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學習”

才智咖 人氣:2.06W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學習”
        數學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上,並引導學生學會“做”中學數學,探究中學數學。
        合作交流中學數學的方式,將過去的說數學,聽數學,黑板上的數學,轉變成為做數學、用數學、生活中的數學,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進而獲得主動發展。幾個月來,在教學實踐中我從實效性出發,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探究學習,取得了一點成效,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創設懸念,激發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以創設一些懸念,啟發學生把生活中的現象與問題變為數學的物件,把生活的實際問題和數學緊密聯絡起來,從數學的角度,並運用數學知識對其進行思考,對之進行解釋、闡述,讓學生認識到平時學習的數學知識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很有幫助,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能被2、5整除的數”的教學中,教師請學生任意列舉一個數,教師能快速判斷出它是否能被2 整除。隨著學生列舉的數的增多,教師依然十分快速地判斷出結果。“祕密何在呢?學生們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學習熱情很高漲,他們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這樣學生的思維在教師提供資訊的撞擊和引導下得以活躍,使雙方都沉浸在一種輕鬆愉快的研討氣氛中。
        二、開放課堂,營造探究環境
        開放課堂,首先要為學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教師要同學生一起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並保證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習者積極參與,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在參與中表現。開放課堂以課內為點,課外為面,課內外和諧街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例如:在口算訓練裡,我出了“230+580”一題後,很多學生很快說出了答案,並說出他們的計算方法。有的說“230+400=630,630+50=680”有的說:“200+400=600,30+50=80,80+600=680”, 還有的說:“200+450=650,650+30=680”方法多樣,課堂活躍。 
學生們躍躍欲試,都想發言,還有的學生問我:“教師究竟有多少種演算法?”於是,我趁機讓他們分組展開討論,說一說還有哪些演算法。通過師生共同探究,學生總結了十餘種演算法。課後教師又激勵學生,你們想不想把你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別人,如果有興趣,放學後就可以到集貿市場去練習……,這樣,學生探究的慾望才不斷生成,思維才能不斷的發展。        三、開放思維,留足探究的空間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思維的.發展是外部活動轉化為內部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儘量給學生提供可進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有探究,只有主動探究才會有創造,問題情境是促進學生構建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是體驗數學應用,培養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學時,多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主動學習,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淙等途徑調動眼、口、手、腦、耳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探究知識規律,為知識的內化創造條件。如:“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過去我們常為學生設計相同的學習方式並要求學生按照教師設計的流程展開學習。這樣的課堂教學看上去效果好。為了給學生創設個性化的學習空間,鼓勵他們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學習,我這樣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課桌上的信封裡放著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材料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如果你覺得不需要這些材料,當然也可以。”這樣的設計不僅給學生的探索活動提供了自由選擇的機會,也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性。事實上,學生的驗證方法是豐富多彩的,甚至是出乎意料,富有創造性的。其中有藉助實物根據分數的意義來驗證相等關係的;也有的不用實物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算出分數值來驗證相等關係的;也有的把分數改寫成除法再根據除法的商不變性質來驗證相等關係的;更有甚者既不用性質也不動筆,全憑想象根據全班48 人的都是36 人,從而證明三個分數是相等的……即使是選用實物驗證,情況也不盡相同。其中有人用繩的長短來驗證;也有人用圓中陰影部分的大小相等來驗證;還有人用小棒的根數來驗證。可見,給學生學習留足探究的空間,能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廣闊的學習
空間,使活動真正自主開放。同時讓學生體驗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成功的喜悅。
        教材中處處含有探究的內容,生活的情景的再現——它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去挖掘教材並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將教材中的知識結論變成探究的問題。儘量還知識發展過程的本來面目,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學生髮現數學、喜歡數學,並讓學生置身於問題情景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發現並主動獲取知識,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素質。我相信,只要我們深鑽細挖教材,堅持改革。將來,我們大家都會讓自己的天空常藍,讓學生的心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