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醫院護士人格特徵對護理工作的影響

才智咖 人氣:6.28K

人格是決定一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是個人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而這些心理特徵主要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習慣上將這些內容稱為個性心理特徵。它是心理學家用以解釋人類行為差異的核心概念。反映了個性的獨特性、個別性。價值觀是一種穩定且持久的基本信念,是一個人對特定事物、行為或目標的永續性偏好或評斷標準,進而引導個體行為,滿足個體需求。價值觀通常影響一個人的態度或行為。職業價值觀是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管理者瞭解員工的態度和動機的基礎。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醫院工作越來越趨向專門化,對護理職業崗位上的人員素質要求,特別是人格特徵的要求也越來越不相同。護理專業的本質是關懷,進行護理人文關懷的關鍵是護理人員能正確理解職業價值觀以及這些價值觀對護理行為的影響。目前國內外對護士職業價值觀的研究大多是對價值觀理論體系的界定,而較少涉及到職業價值觀與護士的人格特徵之間的關係分析。本文旨在研究臨床護士人格特徵與職業價值觀形成的相關性,人格特徵對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力;從而為幫助護士培養良好的職業人格,幫助她們形成正確積極的`職業價值觀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援,為護理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提供一定依據,使護理工作的“人-崗匹配”更加科學化、合理化。

淺談醫院護士人格特徵對護理工作的影響

2 討論

2.1 臨床護士的職業價值觀現狀

護士職業價值觀是護理實踐的基礎,被定義為行為準則,即是被護士群體所公認的行為準則,併為評價影響行為的信念和態度提供了框架。護士職業行為準則涉及3個領域:病人的權利、護理人員對病人的責任及對專業和社會的責任。在這些價值觀的指導下,護理人員為病人提供安全、人道的、符合倫理要求的健康照顧行為,履行與高質量的護理要求相一致的護理職責。根據本研究表1可知,在護士職業價值觀各方面中認同度最高的是尊重信(85.19),第二是知識(84.2),第三是安全(82.9)。同時在研究中也發現護理人員能合理支配自己的感情,尊重他人並獲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在護理事業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本文中,“知識”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同度,說明21世紀的護士不再是簡單地根據醫囑做事,而應具有全面的醫學知識、人文知識、心理學知識,能綜合地分析患者和家屬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需要,和醫生及其他醫務工作者共同協作幫助患者恢復和保持健康。

2.2 臨床護士職業價值觀與人格特徵的關係

人格特徵是個體穩定的、習慣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它貫穿於人的整個心理過程,是人的獨特性的整體寫照。

護士人格特徵中的傳統型、社會型、現實型和探索型與她們的職業價值觀形成有關。傳統型佔護士人格特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型的護士表現為喜歡按計劃辦事,習慣接受他人指揮和領導,工作踏實,忠誠可靠,遵守紀律,能知己知彼顧全大體,為人處事能言行一致,能合理支配自己的感情,能保持自尊並尊重他人,也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因為護理人員的物件是人,因此應該工作踏實,嚴格要求自己。

②社會型表現為喜歡從事為他人服務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喜歡參與解決人們共同關心的社會問題,渴望發揮自己的社會作用;比較看重社會義務和社會道德。由表2可知社會型與護士職業價值觀的諸多方面呈正相關。護理工作的服務物件是人,是以對患者及家屬提供細緻的照護,為他人服務為核心,在工作中以一種開放的方式處理各種問題,注重與他人的協作工作,敢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從而增加了護理的職業安全性。

③現實型表現為願意使用工具從事操作性工作;動手能力強,做事手腳靈活,動作協調。護理工作需要護士具有較強的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因此此型在護士人格中佔較重要部分。

④探索型表現為抽象思維能力強,求知慾強,肯動腦,善思考;喜歡獨立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知識淵博,有學識才能,探索型的護士在工作中容易解決新的問題,不斷創新,使護理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綜上所述,在護士的教育培訓和工作過程中應重視培養護士的社會責任感,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保持慎獨的精神,對患者提供始終如一的護理,以一種開放的方式投入護理工作,逐漸培養護士形成良好的職業價值觀。

3 結語

本研究表明,傳統型佔護士形成良好職業價值觀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型、現實型和探索型人格特徵也與形成良好職業價值觀有關。職業價值觀的進一步發展和內化需要教育和醫療服務部門的支援和幫助,只有把職業價值觀和護理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提高護理質量,體現模範的、高階的護理服務。部門管理者應經常組織部門活動,以加強專業成員對職業價值的整體認識,並就一些問題如何做出選擇與判斷進行討論,通過清晰的認識體系鼓勵員工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潛力做出貢獻。因此,對於一個組織機構,為了它的生存和發展,在發展成員的職業價值觀方面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有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完善護理人員的職業價值觀,才能為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