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零售企業自有品牌戰略

才智咖 人氣:1.68W
探析零售企業自有品牌戰略
摘要: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自有品牌產品的開發可以節約成本、增加利潤,充分發揮品牌優勢,是零售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本文從零售企業自有品牌發展的意義及現狀出發,對零售企業自有品牌戰略的實施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零售企業 自有品牌 戰略

  零售企業是顧客購買生產商商品與服務的場所,傳統意義上的零售企業主要由百貨商店、專業店等組成,上世紀中葉以來,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程序,零售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業態日趨多元化,如今的零售業包括購物中心,百貨商店,超級市場、便利店、專賣店、折扣店、工廠直銷中心等,零售業的發展也使得其競爭日益激烈,在不斷整合資源、優化管理之餘,不少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自有品牌的經營,試圖以此作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一、自有品牌及零售企業的自有品牌的開發
  
  自有品牌即PB(Private Brand),指由零售企業自行設計、開發、管理的商品品牌。與製造商品牌商品相比,自有品牌商品包裝簡單、價格低廉,往往更受消費者的青睞。早在80年代,英國的零售商就開始了自有品牌商品的經營,目前世界上眾多著名的零售企業都推行自有品牌戰略,如家樂福的“棒”、沃爾瑪的“GREAT VALUE”,英國著名的馬莎百貨更是被稱作“沒有工廠的製造商”,所有產品都採用單一品牌“聖米高”,加工企業遍及全球800餘家工廠。歐美已開發國家業內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看超市好不好,數數自有品牌有多少”。
  自有品牌的開發有多種途徑:一是定製,即不直接投資而是利用現有廠家的生產條件定點定樣監製生產,零售企業向廠家提出產品的效能、質量、規格、包裝等具體要求,打上自己的品牌上架銷售;二是自行生產,由零售企業自行投資,自產自銷。零售企業自己建造生產基地、購買裝置,進行產品的策劃、設計、生產及銷售;三是合作經營,零售企業通過資本運作如控股,參股等方式與生產企業合作,共同完成產品的設計生產過程。
  
  二、零售企業實施自有品牌戰略的意義
  
  1.為零售企業提供了較大的利潤空間
  一般零售行業的供應鏈是從“生產商-經銷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供應鏈每增加一個環節,商品的附加價值就增長了30%以上,自有品牌的好處就是擺脫了中間環節,由零售商直接組織生產加工,大大節省了交易費用;另一方面,自有品牌商品的廣告宣傳主要是藉助零售企業的商譽在商店內採用廣告單張、閉路電視、廣播等方式進行,對比普遍採用電視、報紙等大眾媒體進行廣告宣傳的製造商品牌,廣告成本大大降低。加之自有品牌商品包裝簡單,因此,儘管自有品牌的商品價格比生產商的商品低,但其毛利並不低。據估算,一般自有品牌商品的價格比製造商品牌低15%以上,而利潤率相當高,對於一些特殊商品如藥品、高檔時裝利潤率可達50%。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零售業整體進入微利狀態,自有品牌的經營為零售企業開闢了一個新的利潤空間。
  2.有利於零售企業取得競爭優勢
  市場經濟下商品的繁榮發展促進了零售業的飛速發展,進入壁壘低、退出壁壘低的行業特點吸引了不少行業紛紛進入,當前的零售業不僅表現為新興業態多、多種業態並存,各業態內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通過自有品牌產品的開發,零售企業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及時組織生產和經營某些商品,可以使企業的商品構成和經營富有特色,構築差異化的企業競爭優勢。如較早進入國內市場的屈臣氏正是依賴其自有品牌產品可靠的品質和良好的價效比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認同和信任。著名的屈臣氏的自有品牌產品以“個人護理專家”為市場定位,圍繞“健康、美態、快樂”三大理念,過去兩年自有品牌品種數量由最初的200多個產品類別迅速增長到1000多個,在個人護理產品的銷售市場中佔據了21%的市場份額。 3.幫助零售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