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實施中幾個問題的思考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2W

摘要:廣大農村地區的課程改革,有著一條條枷鎖,鎖住了農村教育;一張張無形的網,罩住了農村課程改革實驗,要保證課改的順利實施,必須正確處理新課改實施中的問題。即:教師自身素質與課程改革的理念不相適應;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的開放不相適應;大班額教學環境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不相適應;現行教育模式與科學發展的評價不相適應等等。

新課改實施中幾個問題的思考論文

關鍵詞:課改 實施 問題 思考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順利實施並不斷推進,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績。然而,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點的廣大農村地區,卻有著一條條枷鎖,鎖住了農村教育;一張張無形的網,罩住了農村課程改革實驗。面對全國蓬勃發展的新課程改革實踐,走進身邊的課堂教學,作為一個普通教師,課改的參與者,我們掩卷反思:要保證課改的順利實施,必須正確處理新課改實施中的幾個問題 。

一、教師自身素質與課程改革的理念不相適應。

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時時處處著眼於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著眼於每位學生的潛能實現,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這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目前 的教育觀念、知識儲備、學術視野、現代化資訊科技能力,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最大考驗。

我們每個教師所面臨的當務之急,就是思想觀 唸的更新,知識儲存的增加,教學方法的改進,教研能力的提高,但目前,農村中國小教師狀況堪憂,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學知老化、思想僵化,跟不上課程改革的步伐。至今仍固守著五環節的`教學模式,不願意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新課程中所蘊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出現和遇到的各種新問題,這些都需要教師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環境中。然而,提到教學研究,多數教師感到神祕,相隔甚遠,不敢攀談,實際上,誰沒有發現教材教法“新大陸”的時候,誰沒有精雕細刻的得意之作 ,但是這些別人無法領略到的“成功之法”,“得意之作”,未能及時的總結和積累,得不到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終歸會“事過境遷”而“煙消雲散”,即使是來年再上這一節課,不一定能教出當初的水平,不見得能達到當時的境界,久而久之,激情不再來,靈感不復臨,隨著年齡增大,知識老化,智力衰退,“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二、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的開放不相適應。

按照新的課程標準,學 生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 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社會中,紛繁的社會蘊含著許許多多的學習材料,提供了 無窮無盡的研究資源。然而,真正走進課堂,與新教材配套的教具、學具很難找,還沒有進入課堂。

國家課程標準要在教學中驗證,教材要在教學中使用,課程改革的思路只能通過一次次具體的教學活動體現出來。按照傳統的教法教新教材,只需幾分鐘就可下課了。其原因就在於把”教書“當成了”教教材“。傳統教學將完成”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甚至唯一任務,而新課程確立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有意識的在追求智慧、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隱性課程方面加大了比重。 新教材將知識功能的傳輸隱 在各種活動中,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善於”用教材“,開發教材以外 的課 程資源,擴充套件學生視野、豐富學習內容。但由於現成的教材資源不配套,面對新教材中一些有趣的遊戲和許多生動的演示,只能變成教師的口頭描述或輕描淡寫一帶而過,不僅使趣味性和直觀性銳減,而且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使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三、大班額教學環境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不相適應。

新課程下的教學觀從傳統的注重”教“轉向注重”學“,”學“成為教學的目的與歸宿; ”學“成為衡量本次課程改革的重要標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現在,新課程的重要變化之一,就是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出了更多的空間,我們有必要也有可能加強學生的學法輔導,大力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

目前,在城鎮國小和廣大國中的班級學生許多都在80人以上,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總有諸多不便:由於人員過多,課堂上教師只能簡單地讓同桌的或前後桌的學生組成小組,佈置一些學習任務,要求小組討論、交流,而教師無法擠到學生中 間去指導、監控,結果學生在小組內仍然是各自為陣,要麼每個人自己埋頭鑽研,要麼乘機以小組為掩護開小差、說閒話,小組活動流於形式 ,學習效率低下,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社會性互動作用被忽視了;在課外活動,則有器材問題,紀律問題,安全問題,時間問題等等,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最終學習效果。加上由於傳統的學生觀、學習觀根深蒂固,要想使學生形成以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為特點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四、現行教育模式與科學發展的評價不相適應。

新課程倡導的是多元化對師生成長起 著激勵作用的發展性的評價。在對學生的評價中,要變過去只注重學習結果的評價為既注重學習結果的評價,更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評價結果以等級加評語的形式呈現,讓每一個學生了解自己,找出不足,在今後的學習中去努力獲取成功,用評價來提高學生的自信、用評價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事實上,現行考試制度的檢測評估機制和大學聯考、會考指揮棒作用,促使一線教師唯考試馬首是瞻,不少農村學校目前在人材的培養模式上仍然是”應試教育“,幾千年來傳統科舉制的觀點根深蒂固。大學聯考、會考是典型的”有奶便是娘,分數定乾坤“,差一分就不能上大學,差一分就不能進重點高中,如果一定要進某名牌學校,只有”分數不夠錢來補“的辦法解決,這種”分數至上“的現實,嚴重地制約著新課程評價體系的發展,應試教育的陰影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基礎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面臨著嚴峻挑戰。

在現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上仍以學生考試分數來評價教師,儘管執教的教師嘗試了新課程標準下的科學評價方式,但最終家長評價教師,社會評價教師還是看學生的考試成績,所以教師一方面關注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一方面對最終結果的評價心中沒底兒,這種矛盾的心理必然使教師不敢放手參與課改實踐,難怪課程改革的檔案、理論、文章、宣傳、會議……不斷產生,而”應試教育“卻在生活中大搖大擺行四方步。

新課改的潮流勢不可擋。新課改,想說愛你不容易,只要我們更新觀念,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積極投身到課改的熱潮中,不斷探索,大膽實踐,一定會與新課程一起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