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案例庫建設的思考

才智咖 人氣:9.79K

摘 要:案例教學法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育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但在實際運作中,案例教學卻因實用性案例素材資源不足、質量不高等原因受到了極大限制。本文對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育案例教學實踐中案例本身凸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總結,並就案例庫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於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案例庫建設的思考

關鍵詞:案例教學;案例庫建設;建議

一、案例及案例庫的重要性

所謂案例,從字面上理解是“案例例項”的意思。它必須是“具體情境下發生的典型事件”。“具體情境”,指的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和條件等背景資訊;“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體情境”下發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有價值的例項。它也可以是具體情境的某一項決策。案例學習的意義在於通過展現層次豐富、角度不同,彼此之間有密切邏輯關係的事實,回答“為什麼”和“怎麼樣”

的問題,而不是對“應該是什麼”之類的問題做出直接判斷。所謂案例分析就是以某部門或某單位的實際業務專案作為例項,結合理論知識組織教學。它是一種理論聯絡實際的、啟發式的,教學相長的教學過程。它是一個準確、有效的複雜過程,也是形象生動的代表物,具有方法論意義。該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的認知行為更深入、高效,豐富了知識概念的呈現方式和獲取資訊的渠道,同時與建構主義教學觀相吻合,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西方的案例教學非常普及,已經經歷了近100 年的歷史,形成了一個以哈佛案例庫為核心案例庫完整體系。相比之下,我國企業管理案例庫的建設時間較短,有關中國企業的管理案例的開發還不夠成熟,尚不能滿足中國管理教育發展的`需要。要進行有效的案例教學則必須有一個門類齊全、數量眾多、質量優秀、符合我國實際的工商管理案例庫。

二、教學過程中案例凸現的問題

(一) 數量有限,形式單一。案例教學活動能否成功開展,其關鍵就在於案例本身的數量和質量。根據教學組織形式的不同,可將其歸納為實證性案例教學、分析性案例教學、音像案例教學、調研性案例教學和模擬性案例教學等五種模式。根據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的設定現狀,可以發現案例一般較文字敘述的為多,多媒體的較少;分析性案例較多,模擬性案例較少。並且,載體為教材和作業,數量極有限。

(二) 時新性不夠。案例多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在時效性和深刻性上結合社會熱點不夠,典型事件不典型且受眾印象不深刻,典型企業與典型事件不能有機結合。

(三) 指向過於明顯或不明。即案例過於簡單或過於模糊。過於簡單是指受眾僅憑案例本身即可分析出案例設計的目標答案,過於模糊是目標答案設計較難或可選不可選選項較多。

(四) 綜合性案例較少。較多案例內容單一,綜合性程度不夠,分析過程僅需對照教材“按圖索驥”即可,而對相關知識需要的較少。

(五) 本土性較弱。較大比重的案例非本土的,一是改編歐洲的多,我國文化背景的資訊含量較少;二是全國的多,地方電大所在區域的少,能集中反映本土企業在近階段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採取的對策的幾乎沒有。

三、對案例庫建設的思考

(一) 各高校組織成立案例中心。案例庫建設無疑對我國工商管理教育有著重要價值和意義,各高校應鼓勵院、系設立案例中心,各課程責任人作為成員參與。同時加強地方高校的橫向聯絡,調動區域高校系統中各專職教師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系統資源優勢,整合已有的資源,鼓勵開發與撰寫案例。案例中心貫徹開放教育的宗旨,按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制定課程案例教學和案例庫建設的基本要求、案例編寫規範並評審案例。最好以立項的方式組織,具體包含立項申請、研究與編寫、驗收等環節。

(二) 科學設計案例選編的基本原則。

精心選編和設計案例,並根據教材知識點的更新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熱點適時補充、修改案例,確保案例教學對各種案例的需要,建設一個門類齊全、數量眾多、質量優秀的、符合中國實際的案例庫。在案例各製作環節,學習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的做法,做到以下幾點:以敏銳的商業嗅覺、全球化的視野和專業的精神,挖掘工商管理教學中需要的案例;以中國轉軌經濟市場環境為背景,發現主流行業中的最具典型性和借鑑性的案例;以原創性和實用性的精神,在實地調研中,高質量開發並客觀描述案例;以嚴謹而系統化的工作流程,建立積聚中國管理智慧的案例庫;以貢獻學術新知、分享管理新思想為己任,致力於案例課程開發,案例培訓,案例研究成果釋出,以案例推動教學創新。同時,注重案例形式的多樣性,文字型與多媒體型並重。

(三) 適時評估案例教學效果。案例教學自始至終都是由教師主導的,但學員是學習的主體,應發揮現代教育的網路優勢,提高學員的參與度。案例教學效果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案例教學效果的反饋是評價案例的關鍵。反饋最重要的是評價結果要能及時形成雙向溝通,並伴隨有對案例的糾正措施,從而實現教學效果評價對案例製作的調節功能。在教學過程中,專業教師要注意收集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並定期將解答結果、教學中的體會以及對某些問題的思考與探索等提交案例中心,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四) 開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能幫助學校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既擁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又掌握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

參考文獻:

[ 1 ]陳濤. 案例教學法在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國冶金教育》1999 年第6 期

[ 2 ]楊偉文等. 論我國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與社會需求.《現代大學教育》2005 年0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