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若干思考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3.17W

摘要:本文圍繞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若干思考,從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定義、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作用、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意義、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必要性、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實現方法幾個方面,論述了目的性教學。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要求在高校教學在教法與學法中,加入目的性這一重要原則,使高校的教法和學法有更加明確的方向,從而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若干思考的論文

關鍵詞:教學方法;目的性;教與學

高校教學要依據一定的方法,如果缺少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方法,很難有效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是教與學的統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教學方法主要由教學指導思想、教學方式、教學基本方法以及教學具體方法四個方面組成。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要求在高校教學在教法與學法中,加入目的性這一重要原則,使高校的教法和學法有更加明確的方向,從而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一、什麼是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

目的,通常是指行為主體根據自身的需要,藉助意識、觀念的中介作用,預先設想的行為目標和結果[1]。目的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實踐關係。目的貫穿人實踐生活的全過程,對人的活動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目的性是一門系統的`生活哲學;是平衡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的實用指南;是一個人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是一個人消除浮躁、焦慮等負面情緒,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心理法則。目的性教學,指的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前,提前做好準備,有目的地將教學問題設計好,課上適當的時候,提出這些目的性問題,並圍繞這些問題,與學生共同探索,從而解決這些問題;同時,學生能夠在課前做好準備,在課上有目的地向教師提出問題,師生雙方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索,共同尋找解決這些目的性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進而有效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學習的需求,達到提高校教學質量的目的[2]。

二、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作用

在高校教學中,傳統的一些說教方式逐步被自主探究式所取代,目的性教學作為高校新興教學方法的一種,對於高校教育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可以積極地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高校教師通過採用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在上課前,提前準備,根據每一堂課的上課內容設計不同的、目的性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來引導學生,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來達到他們的學習目的,提高其學習效率,高校教師還可以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潛能給予激發,最大化地挖掘了學生的潛能[3]。大學生通過採用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對所學內容進行有目的的分析,有效發揮學習主動性,促進了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在高校教學中採用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有效地推動了高校教學改革步伐。

三、高校目的性教學的意義

所謂“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在高校教學中,每一項教學任務的實施,都不是漫無目的進行的,而是有一定的指向性,所有的教學都要達到一定的意圖,也就是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問題有目的性地提出,從而可以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學質量。

四、高校目的性教學的必要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教學是一個長期的、發展的過程,既是對學生的引導,也是對教師的要求。沒有目的地進行教學就是漂泊,高校教學不能漫無目的,應該是有既定目標的[4]。目的性教學方法應用於高校不僅滿足高等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同時是對促進社會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在高校教育教學中採用目的性教學方法,通過在高校教學中建立目的性教學情境、提出目的性問題,可以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確立學習目的,積極解決目的性問題,對目的性問題進行有效反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其他方面給學生提供指導,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有效地進行化學學習指明方向,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使得教學活動的目標針對性更強,有助於提高高校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五、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實現方法

在高校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教學目的性,實現目的性教學呢?筆者認為首要環節是提出有效的目的性問題。在上課過程中,好的問題往往能迅速活躍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對課程的興趣。因此,高校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所提的問題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問題不能隨意生成,而要考慮課程整體性教學目的以及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要在提問之前考慮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並進行精心預設,使問題儘可能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展開,做到簡潔且目的性明確。其次,要重視目的性教學情境。在解決目的性問題時,教師通過建立情境,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參與熱情和探究動機,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抓住關鍵點,蒐集解決問題的資料,並排除一些不必要的資訊,保留有用的資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逐步讓學生養成慣性思維,進而能高效、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實現目標[5]。最後,要對目的性問題進行有效反饋。在目的性問題提出並順利解決以後,為了加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將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融合和歸納,通過分析對目的性問題進行總結,並對總結材料進行反饋,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認識、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鵬程.教學活動設計要有目的性與現實性[J].教育科研論壇,2010,(06).

[2]孫巨集安.簡論教學方法的定義、分類和選擇[J].教育科學,1994,(04).

[3]趙昌木.中美百年來教學方法改革的若干比較[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06).

[4]鄭炎.建築工程類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5,(3).

[5]王典巨集.論教學方法的合目的性與適用性[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