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課程老師要有兩個新觀念

才智咖 人氣:1.25W

 走進新課程,教師要有兩個新觀念

一、新的教材觀:
 人教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國中化學教材》在編寫時,知識結構緊湊,邏輯嚴密。知識體系的編排,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課本中要傳授給學生的重點知識一目瞭然。教材重在圍繞知識點的推理、驗證。作為一個教師即使不熟悉教材,不熟悉學生,也可以照本宣科,把一節課上完;學生也只要把該記的知識點死記住,一堂課下來也多少有所收穫。而新課標下的化學教材,它在編寫上已改變了某些知識體系。教材中的有些概念、專用術語就象早產的嬰兒,還沒有足月就產生了。例如教材在一開始就出現了元素、在沒有講元素之前的第二單元就出現了氧化物的概念等等。另外新教材中每節內容中大部分篇幅就是幾幅情景圖片、或幾個器裝置圖、或幾張資料表格、或幾個極不完整的實驗報告片斷。教材的編寫在很大程度上只提供了一些與知識有關的情境或素材,教師若是再照本宣科,就會無法繼續下去。如果教師按照老辦法依教材講教材,課堂就會出現兩種狀況:一是一堂課不下10分鐘教師就可以將教材處理完,那麼學生聽後卻是一片茫茫然,搞不清重點、難點,不知道學了些什麼;二是教師拿著教材不知怎麼上好。所以我認為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材觀,其實新課標下的教材,它給教師和學生留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教材只是一個案例,只是一個素材。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搞清它的外延和內涵,弄清通過此素材要讓學生獲得什麼能力,掌握什麼方法,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有哪些提升。不拘泥於教材組織教學。化學新教材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探究性成分比較多,而這又與以往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有明顯的不同,有時一個圖就是一個探究性實驗活動,如關於軟水與硬水的區別在教材上就只提供了一個面盆中水有浮渣的圖,教師課前就要作好充分的探究實驗準備。
二、新的教師觀:
 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傳道、授業、解惑。以前是師道尊嚴,教師神聖不可侵犯。而新教材下的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師”觀念要有大的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以前上課,教師為學術權威,現在與學生一起探究,共同體驗學習的'樂趣與收穫。教師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探究性學習中要建立一個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係。“自主、合作、探究”是課堂的主題。課堂上“不怕學生胡說,就怕學生不說。”,教師千萬不能扼殺學生的“求異”思維,只有教師的學術權威越來越少,學生的問題才會越來越多,教師的人格權威也就會越來越大。
 2、教學行為的轉變:新的教材設計,需要教師要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備課上,充分掘展教材資源。因此教師必須學會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讓學生對某一點知識的逐一過關上。抓緊課堂45分鐘,課餘讓給學生。教師注重的應是學習方法的培養,學習過程的探究,而不在是要求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因為今天知識在成倍增長,知識的更新速度又是一日千里,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僅為學生一生所學知識的滄海一粟,你所要求背的也許並非重要,但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卻能讓他們受益終生。教師課堂上不在是演員,而應是導演。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教學才會活起來。
 3、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新課標下的化學教學,老師上課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主要體現三段模式⑴問題與情境:上課時給學生儘可能提供一個真實情境,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增。例如聯絡火電廠的汙染講空氣汙染等,⑵活動與探究,每節課必須瞄準一個切入點,體現探究性,探究活動不能盲目,不能為探究而探究。例如,可以在學生學習了1——20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知識以後去探究元素週期律。⑶整理與反思。新課標下,往往課堂上熱熱鬧鬧,課堂下學生什麼也不知道。學生掌握的效果差,正是差此環節。探究過後的整理與反思把交流後形成的成果、先進的成熟的思維被其它同學分享,有利於形成知識與技能。
 總之,在新的課程標準下,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我,變革觀念,才會不落於時代潮流。

走進新課程老師要有兩個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