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併購的財務風險分析與防範

才智咖 人氣:1.04W
企業併購的財務風險分析與防範
【摘要】企業併購是在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收購現象的出現而逐步流行起來。成功的企業併購可產生擴大經濟規模、優化資源配置、進步市場佔有率以及向新經濟領域滲透等協同效應,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然而併購收益是和高風險共存的。本文主要從財務風險的角度對我國企業併購進行分析,並提出了防範措施。  【關鍵詞】 企業併購 財務風險
  成功的企業併購可產生擴大經濟規模、優化資源配置、進步市場佔有率以及向新經濟領域滲透等協同效應,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然而,企業併購帶來的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企業併購財務風險主要是指企業由於併購而涉及到的各項財務活動引起企業的財務狀況惡化或財務成果損失的不確定性。
  
  一、企業併購財務風險的來源
  
  1、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風險。目標企業確定後,併購雙方最關心的就是在持續經營的基礎上來公道估算目標企業的價值,公道估價是併購成功的基礎,目標企業的估價取決於併購企業對其未來收益的大小和時間的預期,因而對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可能因猜測不當而出現偏差,由此產生了估價風險。估價風險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財務資訊分佈的狀況和質量。
  (1)會計政策有可選擇性,這種可選擇性使財務報告或資產評估本身存在被人為操縱的風險。一旦不及時表露與重大事項相關的會計政策及其變更情況,勢必造成併購雙方的資訊不對稱。
  (2)會計報表不能正確反映或有事項與期後事項,財務報表實際上只能反映企業在某個時點或某個期間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與現金流量,報表資料基本上是以過往的交易及事項為基礎。基於穩健性原則所計提的預備,其計提比例實際上也是歷史的經驗資料與稅法規定的基礎。這使得一些重要的或有事項(特別是或有損失)、期後事項往往被忽略或刻意隱瞞,這將直接干擾對企業的價值與未來盈利能力的判定,影響併購價格的確定,甚至給併購過程帶來法律糾紛。
  (3)財務報表不能反映一些重要資源的價值及制度安排,如人力資源、特許經營權等。人力資源定價模式及相關的激勵約束機制如何在財務報表中反映是當前的一個重要熱門。
  2、融資風險。企業併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指企業能否及時足額地籌集到併購資金以及籌集的資金對併購後企業的影響。企業併購需要大量資金,但由於我國目前資本市場發育還不完善,銀行等中介組織也未能在併購中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企業併購面臨較大的融資風險。融資風險主要表現在能否及時獲得併購資金,融資的方式是否影響企業的控制權,融資結構對併購企業負債結構和償還能力的影響。比如,融資結構包括企業資本中債務資本與股權資本結構、債務資本中短期債務與長期債務結構等。在以債務資本為主的融資結構中,當併購後的實際效果達不到預期時,將可能產生利息支付風險和定期還本風險。在以股權資本為主的融資結構中,當併購後的實際效果達不到預期時,會使股東利益受損,從而為敵意收購者提供機會。即使完全以自有資金支付收購價款,也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一旦企業的自有資金用於收購而重新融資又出現困難,不但造成機會本錢增加,還會產生新的財務風險。
  3、活動性風險和支付風險。由於併購佔用了企業大量的活動性資源,從而降低了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和實時調節能力,增加了企業日常經營的風險。支付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導致財務風險發生。
  
  二、識別企業併購財務風險的方法
  
  1、槓桿分析法。是狹義上的財務風險的衡量方法,主要通過計算槓桿係數來初步識別財務風險水平的高低,其指標包括財務槓桿係數和資產負債率。
  DFL=EBIT/(EBIT-I)
  DFL指財務槓桿係數,反映企業的稅息前利潤(EBIT)增長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的增長幅度。DFL越大,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