:利使用者外散步時間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園內的花、草、樹,感受美麗的景色,教育幼兒愛護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不隨地吐痰,保持整潔的生活環境。(3)行為激勵作用,即在幼兒園教師中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一方面能夠促使幼兒園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另一方面也能讓幼兒受到環境的潛移默化影響產生規範自身行為的意識,環境創設的行為激勵作用隨之表現出來了。以我是“環保小衛士”為主題開展“綠色出行”“世界糧食日”“世界地球日”“碧水藍天是我家”系列活動教育和引導孩子們,從我做起,爭做環保“衛士”。可見,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和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都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和深遠的時代意義。

2提高環境創設質量,促進環境作用發揮的措施

基於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新課改要求促進幼兒教育的改革創新,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到環境對幼兒教育的重要作用,並積極探索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和方法,改善教學現狀,加強對幼兒的環保意識培養,促進培養效果的科學性和持續性,全面提高教育效果。

2、1創設環境作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進一步增強幼兒在環境創設過程中的主動學習意識,教師在創設幼兒園環境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對幼兒進行系統的分析和了解,把握幼兒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充足的材料,並創設與之相適應的環境,增強環境影響力。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熱情後,保證環境創設整體效果,還應該與幼兒共同分析和討論環境佈置方案,增強環境佈置的科學性。《綱要》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以“幼兒為本”創設幼兒發展所需要的教育資源是廣大教師應遵循的方向。如生態環境創設:人的生命太需要綠色了,給孩子一塊綠地、一個水池、一個花園。室外儘量開闢草坪、花園、菜地、自然角、動物角,讓孩子親身體驗種植的樂趣、萌發愛護環境的情感。裝飾牆佈置:幼兒園每處都加以利用,引導孩子們設計有關環保宣傳畫,在欣賞中感受教育。樓道、走廊、牆裙等設計環保題材的壁畫,洗手間佈置節約用水標誌、圖案,告訴幼兒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在這過程中,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環境創設實踐中,有助於對幼兒思維的開發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綜合素質的強化也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2、2給予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力

幼兒在初期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指導的過程中,所有的環境對其來說都是陌生的,為了保證教學質量,促進環境創設作用的全面發揮,幼兒教師在引導幼兒共同參與環境創設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給予幼兒一定的自主選擇權,一方面促進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積極性的激發,另一方面也讓幼兒能夠在參與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增強對環境的主人翁意識,淨化心靈,美化環境。

2、3引導幼兒不斷改正措施

幼兒本身年齡相對小,思想發展不夠成熟,對外來事物無法形成正確的認知,在成長過程中極易做出錯誤的行為。此時,幼兒園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自身職責,藉助環境創設對幼兒實施相應的教育和引導,讓幼兒能夠自覺認識到自身錯誤並加以改正,避免教師實施強制性教育影響幼兒的成長。唯有如此,藉助引導性環境創設教育,環境創設的作用才能夠得到有效凸顯,幼兒教育整體水平也能實現進一步提高。

2、4引導幼兒和幼兒園環境進行互動交流

只有加強幼兒和環境之間的交流,才能夠切實提高環境創設效果,維護幼兒的健康成長。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幼兒園教師應該鼓勵幼兒積極探索,發現環境中隱藏的“祕密”,這樣幼兒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中就能夠實現與環境的良好互動與交流,幼兒環境教育的作用也能進一步凸顯,對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幼兒園教師可以在環境中隱藏一些愛心貼紙,讓幼兒在課間活動中找出來,在增強幼兒與環境互動的同時,也使幼兒接受潛移默化的愛心教育和影響,增強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輔助作用,切實提高幼兒教育實效,實現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

3結語

在《綱要》和《指南》的引領下,我們發現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已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以原先被動接受學習到現在以探索體驗的學習方式,尤其是在環境創設活動實踐中的學習;怎樣幫助幼兒瞭解自然生態環境與人類生活關係,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是教育者為之努力和追求的方向。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應對幼兒園環境創設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積極探索發揮環境創設作用,希望能夠藉助有效的環境創設探微,逐步改善幼兒園教育現狀,實現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為幼兒的未來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援。

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作用論文 篇2

指導理念,為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是幼兒園進行幼兒語言教育環境創設的目標。

一、活動室的創設

物質環境是啟發幼兒多想,多說的重要條件。而活動室又是幼兒在園內的主要活動場。在活動室的創設過程中,讓幼兒通過“看”來感知事物,進行語言教育。

首先,要從有利於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角度設定各個活動區。依其年齡與身心發展水平提供環境材料和主題圖片。精心選擇或自繪形象生動、色彩鮮豔、內容豐富能夠啟發幼兒想象、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系列主題圖片進行展覽。如“狐狸的故事”、“我愛祖國”、“小小民族村”等。教師根據各年齡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 對幼兒提出語言發展的不同要求。

