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紀之交美學研究幾個問題的思考

才智咖 人氣:1.67W
  

[內容摘要]; 本文認為,人的本質是自我,人活著就在實現自我,即進行實踐,在此基礎上,才形成審美欣賞,從而,審美欣賞的本質、特殊性只能通過審美實踐來說明。而審美實踐、審美欣賞活動的出現,決定了美的存在是必然的,的存在是必然的,我們應該正確地對待美的本質問題,把美學進行到底!

對世紀之交美學研究幾個問題的思考

[關鍵詞]; 人的本質、審美實踐、審美欣賞、美

世紀之交,在美學領域,對人本質的理解沒有獲得什麼實質進展,審美欣賞的本質、特殊性沒有得到正確、合理解釋,“美是什麼?”的問題被一些人有意丟開或無意放棄。這些情況嚴重地制約著美學的科學建構和深入發展。當前,究竟如何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質?怎樣確定審美欣賞的本質、特殊性?怎樣面對“美是什麼?”這個人類苦苦求索了兩千多年的形上學問題?本人不揣淺陋,擬對這幾個問題提出不成熟的思考和看法,不妥之處,敬請專家、學者指正!

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蔣孔陽講:“美學其實是一門關於人的科學。”“美學是關於人生價值的一門科學。”中國當代另一位著名美學家劉綱紀講:“現代美學的發展表明,一切美學問題的解決最終都不可能脫離對人的存在問題的思考。”①邢建昌最近也指出:“美學領域的一切現象應該由人的存在或活動來說明。”毫無疑問,審美活動與人的本質的內在聯絡或深刻的統一性已越來越為廣大的美學工作者所認識,確認美學的學科本性即人學的思想或觀點,已逐漸成為學界發出的共同籲求和強烈呼聲。

伴隨著這種籲求,這種呼聲,美學走向人學不僅成為時下一些美學工作者實現美學振興的一個基本方法或重要途徑,而且也顯然成為時下美學研究的一大趨勢或根本潮流,如歐陽友權講:“世界美學大勢正走向人學。”②

而在這種“美學向人走來”的大的趨勢、潮流之下,不僅解決人的本質問題對解決人類審美活動的本質、特殊性具有了一種特別的、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緊迫性,而且毫無疑問,誰解決了人的本質問題,誰就可能在美學研究中最終搶佔制高點,從而在解決人類審美活動本質、特殊性的問題上處在絕對的領先地位。

人的本質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有關人的本質的種種論述,我國、美學界對人的本質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看法。比如,根據馬克思“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③的思想,有人認為人的本質就是人的“意識性”;馬克思講:“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④據此等等,有人又提出人的本質就是人的“自由性”,“自由”或“解放”構成了人的特殊本質。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中指出:“人類區別於猿群的特徵……是勞動。”⑤以此為由,有人再提出人的本質是“勞動”或“實踐”。馬克思講:“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絡。”⑥“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⑦在此基礎上,大多數人則傾向於人的特性、本質就是人的“社會性”或“社會聯絡”。我個人認為,這些觀點從某些方面、某種角度看也許是非常正確的,但在根本上,都還表面、膚淺,實在不足以揭示人的特性或本質。沒有意識、自由、勞動或社會聯絡等固然無從構成人,構成人的特性或本質,但有意識、自由、勞動或社會聯絡等同樣不能構成人,構成人的特性或本質。人類迄今沒有科學地和符合實際地揭示人類審美活動的性質、特點、本質和規律,就與迄今人們這種沒有正確地揭示人的本質密切聯絡,大為相關。戴茂堂曾講:“人類美學史的發展不斷暗示出:美學之謎就是人學之謎,迴避了‘人是什麼’的問題就等於放棄了‘美是什麼’的問題。但是,美學家們由於不能很好地說明人學之謎,從而不能回答美學之謎。”這話一針見血,確實是符合美學界的基本事實的。

我以為,人的本質是自我,或者說,自我作為人的本質才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的人學思想,這可以從以下方面求得解釋。

(一)自我作為人的本質,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早有的重要的人學思想,儘管以前學界對此沒有給予關注。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就曾講:“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⑧“人是人的最高本質。”⑨“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質。”⑩這些都不在講人的特性、本質就是人的“自我”嗎?

恩格斯在《英國狀況 評托馬斯·卡萊爾的“過去和現在”》一文中指出:“他只有徹底克服一切宗教觀念,堅決地誠心地回到自己本身,而不是回到‘神’那裡去,才能重新獲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質。”⑾恩格斯講一個人“回到自己本身”,即迴歸自我,“才能重新獲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質”,這實際上仍然深蘊著人的本質就是人的“自我”的深刻道理。

(二)相對而言,人的自我是人更為重要、更為根本的東西。

人的“意識性”、“自由性”、“勞動”或“實踐”、“社會性”或“社會聯絡”等固然是構成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人如果沒有自我,沒有自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那麼人將不人,在這種情況下,所謂人的“意識性”、“自由性”、“勞動”或“實踐”、“社會性”或“社會聯絡”等還有什麼作用或意義呢?所以相對而言,人的自我顯然才是人更為重要和更為根本的東西,構成了人“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質”,人的“意識性”、“自由性”、“勞動”或“實踐”、“社會性”或“社會聯絡”等實際上都只是人獲得“自己的人性、自己的本質”的各種基本條件或一些現實的途徑及手段,比如就自由而言,中國當代哲學家黃楠森就曾講:“自由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夏多布里昂也講:“自由賦予生命以價值。”

(三)人的自我構成了人的最高本質。

一個人有自我,即活出自己,實現了自我,他才具有人性,成為人,即具有了人的尊嚴、人的體面、人的價值、人的意義。否則,一個人沒有自我,即不能活出自己,實現自我,頂天立地,有所作為,這就是馬克思在《1844年學哲學手稿》等著作中所反覆講到的人的異化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人將不人,人還存在什麼呢?由此,人的自我必然構成了人的最終特性或最高本質。

進一步講,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呢?毫無疑問,人活著,人生的目的,就在於把自己的“本性”、“本質”“物件化”或“現實化”,也就是活出自己,實現自我,頂天立地,有所作為,充分展示和敞亮自我生命的偉大價值和崇高意義。革命導師恩格斯講:“有所作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恩格斯的話無疑獨特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奧祕或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