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翻譯中的連貫

才智咖 人氣:1.19W

   論文關鍵詞:言語行為 連貫 翻譯

淺議翻譯中的連貫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對言語行為理論和連貫這兩個概念的介紹,引出了語篇中無形連貫的概念,其中語境是判斷隱行連貫的重要手段。並闡述瞭如何把握這種連貫和注意這種無形連貫對翻譯的作用。

        一、言語行為理論與語篇連貫的概念

    言語行為理論首先由英國哲學家Austin提出,後又經過Searle的修正和發展。Austin認為,語言研究的物件不應該是詞和句子,而是應該通過詞和句子所完成的行為。任何一個言語行為都由三個次行為構成,即言內行為、言外行為和言後行為。言內行為表達的是字面意思;言外行為表達的是言外之意或者是說話人的交際意圖,也稱言外之力。言後行為指某一行為意圖一旦被受話人所領會而對其產生的影響或效果。

    換句話說,言內行為,即說話行為本身,著重於“說某事”。言外行為,要受話人實現自己的某種意圖,“說某事”的同時“做某事”,說話本身就是在實施某種行為,如請求、建議、提議、抗議、威脅等。言後行為,所說的話對受話人實現某種效應,比如通過警告使某人警覺或受驚,通過爭論使某人信服,通過陳述使某人受到啟發或鼓舞。

    說話人可以通過不同方式達到言語交際目的,如要取暖,說話人可以通過直接語言途徑(“開啟取暖器吧”)或者間接語言途徑(“這裡很冷是吧?”)來達到目的。可以看出一個言語行為在說話人的意圖的指引下產生言外之意。可見,言內行為與言外行為之間的偏離產生語用意義,說話人話外有話,產生了間接話語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