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不忠》意識形態分析藝術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W

【摘要】 文章以阿爾堵塞的“意識形態理論”為理論基礎,通常好萊塢電影作為商業電影典範反映的是美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本片講述的是一個得知妻子有外遇的丈夫,在氣急敗壞的情況下將其情夫殺死的故事,對其進行分析,影片所產生的意識形態效果與別的好萊塢型別片是否一致?

影片《不忠》意識形態分析藝術論文

【關鍵詞】 好萊塢 商業電影 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效果

一、故事梗概

狂風肆略,未婚男子和已婚女人邂逅於這大風中。女人風姿綽約,男人年輕激情。當他開口邀請她上樓包紮傷口時,她是有過瞬間猶豫,卻最終無法拒絕那雙深邃的眼眸。她轉身,放棄了那輛難得的計程車,走入一場未知的故事裡。故事接下來便順理成章,同每一個婚外戀的都無區別。而這個故事裡有一個深愛妻子的愛德華,一個風情萬種的康妮和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浪漫情人保羅。

直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愛德華萬念俱灰的走進保羅的房間,殺了他。故事在此刻急轉直下,從浪漫香豔變得血腥。眼看著愛德華無助的哭泣,看著他辛苦的毀屍滅跡,又看著他冷靜的應對審問,聽著他聲淚俱下的控訴。影片結尾,他們好像又回到了最初,還是那個溫馨和諧的小家庭,只是彼此都清楚,在那若無其事的眼神裡,隱藏了多少內疚和後悔。而城市的角落,那個英俊高大的男子,只是為了一場肉體遊戲,變做垃圾堆裡腐臭的屍體……

影片最令人心酸的一幕,莫過於妻子在壁爐邊流著淚燒燬照片時,想象著自己當初如果轉身離去的情景——在風裡,她優雅的輕拂隨風飛舞的髮絲,微笑著踏上那輛計程車,道謝離去——生命總是沒有如果。結尾處妻子和丈夫想要逃離這個城市,改名換姓從新開始,但沒人知道他們還能不能回到當初?

文章的題目本應該直接反映主題,可是在我一次又一次看這部電影時,都懷著深深的遺憾:為那出其不意的婚外戀,為那受傷的丈夫,更為影片結束時,停在警局門外的一家人,等待他們的究竟是紅燈還是綠燈?

二、作為意識形態分支的電影

意識形態理論是阿爾都塞的所有理論中,影響最大、爭議最多的一部分。20世紀,阿爾都塞在葛蘭西的影響下提出意識形態理論。同時,他還把拉康的“映象說”和“偽主體說”套用到意識形態上,認為意識形態是描述人們對於他們的生存條件的想象上的關係的,這是阿爾都塞運用拉康思想對自己的意識形態理論進行的一個新的詮釋。其次,阿爾都塞在許多方面對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理論進行了豐富和發現。

阿爾都塞為意識形態的定義是:意識形態是感知—接受—包容的文化客體,它基本上通過人們所不理解的過程對人發生作用。人們在意識形態中所表現的並不是他們和生存條件的真正關係,而是他們對生存條件的反映方式。它是以真實關係和想象關係為先決條件的。阿爾都塞在對意識形態的定義中提到的“通過人們所不理解的過程對人發生作用”實際上是對意識形態如何對人們產生影響做了解釋:它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對人們產生影響。

電影是意識形態的分支,這已經是一個定論。一方面電影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首先由電影製作者生產出來,通過在影院放映來實現其經濟價值。電影從一開始就屬於經濟體制中的一部分,因此它總是為某種經濟體制下的社會意識形態服務,成為意識形態機器的.一種。另一方面,影片的製作者都是生活在某種意識形態下的,在拍攝、剪輯過程中已經反映出影片製作者所生活的社會意識形態,儘管這些影響是製作者本人並沒有意識到的。

“意識形態和電影的結合首先由這樣一個事實反映出來,即觀眾的需求和經濟迴應也已經歸為同一件事情。” [1]即電影要取得票房上的成功,首要條件是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同,因此在意識形態策略上就必須選擇符合大眾要求的主流意識形態,這實質上就是“站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的要求。

好萊塢電影作為商業電影的典範不得不與票房、觀眾等名詞緊緊聯絡起來,所以每一部好萊塢影片都必須符合廣大觀眾的需要,也就是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需要。把意識形態“倫理化”是好萊塢電影通用的意識形態策略:把意識形態用形象來代替,觀眾通過對形象的認同,把觀眾“呼喚”到主流意識形態中。好萊塢電影中所提供的意識形態看似可以選擇,實則早已經被規定好。影片創作者通過一種將意識形態倫理化的方式把美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灌輸到每一個觀眾的觀念之中。而本片所產生的意識形態效果與別的好萊塢影片究竟是否一致,這正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問題。