其次,要充分利用牆飾佈置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與衝動,將活動室變成幼兒語言發展的好場所。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園、班級的牆飾,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學習語言。如:利用“美麗的森林”佈景,讓幼兒認識畫面,練習說話。剛開始,幼兒看著牆飾,只會講出名詞“草地、小樹、花、太陽”等簡單的詞彙。於是,教師可利用相應的主題活動,引導幼兒練習說話:“綠綠的草地、美麗的小花、紅紅的太陽”,逐漸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又如:當教師組織幼兒參與“秋天的落葉”的佈置時,孩子們在“落葉”上畫上不同表情的臉譜,有高興的、發愁的、哭泣的,並佈置成一幅畫,很明顯地從周圍的環境中突顯出來,成為幼兒知覺的物件。看著這各種臉譜構成的“大樹”,幼兒會自發地三五成群地在“樹”前指指點點說著:“這片樹葉是一張傷心極了的臉”、“它為什麼哭呀”、“你瞧,這片樹葉開心地笑了”———聽著孩子們的談話,我深深地體會到:讓孩子從支配的地位成為環境的主人,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得到語言教育,才能使環境的教育作用得到真正地發揮。

二、營造舒適和諧的感情氛圍

幼兒只有產生了想說的願望,語言能力才能夠得到真正地發展。並且只有在舒適和諧的感情氛圍中,這種願望才能夠得到實現。新《綱要》中同時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可見,一個自由、輕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例如,一個剛進入幼兒園的小班的幼兒,剛離開家庭,來到一個新的陌生的環境,情緒相對來說很不穩定、比較壓抑,很容易哭鬧,不願意跟人交流。這時,我們幼兒教師應從情感上、行動上親近他們,主動交談。時常跟幼兒說說“你在家裡爸

爸媽媽都給你做什麼好吃的?”“你在家裡都有什麼玩具?我們這裡也有呢。”隨著經常主動與幼兒交談,幼兒的對於環境的認同感增加了,同時也提高了語言的興趣與能力。儘快地讓幼兒對自己產生認同感、安全感和依賴感,使其保持輕鬆愉快的情緒,產生想說話的願望,從而推動和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而對於語言發展相對較好,性格活潑,樂於與人交談的幼兒,教師更要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潛力,提供提高幼兒語言表述水平的機會與環境,讓幼兒除了能夠表達,更要表達得精彩與完整。教師可以培養這部分幼兒的有意識傾聽(集中

注意的傾聽);辨析性傾聽(分辨不同內容的傾聽);理解性傾聽(掌握傾聽主要內容,連結上下文意思的傾聽)的習慣,在傾聽中正理解語言的內容、語言的形式和語言運用的.方式,掌握與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教師可以組織小型演講的主題活動,並配合活動室的環境佈置讓幼兒進行即興的演講,並且讓其他的幼兒通過傾聽交流心得體會,通過這樣簡單的活動為幼兒創造傾聽同伴表達環境,創造一個舒適和諧的傾聽氛圍。同時,也可以適當地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讓幼兒在閱讀中體會日常用語與藝術語言的不同,形成綜合的語言能力,增強他們對語言核心操作能力的不同層次的敏感性,如對排比句式的敏感性;對通過比喻修飾造成語言生動形象的敏感性,對不同情境中語言運用的敏感性,等等。通過傾聽和閱讀,活潑好動的幼兒逐漸能夠變得安靜和善於思考,性格內向的幼兒也有了與同伴交流的話題和內容。因此,為幼兒創造一個和諧舒適的傾聽與閱讀環境,成為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

三、語言教育社會化環境中教師的作用

教師的作用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外部的,特殊的,主要的環境因素,它直接影響幼兒語言的發展。幼兒的思維形象、直觀、語彙貧乏,語言情境性成份多,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符合幼兒年齡、心理特徵和接受水平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說話質量,為幼兒做出良好的語言示範。具體地說,教師的語言應做到以下點:

1、規範、準確

做到規範和準確,要求教師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學中,堅持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在語言發音上,做到清晰到位;在詞彙要素的搭配上做到準確無誤;在語句的表達上做到通暢流利。給幼兒一個完整的、標準的語言示範,這也是幼兒教師在語言修養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

2、淺顯、直接

做到淺顯和直接,要求教師在說話時,儘量不用或少用“成人的話”;多用實詞少用虛詞;直接地說,不拐彎抹角;多具體少抽象,讓幼兒在聽話時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感覺。只有讓幼兒能聽清、聽懂老師在說些什麼,語言教育才有可能順利進行。

