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金融專碩人才的培養模式

才智咖 人氣:1.29W

教學效果反饋機制是檢閱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是提高金融專碩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那麼,金融專碩人才如何培養呢?

探析金融專碩人才的培養模式

金融碩士專業學位是我國目前39種專業學位中的一種。逐步健全完善金融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培養既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又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卓越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是各培養單位面臨的重要課題。自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金融碩士專業學位(以下簡稱金融專碩)以來,教育水平快速提升,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暴露出制約金融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瓶頸。需要各基層培養單位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完善金融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促進我國金融專碩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金融專碩教育背景考察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快速發展,金融業對提升我國核心競爭力發揮著重要作用,社會各界對金融人才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目前金融人才的培養模式與未來社會發展對金融專業人才的迫切需要之間的矛盾會逐漸凸顯,如不及時解決將會制約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金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金融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高層次金融人才需求佔金融從業人員總量的比例將超過10%,2020年將超過16%,未來金融業的核心競爭轉向高階金融專業人才的競爭。從目前高素質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看,金融學學術碩士側重於理論和學術研究,缺乏創新與實踐,金融專碩教育旨在為中國金融業發展提供富有人文與創新精神、具有國際視野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二、金融專碩發展存在的瓶頸

(一)培養經驗欠豐富

由於我國金融專碩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人才培養模式還在逐步健全和完善中。目前,各培養單位普遍參考借鑑金融學學術型碩士的培養模式與實踐經驗,沒有充分認識到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人才培養模式的共同點與根本差異,缺乏與金融專碩教育配套的優秀教材與案例教材,人才培養體制與業界人才需求不匹配,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機制需要不斷充實完善等。自2010年設立金融專碩以來,多數培養單位還是沒有突破金融學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束縛。

(二)課程體系建設不科學

多數金融專碩培養單位在制定培養方案時借鑑參考學術型碩士培養模式,缺乏與金融業界對金融人才需求的有效溝通,理論性課程所佔比例過高,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課程比例較少,沒有凸顯出金融專碩培養特色,達不到高層次複合型金融高階人才的培養目標。部分教師依然採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實施教學,缺乏足夠的案例教學和小組討論。

(三)師資隊伍與業界聯絡不緊密

相當部分任課教師僅侷限於理論研究,缺乏金融業界實踐經驗,知識結構體系不完備,不能完全滿足金融專碩研究生的教學要求。同時還存在校外導師配備不足,形同虛設等問題,各基層培養單位應建立健全金融專碩校外導師評聘制度,加強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的定期交流、科研合作,健全完善激勵校內外導師積極投入金融專碩研究生培養的管理機制。

(四)社會實踐基地缺乏

社會實踐基地建設是提升金融專碩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但部分金融專碩培養單位缺乏對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的重視,相關政策和制度建設不到位,缺乏資金投入,同時金融企業缺乏對金融專業碩士培養的認知等原因,使得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面臨一些困難,實踐基地缺乏導致金融專碩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

(五)質量保障機制還需完善

多數設立金融專碩的高等院所在管理機構、崗位設定、人員配備等方面,無法滿足金融專碩教育創新與實踐改革需求,迫切需要構建與完善教育質量保障的長效機制。專家學者們普遍認為,需要認真學習對待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教育目標的共同點與差異,擺脫對學術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的依附,大力推進管理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逐步健全完善培養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樹立科學的培養理念和良好學術氛圍,才能形成相對獨立的培養管理體系,才能逐步提升金融專碩研究生教育的健康發展。

三、對金融專碩培養模式的應答

在改革探索金融專碩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需要科學設定教育管理機構,不斷創新培養模式,不斷加強課堂教學水平與實踐能力訓練,不斷加強理論教學與案例分析有效融合,不斷完善健全校內外導師評聘與考核機制,不斷創新提高金融專碩培養質量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一)保障機制,重視反饋

教學效果反饋機制是檢閱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是提高金融專碩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教學效果反饋機制包括研究生對課堂教學、任課教師對教學效果、指導教師對指導狀況、對基層單位管理、對實踐教學效果的反饋等。對這些反饋資訊認真梳理總結,可以全面掌握教育現狀,為進一步改革創新培養模式,改進教學質量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