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施工企業資訊化探究分析

才智咖 人氣:2.65W

企業的資訊化是應用資訊技術改造企業的過程,如何對建築施工企業資訊化探究。

建築施工企業資訊化探究分析

近些年,國家一直在基礎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對應著一塊長遠的規劃、國家資訊部對於各施工企業也做出了相應的硬性規定,主要是施工企業資質申報,都必須包含資訊化這一項、建築行業資訊化通過十多年的建設,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各施工企業上完資訊化系統後,切切實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規範了管理。對應的供應商比如“金蝶、用友、廣聯達、同望”成功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如廣西路橋,廣東長達、台州方遠……

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施工企業在資訊化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根據實際調研的情況來看,還是存在部分問題,大多問題都是應用水平不高,利用資訊化見效的企業不多,能形成標杆的企業較少。

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一些企業對資訊化認識的程度有待提高。很多企業沒有從本質上認識到資訊化是企業徹底變革的又一次革命,既然是革命,自然就有風險,所以很多企業對於資訊化的事情,有牴觸、有戒心。

資訊化前期的規劃、需求調研、後續交付也存在較大的問題。主要原因還是由於我國建築企業目前還處在工業化程序當中、還未能完全掌握現代施工企業的管理辦法、特別是既懂業務,又懂技術,又懂管理的人才相當之匱乏。上述的總總原因,導致施工企業資訊化總體規劃難度很大,很難切實落地,做好,做踏實。

就我國施工企業而言,大多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企業利潤不高,這樣的原因直接導致,對於資訊化的投入會打折扣,特別是很多企業重視硬體,對於軟體的投入重視程度不夠。另外施工企業都缺乏統一的行業規範、個企業重複編制標準的定製、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費,而且對於後續企業之間的協同,溝通,造成了巨大的障礙。由於標準的缺失、各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沒有標準就不好監督、進而服務質量良莠不齊、資訊化完工後,也沒有科學的定量的標準、導致企業難以選擇,無法評判!

存在問題的應對策略:

提高重視程度、加強諮詢溝通。企業既然決定上資訊化,前期自然要有足夠的動力,這些動力的來源自然是深刻認識到,資訊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對於這塊的決策,自然由各企業的高管決定、只有他們徹底明白才有可能上升到通過資訊化,改變企業運作的戰略高度,只有他們認識到重要性,才有可能積極需求有效的實施辦法,企業的資訊化才能夠取得成功!

對於企業管理程度、深度來說,一般分為三個境界。第一企業管理規範化、第二企業管理標準化、最後才是企業管理資訊化。

管理的規範化、標準化、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企業核心業務相對成熟、核心骨幹隊伍相對穩定、有明確的企業文化口號、且執行透徹、從上自下、認識統一。管理的業務流程不間斷的優化、員工個人能力能通過既定的規章制度、得到有效提升。獎罰制度清晰,反饋渠道通暢!

企業的資訊化是應用資訊科技改造企業的過程、企業繼續深化改革、轉變管理思維、重新設定企業的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的再設計、企業組織的再優化重組、合理的設定各個工作崗位、規範企業的管理流程、規章制度。

資訊化的過程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面面俱到、企業也必須順應發展的`潮流、實時的調整管理的模式和規範。技術永遠是服務於業務、只有企業自身提高了管理水平,並形成的對應的體系,企業才能做強做大。

認識的資訊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後續我們主要探究下、施工企業資訊化管控的核心。

資訊化管控核心:

把握重點、解決主要問題,是處理問題的關鍵。對於施工企業而言,資訊化管控的核心就是成本、只要成本控制好了,則企業利潤增加,實力增強,各方面形象更佳,從而企業競爭力更強,企業將越做越大,而越大越強,越強則越大,對於如何管控好成本,我們做一些探究。要了解施工企業的成本管控、首先要了解成本項有哪些,對於施工企業而言主要為“工、料、機”費用即“人工、材料、機械裝置”。除開這些施工過程中住開支外,剩下的就是工程稅金、和一些管理費,但這部分費用佔比很小,一般在3.4%左右、所以施工企業成本管控,主要就是“工料機”的管控,也可統稱為資源的管控。

明確了管控的重點,接下來我們探究下如何管控好資源。眾所周知,施工企業施工管理過程中,首先要做好“預算成本”。即根據行業特徵,以及過往經驗,在專案正式施工之前,企業預先去計劃專案可能會使用的成本。這個成本,很多企業也叫目標成本。其通常的做法是針對工程量清單,按工、料、機資源作分解,然後按資源彙總起來,得到總體資源需用計劃。這個計劃,將作為企業後續資源管控的出發點。預算成本是資源控制的源頭,預算成本的準確性,有效性,就是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及關鍵的一環。對於預算成本的編制,主要應對三大塊預算“分包人力成本、材料成本、施工裝置成本”、預算成本編制好後,大多數情況下,會分配給具體專案部實施,專案部在拿到該專案後,通常會做個計劃成本編制,這一塊也主要是針對“工、料、機”的編制、具體施工過程、實際成本即使錄入到系統,後續做好成本的歸集分攤、形成標準化、指導後續施工、投標、經過這個管理的過程,施工企業成本就可以做到“可控制、可追溯、可審查”!

總之,施工企業資訊化的基本策略是: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從上到下,由內及外,重點突破,整體推進。重點對應“主要問題、應對的策略、以及資訊化管控的核心”這三塊開展我們的工作、使企業的管理先統一化、後標準化、最後資訊化。資訊化過程中又逐步完善企業的各項管理標、推動企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這樣形成一個良性的閉環迴圈、致使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的提高、不斷的規範化,合理化、科學化!經過這樣的過程、企業的競爭也會逐步提高,企業最終也將越做越強,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