3、句式簡短、明瞭

做到句式簡短和明瞭,要求教師在說話時,儘量使用短句、單句,把附加成分多的長句、複句簡單化,這樣幼兒聽起來不會感到吃力,更便於他們理解和接受。比如當我們對小朋友說“請你幫老師到中班王老師那裡把鈴鼓拿來”時,可以換一種說法:“請你幫老師把鈴鼓拿來,在中班王老師那裡”。這樣,便把一較長的句子簡單化了,幼兒也更容易記住自己的任務。

4、適當地運用體態語

在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的各種語言均對幼兒產生影響。體態語的恰當運用,會極大地豐富幼兒的語言經驗,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當孩子做得對或者犯小過失時,教師衝他點點頭,或者擺擺手,用體態語來表示你的讚許或批評,會更顯親切、自然,也會讓孩子獲得滿足和得到應有的尊重。因此,教師在注意有聲語言的作用的同時,應重視和充分利用體態語這種非言語的交流手段,來豐富幼兒的語言經驗和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結語

語言教育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幼兒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進一步學習其他技能與知識的基礎。因此幼兒園的語言教育就十分重要。創設一個既有教育作用,又輕鬆愉快的語言教育環境,才能使得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作用論文 篇3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背景下,教育行業也在不斷進步和創新。對於教育開始的第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幼兒園教育階段”,也是“啟蒙時代”。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活潑好動,對外界出於好奇心理,善於學習和模仿,而在幼兒教育階段的教育方式和傳遞的知識型別也會影響他們自身對外界的感知和後期的成長。

一、幼兒園時期教育的特點

1、知識面廣

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具有對外界探知的天性,有很大的學習興趣。而在幼兒教育的學習安排下,氛圍也十分活潑輕鬆。一般以做遊戲形式或者故事之類的情景模式傳授知識。但是相對來說,灌輸的知識也較多,例如,簡單識字、唱歌、跳舞、常識相關的問題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他們感興趣的或者好奇的事物也會成為教學知識,所以,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在教學中應不斷創新,以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2、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啟蒙階段的教育是教育階段的基礎。隨著教育行業的發展,教育越來越精細化了,幼兒教育階段作為教育的第一階段,更應該引起重視。在幼兒教育階段我們分為三個階段:小班教育階段、中班教育階段、大班教育階段。而在每個階段學生的整體特徵也會有差異。比如,小班一般是2、5~3歲,在這個階段,孩子對外界處於萌芽狀態,對外界很好奇,也是最好培養和開發大腦思維的最好階段,在此階段可以採用聲像等進行教育,也可以根據孩子實際的狀態進行動態學習培養。對於中班和大班教學時期,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是開始對外界有觀點和看法的時期,也是自我意識開始形成的時期。除了基本知識的學習,一般以相關事件故事的形成引發他們的思考,以達到教學目的。綜合來說,在幼兒教育階段沒有固定的教學方式,幼兒階段開啟了孩子進入學習的大門,是開發大腦的最佳時期。

二、中華文化啟蒙教育環境的引入探索

1、中華文化在啟蒙時期的引入

幼兒教育的整個階段是對世界認知和自我意識價值逐漸形成的階段,被稱為“啟蒙時代”,此階段也是培養孩子行為意識和優秀文化知識注入的時期。中國優秀的文化不僅包括傳統文化,也包括一些文化思想精神和物質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引入,則會啟蒙並促使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可以在課堂中以故事的方式向他們講述一些歷史故事,如岳飛的故事,通過故事引發他們去思考和學習。根據幼兒教育階段的教學靈活性的特徵,可以更好地向他們傳授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美化他們的心靈。

2、中華文化啟蒙教育的環境探究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行業的發展不僅向著精細化和人性化發展,更多的是靠優越的環境對孩子的二次開發!探索幼兒教育階段的中華文化環境,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結合本地區域文化特色加以引入根據教育所在地區文化加以引入,包含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以提起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對文化的探索精神。對於物質文化,一般用於孩子的互動,以鍛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精神,例如剪紙、彩繪之類的。當然,各地的文化背景之類都有所差異,所以也顯示了教育的大體性和獨特性!

