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測試的歷史發展論文

才智咖 人氣:3.01W

1、心理測量結構主義時期(20世紀50年代—70年代)

語言測試的歷史發展論文

1.1歷史及理論背景。50年代後語言測試日趨成熟,這一時期把心理測量學和語言學結合在了一起。語言學基礎是結構主義語言學,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本世紀40年代,以美國語言學家布龍菲爾德、弗里斯、拉多等為代表的結構主義語言學派,對語言的形式作了客觀科學的分析。布龍菲爾德認為語言是一個複雜的符號系統,語言是一個詞彙和語法習慣的穩定結構,同時結構主義語言學派吸取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刺激反應說,認為學語言是獲取這一套複雜的符號系統的技能,而要掌握語言則需要通過不斷刺激反應的訓練。1.2測試方法。這一時期主要採用分立式測試,通常把語言測試按照語言技能分成若干部分,例如,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分別進行測試,由於語言構成在不同方面有層次之分,語言測試也可以分成語音、詞彙、句子、短文等,或者分成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估。分立式測試試卷中通常題項較多,每一個題都有其具體的目標。分立式測試非常講究測試的科學性,注重應用教育統計學對題項及整份試卷進行評價(高淑玲,2006)。我國當今的語言測試像大學聯考、英語水平考試、四、六級考試,多采用分立式測試。但很多語言測試專家指出,分立式測試不能很好地反映語言的實際運用,考分很難表示出應考者的語言交際能力,只是把語言形式系統作為技能去考。

2、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時期(20世紀70年代—)

2.1歷史及理論背景。196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Chomsky提出了語言能力和語言行為的概念。1972年,Hymes針對Chomsk“y語言能力”提出了“交際能力”的概念。他認為一個人不僅要有語言知識,還要有能力運用語言,這才算具備了交際能力。進入八十年代後,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和語言教育家致力於交際法的研究,大力宣傳交際法。2.2測試方法:(1)綜合測試法。1961年哈佛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Carroll在FundamentalConsiderationsinTestingforEng-lishLanguageProficiencyofForeignStudents(關於外國學生英語水平測試的基本構想)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綜合法”這個術語,在語言測試上叫做“綜合技能測試”。1965年Chomsky提出了語言能力和語言行為的.概念。Chomsky所說的能力,只是抽象的語言能力(韓寶成,2000);(2)交際測試法。1972年社會語言學家Hymes提出了交際能力的概念,認為使用語言不但要能夠遵循語法規則,而且還應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得體的語言,於是就有了交際測試。

3、三個歷史時期的比較

從語言學習觀方面看:第一個時期,語言學習觀是科學前的語言學習觀,把語言學習看作知識的接受,得到的知識主要是陳述性知識,知識的接受主要靠背熟記牢,不需要主動性或創造性;第二個時期,把語言學習看作刺激反應的技能訓練,技能訓練不需要認知,技能只是操作語言形式的技能,語言形式結構可以一項一項地學,技能可以一項一項地訓練;第三個時期,強調交際能力主要靠潛意識獲得,通過交際運用而學習語言時,主要關注資訊,即如何達到交際目的。從測試內容上:第一個時期,主要測試語言點,內容完全是主觀的,以教師或編寫人的主觀認識為轉移;第二、三個時期則是客觀的;第二個時期的客觀以目標語本事的形式結構為依據,內容是語言形式結構本事,是一個單維的、有限的、凝固的,有限的系統;第三個時期的客觀以學習者的交際需要為依據,測試內容是交際行為,是一個多維的、動態的,無限的系統。

4、結論

語言測試雖然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但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在60年代初。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測試越來越廣泛的被接受,測試的方式、方法也越來越科學,而研究測試也越來越重要。目前,語言測試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一門利用科學手段來測試語言學習者對所學語言掌握程度的一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