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聽寫能力的培養

才智咖 人氣:2.79W

 摘要: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聽寫能力的培養,是打好語言基礎,鞏固所學知識,發展運用知識的熟練技巧,使語言能力向交際能力轉化的重要保障。本文結合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實際情況,對聽寫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研究。

關於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聽寫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英語;培養;聽寫能力

英語教學中的聽寫是一種有效的綜合性測試,它可以考察學生詞彙量、拼寫、句法、聽力和一定的書面表達能力,是對學生聽、寫兩種技能的綜合訓練,也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檢驗。關於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聽寫能力的培養,本人有以下幾方面的體會和建議。

一、教師要合理安排聽寫內容

教師教學中要根據高中英語教材的要求,在word power 部分、grammar 部分以及task部分和project 部分中的內容進行聽寫,聽寫的內容涉及單詞、短語、句子多種形式,在這些聽寫內容的安排上不要“一刀切”,要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讓聽寫難易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聽寫內容安排,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聽寫中得到能力的鍛鍊和提高。

二、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聽寫技巧和策略和訓練

教師可採取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的聽寫單詞、片語、句子開始,發展到用生動、有趣、意義連貫的短小文章做聽寫訓練,訓練學生學會精聽和泛聽,教會學生要理解所聽內容意義,先根據語音找出詞義,從詞義建立句子結構,再通過句子結構的聽、辨去理解意義。

通過訓練,培養學生掌握聽寫策略,包括處理長篇文章把握全文關鍵的能力,而且還會使他們有機會注意以意群形式聽出語段,以便在需要快速處理語言時,能迅速而準確地抓住時機,對輸入的新資訊作短期記憶處理,進而更好地理解所聽內容,即記憶能力、切分話語的能力、選擇要點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利用課堂內外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在英語聽寫過程中,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就是學生必須用英語思維。而學生往往缺乏用英語思維的習慣。聽到一個英語句子,腦中出現的是語法結構、漢語譯文,似乎只能藉助母語才能記住所聽的內容。學生總是採用英語一漢語一英語的思維模式,其聽寫速度根本就趕不上說話人的速度。

作為教師就應該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具體做法有:(l)通過語音的學習促進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形成,激發學生的交流慾望。語音是外語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語音學習的好壞影響學生對自己英語學習能力的評價,學生的語音好就能使其學習信心和一個好的學習心態,從而堅持把英語學下去,促進其英語思維能力的形成;(2)教師遵循低起點、中頻度、高速度的原則,編寫一套通用型、配有規範錄音的聽寫材料,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習慣,跟上說話者的思路,失誤自然就會減少或消滅;(3)要求學生做daily report,學生可隨心所欲創設各種語言內容;(4)確定以流利性為指導原則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5)積極開展英語第二課堂活動。比如定期開展演講比賽,英語角等活動,或表演短劇,讓學生忘記自己的母語,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6)要求學生定時觀看英語電影。

四、加強朗讀,提高學生語感和辨音能力

一般來說,高中生的閱讀詞彙量要比聽力詞彙量大得多,這是由於第二語言的習得通常從閱讀到聽說,再加上語言學習環境中,聽說方面的渠道比較少(指國內的學生學習外語的情況),相對來說閱讀方面的渠道要多得多,這跟小孩學習母語的情況(從聽說到讀寫)剛好相反。因此常常造成單詞音、形、義分離的現象。許多詞只記得其形和義,對其音卻比較生疏,所以本來比較熟悉的詞在聽寫時卻感到生疏,辨聽不出來或者拼寫沒有把握。美國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指出:句子的理解過程包括感知和認知兩個緊密相聯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對有潛在意義的材料的感知;第二階段是將感知到的有潛在意義的材料與認知結構中現存的有關資料相聯絡,即理解感知內容,獲得意義。如果在認知結構中儲有的單詞僅有文字元號和意義部分,那麼感知到的有潛在意義的聲音訊號就無法被認出,更無法被理解,因此,聽得懂的詞或句子一聽就懂,聽不出的詞卻怎麼也聽不懂。針對這一情況,本人認為,應提倡學生在課餘或課內大聲朗讀,而不是默讀。這樣有利於刺激大腦儲存詞、句的聲音資料,有效克服詞的音、形、義的`分離現象,同時也能加強語音、語調,提高語感,從而提高辨音能力。

五、提高學生聽寫中的猜測能力

高中英語聽寫能力培養中,應訓練和培養學生利用上下文的連貫意思和語法結構以及語音、語調等推測某一詞的能力,通常本人把對學生進行的這一方面教學貫穿於平時的日常課堂教學中。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又能達到聽力預測效果。例如,在聽寫過程中,學生一聽到生詞就緊張,這種緊張往往會影響學生以後的聽寫,作為教師就應該培養學生克服這種緊張情緒,訓練學生掌握每段的Topic Sentence,確定文章內容的線索以及下文的走向。如有卡殼之時,就暫空著,聽完之後再根據上下文聯想猜測該詞。

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猜測能力極為重要。良好的猜測能力必須遵循連續性原則、類推原則和相關原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訓練學生的猜測技能:(l)通過詞彙或語調進行猜測。在英語中,英語語音具有釋義和辯義的功能。從句子結構上看,英語重形合,句子結構嚴謹,上下文的邏輯聯絡有表層化的特點。因此,通過語音語調和詞彙可能推斷出某些詞。例如,but,nevertheless 等表示以下內容與前面的內容是相反的;(2)標題聯想。在英語聽寫過程中,大多數聽寫已給出標題或在聽寫開始就是標題,而有些學生總是在開始兩三句出錯。這主要是由於學生的習慣性緊張而引起的。作為教師就應該培養學生看到標題就聯想的能力。訓練學生通過標題聯想說話人的意圖或課文的內容如何展開,可能引起的其他概念等。該能力同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關係;(3)教師說上句,學生說下句;(4)教師給定地點、日期、人物名字後,讓學生猜測課文的內容。

六、加強高中生聽寫心理素質的培養

聽寫時,時間緊,要求書寫速度快,學生心理壓力較大,會出現速度跟不上,反應遲鈍,急躁不安,忙中出錯的現象。教師要善於激發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講清要求和聽寫特點,進行耐心教育,練習難度要適中,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難度、長度、速度。使學生從心理上樂於接受聽寫。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我們應儘可能加強學生聽寫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整體語言水平。當然聽寫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不斷開拓進取,探尋更多有效途徑提高高中生的聽寫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紹山,張朝宜。聽寫技巧與實踐[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9

[2]李紹山。聽寫———有效的外語教學與評估手段[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7)

[3]劉燕俠。利用聽寫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4(6)

[4]王豔秋。聽寫訓練與英語能力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