三、影片意識形態效果

本片翻拍自法國新浪潮導演夏布洛爾1969年的著名影片《不忠的妻子》。導演阿德里安·萊恩的許多作品都是在透過“性”來解讀人性。1987年《致命的吸引力》被時代雜誌標榜為“反映出近十年的時代精神”的影片;《桃色交易》又深刻地反省了“性”如何支配親密關係和金錢。1997年,萊恩將納波科夫的同名小說《洛麗塔》再次搬上熒幕,影片中他將漢伯特第一次看見洛麗塔時,她趴在草坪上沐浴著陽光,面板上微濺水滴的場面處理得非常唯美,被喻為“情色經典”。

影片作為一部電影的商業電影,從故事結構、人物設定等方面遵循著好萊塢電影的模式。接下來分別從人物設定和情節設定兩方面分析本片所體現的意識形態效果。 我們首先來分析影片中的人物設定。

由愛德華和康妮組成的家庭是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丈夫愛德華性格溫和,愛他的家庭,也深愛著他的妻子,影片中的他雖然事業成功,卻沒有同其他女人有曖昧關係。中產階級佔美國社會中大部分比重,愛德華及其家庭是美國社會的典型代表,主流意識形態中對他持肯定態度。

情人保羅卻是一個浪子型的人物,他和妻子處於分居狀態,孤身一人,和康妮保持關係的同時還有別的女人。影片中的保羅被邊緣化,而他正是主流意識形態所排斥的一類人。

較之原作,本片在人物性格設定方面有較大的改動。原作中的丈夫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甚至會毆打妻子。而本片中的愛德華更趨於完美,他溫柔、體貼、顧家。影片從一開始便採取美化愛德華,醜化保羅的策略——愛德華事業成功,而保羅只是一個書商;愛德華對愛情忠誠,保羅卻跟幾個女人保持肉體關係。由於故事前面的鋪墊,觀眾一方面對愛德華產生深深的同情,另一方面對這個儘管外型俊朗、激情四射的情人似乎並無好感,甚至有一些反感,同時為劇情的發展埋下伏筆。

其次,再來分析影片的情節設定。

電影中意識形態的運作方式是在強化主流意識形態之前,首先讓被主流意識形態壓制著的非主流意識形態得到宣洩。影片的前半部分集中描寫康妮與情人保羅幽會的過程,通過對性愛場面的描寫展現她對婚外激情的渴望。比較她和愛德華之間的日常生活,因為有了小孩子讓他們兩人的私人空間少了很多。而她跟保羅的經歷正是她和丈夫從未嘗試過的。

以愛德華為代表的美國社會主導階層不會允許讓保羅這類人去破壞他們的幸福。因此在影片發展到78分鐘的時候劇情陡轉:愛德華在保羅樓下徘徊良久,不知道康妮不久前才匆匆離去,他終於鼓起勇氣敲開保羅的門,打算和他談一談。當他看到自己送給妻子的玻璃球居然在保羅那凌亂不堪的床上時,情緒陡然失控,於是他用玻璃球殺死了保羅,因為玻璃球裡有他寫給妻子愛的留言。

影片的結尾部分也經過修改,萊恩在拍攝本片時,為影片設定的結尾是:警局門口,愛德華深吻妻子之後,下車走向警局。這是一個典型的好萊塢電影的結局,可是導演最終把結局變成一個非典型的好萊塢結局。

愛德華一家人蔘加聚會,回家的途中在一個紅燈路口停下,旁邊有一個警局,牆上巨大的“POLICE”在濃濃的夜色下分外醒目,紅綠燈交替數次,他們卻始終沒有離去……

出軌和謀殺都屬於違反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行為,前者違反了社會道德規範,後者則違反的是統治階層所制定的法律。影片最終沒有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結局,觸犯法律較之違反道德規範,情節更為惡劣。然而觸犯法律的人是愛德華。本片中,美國人的主導意識形態已經受到挑戰:當主流社會中的人的幸福被外來者破壞時,為維護幸福而失手殺人,主流社會中的人究竟應不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參考文獻:

[1] (法) 讓—路易·科裡莫 讓·納爾波尼著 鄧燁譯《電影·意識 形態·批評(一)》— 選自《電影與新方法》第347頁 中國廣 播電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