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哈貝馬斯後形而上學的現實意義

才智咖 人氣:1.71W
    論文關鍵詞:後形而上學哈貝馬斯歷史使命現實意義
  論文摘要:哈貝馬斯的後形而上學,既堅持對傳統形而上學理論的不斷克服和超越,又不期望在理論上徹底根除所有形而上學,它要在形而上學與反形而上學之間保持適當的彈性,後形而上學在現代社會中要承擔“破界”的使命。同時,在後形而上學視域下,哲學還要承擔起具有溝通功效的媒介作用,哲學家應該具備三種社會角色。
  西方哲學兩千多年來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可以概括為形而上學從產生到消亡的演變史。然而自從有了形而上學,反形而上學就悄然在人類思維中落地。人們追求形而上學,是為了給思維一個空間,使思維得以展開。而人們反形而上學,又是為了使思維突破原有的侷限,不斷向前發展。正是形而上學與反形而上學在人類思維中不停的行進和發展,促使我們的思維一次又一次的飛躍!針對20世紀的哲學界,否定真理和主體性的價值虛無主義傾向,哈貝馬斯主張對理性、主體性、真理等進行重新定位。
  哈貝馬斯的哲學面向的是現實生活世界,以語用學為維度,通過實踐理性和主體間性來建構其哲學基礎,他把自己的這一哲學稱之為後形而上學。哈貝馬斯在後形而上學的思想條件下,對形而上學的使命有著十分明確的構想。他認為後形而上學的哲學思維的根本特徵就是消解傳統哲學的超驗主體及其主體中心理性,試圖克服主客二分式思維模式的缺陷。因此哈貝馬斯的後形而上學,既堅持對傳統形而上學理論的不斷克服和超越,又不期望在理論上徹底根除所有形而上學,它要在形而上學與反形而上學之間保持適當的彈性,哈貝馬斯賦予了後形而上學新的歷史使命。
  l後形而上學承擔“破界”使命
  儘管每一種傳統形而上學體系都向人們提供了一個思維的空間,但它同時也是對空間之外的視線的遮蔽。所以,從後形而上學出發,意味著走出傳統形而上學的領地,進入下一段思維。如果不想使我們的思維侷限於一個單一的範圍,我們就不要固執於一種形而上學。在這個意義上,哈貝馬斯的後形而上學具有“破界”的作用,而且後形而上學的這一功效將一直持續下去。
  哈貝馬斯的後形而上學不同於反形而上學,反形而上學要完全取消一切形而上學,而這種取消在理念上是不可能的,在實踐上又會因思維的困擾而無法進行。哈貝馬斯以後形而上學替代反形而上學。他賦予後形而上學的使命是對任何既有的形而上學進行解構,去除傳統形而上學既有的壁壘,使視線外的“陰影”得以展現。
  2後形而上學應發揮溝通作用
  後形而上學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哲學歷史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在科學發展之前,建立形而上學和反形而上學的任務都是由哲學來承擔的,在這個意義上,哲學總是成為形而上學的代名詞。可是,一個又一個形而上學體系的建立並沒有幫助人們清晰的勾勒生活世界的圖畫,於是,思想的發展又使人們對先前的體系作出批判。許多哲學家想要推翻傳統的形而上學體系,重新建立一個能對世界作出解釋的新體系。隨著科學的越發成熟和完善,科學足以承擔起建立知識體系的任務,而且體系的嚴密性,絲毫不遜色於哲學。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哲學的功能如果還沒有轉變,就將滯後於歷史的腳步。於是,從整體上反對哲學作為形而上學的形態來存在,又不認為哲學就此結束其存在成為哈貝馬斯關注的中心。
  在哈貝馬斯的後形而上學視域下,他認為,哲學要承擔起具有溝通功效的媒介作用,即哲學要成為“能夠說明的人”,承擔起在專家知識和日常實踐之間充當溝通的媒介。哈貝馬斯認為,哲學的這種角色和西方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有關,那就是現代化。在西方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理性被層層分離,對不同價值目標的追求,導致不同價值領域的不斷分化,結果,一個與民眾日常實踐越來越疏離的專家文化脫穎而出,並迅速成為支配文化發展的主流。
  哲學既熟悉日常生活領域,也熟悉專家文化是消解它們之間隔閡的最好的中介。哈貝馬斯認為,“留給哲學、並且也是它力所能及的任務,是解釋性地聯結專家知識和需要定向的日常實踐”。現代性提出的問題要求哲學成為能在日常生活世界和專門文化以及各文化價值領域之問承擔溝通作用的“能夠說明的人”。哈貝馬斯利用譜系學、回憶、存在的澄明、解構等名義建立起獨特的有效性標準,從不同角度關注紛繁複雜的生活世界,揭示在日常交往實踐中活動的理性,為徹底被扭曲的交往和生活方式提供一種準繩,發揮作用,使人們從生活世界的異化狀況中解放出來。
  3後形而上學的社會角色
  在現代社會中,後形而上學賦予哲學家特定的社會角色,使後形而上學的理論獲得了實踐的意義。哈貝馬斯通過對現代社會的理解,認為哲學家應該具備三種社會角色,即“專家”、“治療師”和“公共知識分子”。
  哈貝馬斯認為,亞里斯多德所倡導的實踐哲學,即以探討善的生活為主題的倫理學,就旨在教導人們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是,哈貝馬斯指出,在現代如果不轉換倫理學的實踐功能,拓展倫理學的視域範圍,哲學的功效將被人忽略。現代性給人們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問,因而人的世界觀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因為現代境況的首要特徵就是世界觀的合法的多元化,哲學家不能對某一特定的生活方式或生活計劃的`實質表示贊成或反對”換言之,多元化在現代性社會中具有其合法性。鑑於此,倫理學中一些有關善的生活方面的內容須要被放棄,而更加專注:於一些具體的,與人們生活世界聯絡更加緊密的內容。因此,在現代社會中,哲學家在一定意義上還扮演著“治療師”的角色,只是這種“治療”是必須在放棄的前提下展開的。“治療”的功能則是通過自我理解點燃人們過一種自覺生活的信念。

責任編輯: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淺析哈貝馬斯後形而上學的現實意義
    哈貝馬斯認為,在所有的公共知識分子中,就處理某些問題而言,哲學家是更為合適的人選因為哲學既熟悉生活世界的語言,又熟悉專家文化的語言,所以,哲學對於我們更好的瞭解時代的脈搏,促進對現代社會的理解和自我理解方面有特殊的貢獻。同時,它還能使哲學家更好地批判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傾向。
  4後形而上學推動文化的生產
  哈貝馬斯認為,從l9世紀起,實踐對理性的優先性逐步深入人心。但很多思想家將物質實踐活動絕對化,視其為決定一切的力量,這實際上是將實踐還原為物質再生產,從而有陷入唯生產論、拜物主義的危險。面對生活世界的這種物質化浪潮,哲學應當積極推動人類文化資源的再生產。這是因為,生活世界也可以理解為,人類在文化傳遞上、社會秩序的構成上,以及人類互相溝通的過程裡需要的“資源”達成的一些活動,這些活動創造著一個社會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