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處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2W

摘要:中學生物新教材具有以下特點:教學理念新、編排順序新、教材選擇內容新等。本文從教學理念、教材內容選擇、探究性學習、教材設計思路、教材評價方式等方面對新教材進行了探討和小結。

蘇教版生物新教材新在何處論文

關鍵詞:生物新教材  教學理念  探究性學習

2002年秋季開始,全國大部分省、市實驗區開始使用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中生物新教材一一生物(七年級上冊),在新教材的編寫過程中,編委們根據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生物課程標準》 (實驗稿)以及各層次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廣泛徵求了中學生物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對老教材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進行了修改,本人在2002年8月26一27日,參加了縣教研室組織的“蘇教版生物新教材培訓會”有幸聽取了南京師範大學的汪忠教授和出版社的主編兩位專家的報告,瞭解了新教材編寫情況,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和經驗,對新教材特點作以下總結:

一、全新的教學理念

新教材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的輕能力重知識的要求,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科學素養教育,體現國家對學生在生物科學知識、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並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面向全體學生,同時,也有較大靈活性,以適應不同學校的條件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因材施教。

二、合理的教材編排順序

新教材在原有教材內容上改變了舊教材重視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刪“繁”、“難”,改變了過去從低等到高等、分類別講述植物形態、結構和生理的傳統體系與內容,再講動物、人的形態和生理,難度上進一步降低,減輕了不必要的記憶負擔,而是從學生的需要和社會的發展出發,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選取了10個主題,突出了綠色植物以及人與生物圈的重要關係,意在引導學生健康生活,同時也為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提供了空間和時間。實現學科內在邏輯與學生認識邏輯的統一。

三、適當的教材內容選擇

新教材內容的選擇符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物學知識出發,注意有關課程的銜接,同時,又強調把所學生物知識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加強了學生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如第一節“我們周圍的生物”教材先從生物能為人類提供各種各樣的食物為背景,在內容選擇上儘可能地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儘可能地聯絡實際、讓學生體會、總結生物的生命現象,不僅貼近生活,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親身感受到自己身邊的生物現象,生物就在身邊。

四、教學內容設計體現了新的思想

新教材的內容選擇反映了社會、經濟和科技多層次的需要,體現科學技術和社會的思想。具有時代感,克服了傳統落後“舊”的弊病,新教材密切聯絡環境和生命科學等社會實際、體現生物科學的訊猛發展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的重大作用,教材融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與一體。如:課外閱讀中的“人工臟器與器官克隆”、“細胞的癌變”、“立體農業”。

五、倡導探究性學習

新教材中的一個亮點是,克服了以往重“知識中心”,著重加強對探究性學習和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各種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力圖改變過去的學生以書本知識為主體,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端。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重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觀察、實驗、交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及收集、處理資訊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材中設計到探究活動,給學生提供了探究性學習的機會,教材安排了8個探究活動,學生在探究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例如在第一個案例:“探究影響鼠婦分佈的環境因素”學生在課前興奮地捕捉鼠婦,觀察鼠婦的生活環境,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在選擇實驗器材、方法上發揮了極大的自主性。例如探究“溫度”這一因素如何影響鼠婦生活的,學生有的組選用熱水來澆鼠婦生活的土壤,有的把盛鼠婦的盒子放在火上燒,有的把冰塊墊在盛鼠婦的培養皿下面,觀察鼠婦的活動,總之,大家都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參與了探究,這些探究活動,對於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無疑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於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六、教材設計思路新

新教材進一步強化了內容的選擇性,除了每節緒論配有一定圖片外,還穿插有形式較生動、活潑的“遊戲”,以及供學生課外閱讀的“課外閱讀”。除了課堂上教師指導下的“探究”活動外,還有供學生課外自選的“課外探究”例如探究“大豆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除了水、空氣、溫度外有的學生提出了光、土壤是不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在課堂上我注意了一下,認為光、土壤是種子萌發條件的居然佔多數,我本想糾正他們的想法,但又轉念一想,何不讓他們自己去通過課外探究得出結論?於是指導他們按照探究“水、空氣、溫度”等因素方法,自己設計實驗,進行試驗,“光”這一條件控制各組採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把種子放在大衣櫃裡,有的放在抽屜裡,有的放在紙箱子裡,來創造一個黑暗的環境,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帶有極大的興趣設計試驗,進行試驗。經過10天的探究活動,最後各小組統計資料、分析、交流得出結論,認為光、土壤不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學生通過主動的、多樣化的學習能充分發揮個性,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體現了探究學習的重要性。

七、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允許每個學生獨立發展自己的獨特見解,讓學生自己認識到人在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把培養具有關心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作為生物課程目標,因此,課本上第七章第二節課外習題討論長江可能斷流問題。問: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第2題,環境受到汙染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情況下,有人開設了“氧吧”,你認為這樣可以解決環境中氧含量減少的問題嗎?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和建議?這些問題的設計鼓勵了學生獨立思考。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能力,思維活躍,提出了許多出乎老師意料的建議。有的學生說還是多種花草樹木吧,不僅要在空地上種,而且應該向日本學習,充分利用太陽能,在平房、屋頂上全部種上草坪、花草,甚至建空中花園。有的學生建議:既然魚能在水中生活,說明水中有氧氣。為什麼不把他們提取出來?甚至有的同學說,我們到月球上去住吧。儘管有的想法很可笑,但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們教師應做點火者,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起學生創新的激情,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社會責任感大大提高。

八、評價方式新

依據課程標準,在評價方式方面,我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在課堂教學時,由原來的單一的教師評價變為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改變傳統的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為重結果更重探究過程的評價。例如在探究“蚯蚓在什麼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學生課前準備好蚯蚓,在實驗中,有的組探究結果和別的組不一樣12個組中,有8個組的蚯蚓在硬紙板上爬得快,有3個組在玻璃上爬的快,有1個組,在硬紙板和玻璃上爬得都不快。對於這樣的結果,我並沒有橫加指責,讓他們重做,而是引導他們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什麼原因使你們組的蚯蚓在玻璃上爬的快?觀察你們組的蚯蚓有何特點?學生通過自己觀察、討論,分析認為他們組蚯蚓體表粘液較多,且身上有土。因此在玻璃上爬的較快,儘管結論相反,我認為他們的實驗也是成功的。對於每次探究活動,老師進行小組評價、個人評價,為學生建立“檔案夾”。伴隨學生的學習過程,分階段展覽學生的“檔案夾”,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進步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如通過“人與生物圈”關係的學習中,對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情感,保護環境的意識進行評價。

九、新教材排版方式新穎

欄目設定活潑,圖文清晰,文字優美生動,色彩豔麗,印刷精美,情境圖片適當,引人入勝,更有利於學生觀察、認識,學習活動豐富多彩,激起學生較大的學習興趣,提高可讀性。

十、另外,教材編排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問題。

如:第六章第四節:“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氣,燃燒的小棒伸入放入新鮮的植物的錐形瓶中,小棒火苗立即熄滅,這是因為“新鮮的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實際上確切說是因為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滅火作用,這也是一個化學問題。

總之,新教材推動了課程改革,促進了教師們之間的交流,提高了認識,本人在教學中提出以上認識與大家探討,希望有利於解決課改出現的一些問題,共同搞好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