2、結合孩子的實際教育環境進行引入雖然幼兒教育階段是教育的第一道大門,地域文化的發展水平也包括經濟發展水平,對此教育階段有著重大影響!當然知識對於所有孩子都是公平的傳播,在對幼兒園教育時期,應結合主觀和客觀環境靈活教學,所引入的地域文化知識也是多樣化的,應結合地域特點分享與之相關的典故,包括神話故事等,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陝西渭南的可結合“華山”,即“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話故事”,加強孩子對正義和孝義的追求。結合地域文化特點,不僅加強孩子對家鄉的熱愛,也加強了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教育是興國安邦之本,這句話從古至今一直都未落後。幼兒啟蒙教育階段的各種改革和創新,為孩子後期的教育做好了鋪墊。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各個階段對教育的創新都是對有生命的文化的傳承!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面廣,在幼兒教育階段的引入培養了孩子對優秀文化的傳承,對幼兒園時期中華文化教育環境的探索也體現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作用論文 篇4

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遊戲是貫徹學前教育課程的一個最為重要的途徑。玩具材料是幼兒遊戲的物質支柱,是幼兒遊戲的工具,幼兒是通過使用玩具材料在遊戲中學習的。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因此,它更是幼兒實現自我價值的載體。材料不同,幼兒操作方法不同,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就不同。在研究中我們發現,現在,孩子對買回來的高檔商品化玩具並不感興趣,卻對廢棄的瓶瓶罐罐和撿來的石頭等自然材料情有獨鍾。兒童的遊戲,正是他們在與自然材料作用的原始活動中,加速體驗人類發展過程中曾有過的各種情感,享受各種樂趣,獲得各種經驗的。

一、帶著孩子走向室外

遊戲是貫徹學前教育的一個最為重要的途徑,教師不僅要注意兒童遊戲中動靜交替還要注重遊戲活動的戶外交替。

1、融入環境

我們的生存環境和發展離不開環境,我們的任何活動都與環境影響密不可分,幼兒園的自然環境和物理環境所構成的園容園貌,也直接影響幼兒心理活動的狀態。但如果一個人置立於一個環境中,並未與周圍的環境之間構成正常的互動關係,那末環境對他來說就是一道虛設的佈景,我園遊戲場等運動設施和一些小景點,每種設施都有一種功能,各設施之間和景點缺少有機聯絡,為了充分發揮這些周圍環境的利用價值,我們帶著孩子玩起了裝扮性遊戲,孩子們在遊戲中,身臨其境,個個全身心投入,玩軍是遊戲,玩狼捉小兔的遊戲孩子個個情緒高漲,興致勃勃表現得惟妙惟肖。可見,巧妙的利用幼兒園的各種設施,不僅充分發揮了環境的整體功能,而且,進一步激發了孩子的遊戲慾望。

2、我園身處獨特的地理特徵。離園不遠處,就是博興文化廣場,那裡有綠蔭,花團錦簇,兒童樂園等等,孩子們來到這裡,在窄窄的大理石凳上走一走,在路邊的草叢中欣賞花的芳香;在渠道上練習跨跳。

3、向東不遠處就是我縣最大的新世紀超市,那裡的環境更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逛超市社會實踐能力。孩子們在遊戲時,沒有約束可以盡情玩耍,從而使孩子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二、帶著材料走進教室

教室外,有著無窮無盡的自然材料,教室內同樣有孩子游戲的天地,怎樣才能將自然材料投放教室,也是我們所熱注的。

1、根據主題活動投放材料

為了更有效的發揮自然材料的作用,我根據教育計劃和主題活動,有計劃的投放遊戲材料。如:以環境為主題的活動,我們發動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變廢為寶。幼兒利用廢舊物品,做出了許多漂亮的作品,孩子們在把材料變著花樣的滿足不同的遊戲需要時,不僅鍛鍊了手更鍛鍊了腦和意志。

2、根據孩子的遊戲發展提供材料

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材料是與遊戲緊密相連的。他們直接感受到的內在生理體驗,以及有這種經驗引起的外在物理經驗,其中既有同化,又產生順應,已達到適應不同時期產生的不同體驗和經驗,建構不同的指示,獲得不同的發展。因此,應根據遊戲的發展不斷補充材料的需要,而材料的提供又反過來促進了遊戲的發展。

3、根據幼兒的興趣提供材料

依據幼兒年齡特點,年齡越小獨自遊戲越多,隨著年齡的增長又而社會性獲得發展,集體遊戲的比例也就增大了。因此,不同年齡的幼兒對材料的種類和數量上不同,興趣和愛好也不同。我們大班的幼兒常常喜歡在自制的玩具面前玩,自制和材料因為凝聚了孩子的力量,技巧和智慧,並與孩子們遊戲的成功體驗相聯絡,往往是孩子更加愛不釋手。

總之,我們要充分的利用原始材料,豐富幼兒的遊戲活動,我們的教育更加完善,把我園建設成現代化與自然化相結合的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