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

才智咖 人氣:3.26W
淺談高中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
        為適應新的教育形勢的發展需要,我省實施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以來,英語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變可能是所有學科中步子邁得最大的。現在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採用分模組教學的編寫體系,圍繞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在學生完成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結合英語學習時代性、基礎性和任務性的特點,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採用有效的學習策略開發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教學目的。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流工具,也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條件。因此,這套教材編排的內容著重讓學生通過學習,用英語來獲取各種語言資訊,然後篩選並處理資訊,以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理論性的要求和目標,貫徹到課堂教學和日常交際中,就是英語學習中的“四會”能力,而“聽”與“說”兩方面的技能訓練則顯得尤為重要。
        一、“聽、說”教學的關係
        眾所周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培養高中學生交際能力的實質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多方面的綜合技能。從認知的角度來看,“聽與讀”被認定為語言資訊的輸入途徑;“說和寫”將輸入的語言資訊經過內化後,建構出一種結構比較複雜的語言知識輸出途徑。其實,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既是英語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一,又是評價英語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聽、說是基本的言語活動之一,學生的感覺器官耳(聽覺)和嘴(動覺)同時參與學習活動。與其它言語活動相比,聽說活動對感官刺激強度最大,是語言載體攝入的主要渠道之一。無論是口若懸河的雄辯,還是膾炙人口的佳作,都源於充裕的語言知識的輸入。中國學生學英語,聽力是一切語言輸入的有效途徑。由於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時缺乏學漢語所具有的語言環境和基礎,要使他們經過了多年的艱苦學習後,能達到嫻熟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這一終極目的,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工作應引起高度重視。黃源深教授曾指出:說是在語境中學習外語,所學到的語言是地道的、自然的、活生生的,學起來也快。大量聽說又能培養學習者的語感,而語感對外語學習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語感能讓對語法與語篇尚未完全弄懂的部分學生寫出較通順的短文。寫作通常被學生認為是英語學習中最難提高的技能。它是一種創造效能力,是學生在整合大腦儲存的語言資訊的基礎上,加工出新的文學產品,是語言學習兩種輸出功能之一。高超的學習能力不僅是滿足“應試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的要求。要掌握這些能力,學生就要大量地聽、大量地說,當然,還需大量地閱讀與寫作。然而,在當今中國的外語教學中,各方面均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方面,閱讀是擴大詞彙量的一個必要手段,讀得越多,詞彙量就越大。沒有充裕的單詞基礎,怎能讀通一篇文章,更無從談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閱讀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文學欣賞水平。另一方面,如果學生經常讀到的一些資訊涉及到某些話題,會使學生了解真正的書面英語的特點,以免出現運用中的“漢式英語”(Chi-English)。
        總之,通過閱讀,高中學生攝入了教材以外的新的單詞、短語、句型結構和交際功能等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靈活地使用熟練而地道的英語語言與他人溝通,為書面寫作準備有益的素材,去建構出完美的語篇。        二、“聽、說”教學的實施
        左煥琪認為:“聽是通過聽覺感知語言資訊後由大腦處理、加工與理解資訊意義的心理過程。”高中學生應通過聽的活動培養各種技巧和能力:聽要點、聽細節、聽特定的詞、聽內容捕捉特定的資訊、分析和處理資訊,直至完成特定的任務。因此,教師在組織聽力教學時,除了認真抓好課文內容的教學外,還應選擇一定的課外材料,擴充學生的聽力範圍,如英語廣播、電視等,提高他們的聽力技能。當然,教師務必注意所選材料的適應性、梯度性和有效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把語言知識和生活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貫穿到聽力實踐中去。當學生開始聽時,教師要指導學生仔細體會作者表達文章思想的方式、遣詞造句的技巧以及文章的主旨大意,對於一些精彩片段要注意聽語音語調的運用。完成聽力任務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聽力材料,再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材料。聽力狀況的改變非一朝一夕所能湊效,所以,教師得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系統而經常性的聽力訓練才能取得教學效果。
        有了這個輸入性前提,教師可以依據語言教學的規律,制定周密的口語訓練計劃,先從控制性口語練習(controlled-speaking)入手,過渡到指導性口語練習(guided-speaking),再發展到自由性表達(free-speaking)的高階階段,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國英語教師常發現自己的學生要創造性地運用已知的語言表達比較複雜的意思,在詞彙、語法及修飾格等方面語言基本功紮實,並且帶有純正的英美風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可是一件罕見的事。交際能力是指一個人運用語言手段(口語、書面語)和非語言手段(體態語、面部表情等)來達到某一特定交際目的的能力,無論是書面還是口頭都如此。綜合分析學生的懶散性、被動性、盲從性和興趣等因素,教師一開始就應該採取積極主動的引導措施,使學生步入口語訓練的良性軌道。在高一年級,由於學生詞彙量有限,且國中時期缺乏系統的口語實踐,教師應以課本教學內容為依託,完成聽說教學後,提供給學生一些關鍵詞、必用的句型結構,讓他們在課餘時間練習口語,進入高二後,教師就可以適度設計與課文學習相關的課後話題(topic),先開展簡短的課堂討論,歸納要點,羅列提綱,從事指導性口語交流(guided-writing)。由於各類學校學生的基礎不同,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著差異,課程負擔普遍過重,聽說能力的培養的確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