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影響、趨勢及對策

才智咖 人氣:1.06W
  一體化是當前世界經濟的基本趨勢,它的本質是以投資、貿易、、技術、人才自由活動與合理配置,推動生產力快速發展。經濟一體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全球化,一是經濟區域化。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區域化以其各自獨特的方式成為經濟一體化程序的兩個輪子,推動著世界經濟和各國經濟的發展。

生產力的發展和不斷深化的國際分工,在客觀上要求打破國家對資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對生產要素進行跨國家或地區集中生產自己具有或可以實現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產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終將增加產品總量和生產規模,使各國受益。基於此,各國在當代經濟交往中,一直在追求完全的經濟一體化。

全球化以其廣泛性,接近經濟一體化的理想狀態,但恰恰由於全球化這種一體化方式涉及範圍太廣,各個國家制度和經濟發展的水平差異性使各國對一體化的基本考慮往往難以形成共識,無法實現生產要素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自由流動。而區域化以其多樣性蓬勃發展,卓有成效地推動經濟一體化在區域性地區的發展。

經濟一體化程序的全部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以比較優勢基礎的國際格局是當代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和必然趨勢。比較利益的普遍存在,是傳統國際貿易的基礎,也是後興起的跨國投資的基礎。

全球化和區域化的

1、 推動了新一輪革命的程序,併為世界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物質技術基礎。

全球化和區域化都從不同領域和範圍推動了上一世紀已經興起的科技革命程序、全球範圍的資訊科技和區域安排內的科技開發分工。具體表現有三個方面,一是資訊科技產業在世界高新技術發展中已成為關鍵;二是全球化和區域化安排實現了高新技術從已開發國家向全世界的擴散和轉移;三是以資訊科技、生命和材料科學為主的新技術將逐步與傳統工農業結合,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週期。

2、 全球和地區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

全球化和區域化在相關領域引起了革命性變化,實現了產業的重組,併購跨越國界、洲界和產業界限,各種虛擬的經濟形式如雨後春筍,使經濟的二元特性具有了新的涵義,以萬億美元計數的虛擬經濟使機械化大變得如此渺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從GATT到 WTO, 從 APEC清邁宣言的相互貨幣支援到歐元啟動,世界已經創造出了130多種全球性和區域性的經濟一體化方式。全球化和區域化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的產業結構和經濟執行結構。

3、 對世界經濟秩序產生深刻的影響。

各國、各地區間經濟存在巨大差異的現實狀況使全球化的程序只能是次優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區域化方式雖然基本上解決了體制內的最優安排,但由於它嚴格的排它特徵,使之與非成員之間又形成了新的貿易與投資壁壘。但從總體上和發展程序上,經濟區域化恰恰是經濟全球化的階段性補充,而且在結果上,區域化最終將促進全球化,已有的區域化實踐已經證明,區域化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的逐步消除,擴大了成員間的貿易,其進一步的結果是隨著相互間市場的開放,資本、技術、人力資源等生產要素實現了利潤最大化和最優效率,促進了經濟增長。而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的持續增長,必然增加對區域外產品和生產的需求,到這時,區域內經濟就需要跨越區域界限與區域外經濟交流,或者是擴大區域化的範圍以實現經濟進一步發展。

隨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而進一步發展國際貿易的規模、數量將在區域內和全球範圍內同時增長 .由於生產的跨國特徵與全球經營,使全球經濟增長和區域經濟增長將更大面程度地依賴於貿易。

貿易與投資相互促進,二者又與全球化和區域化相互促進。為追求貿易與投資便利化,出現了各種區域化與全球化方式,區域化與全球化的不斷髮展為貿易與投資提供了相對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秩序,從而進一步推動了貿易與投資的發展。隨著全球化與區域化的不斷完善,貿易與投資的.相互促進將表現得更為充分。

區域化和全球化要求自由化,也將導致金融風險加劇。為滿足和適應生產與貿易一體化的要求,各國普遍在金融領域逐步放松管制,開放市場。金融自由化進一步加速了全球化和區域化。隨著經濟金融化的不斷演進,國際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金融活動為生產與貿易帶來便利的同時,國際金融的風險也同步增長。相對於軟弱無力的國際金融監管,如果國際金融體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金融危機再次發生極有可能。

區域化通過區內優惠安排實現了區內較為充分的合作,但卻造成區域之間的激烈競爭,競爭不僅表現在生產領域和市場範圍,而且還表現在優惠安排的攀比與競賽,這最終必然導致區域組織間差別的縮小,競爭的結果使其中一些組織消亡,而另一些組織則在不斷壯大,作為一個自發的過程而更接近全球化。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多次磋商,烏拉圭回合、GATT向WTO的轉變,雖然有種種不盡人意之處,但還是完成了向一攬子貿易自由化的過渡,這構成了本世紀全球化程序的堅定基礎。

經濟的不均衡性將會隨著全球化與區域化的發展而更加突出。在全球化與區域化中發揮核心作用的已開發國家及其跨國,以其明顯的競爭優勢,通過資源配置和生產要素重組,將獲得越來越多的利潤和超額利潤,由於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新技術革命的深化,已開發國家的跨國公司將進一步強化和完善生產國際化,相比之下,發展家的戰略選擇與迴旋餘地極為有限。並且,廣大開發中國家普遍未能在經濟全球化中獲益,不平等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體制則進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世界經濟的不均衡性將更加突出。

 應對之策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以其深刻的作用於各國經濟,那麼,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該如何作為,是必須考慮的。

首先,應積極參加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包括貿易依存度和投資開放度,提高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為微觀經濟主體進入國際市場創造巨集觀環境。

其次,推進我國經濟法制改革,促進市場機制的完善,儘快建立和健全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巨集觀調控和管理體系。

第三,努力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降低生產成本,改進技術和管理,擴大產品和服務的市場進入能力和佔有份額。

第四,建立風險防範意識和機制。全球化和區域化程序,使各成員的管理機制和發展模式都受到挑戰,面對較為頻繁的外部制度的影響,內部制度衝突的機率與風險不斷加大,存在著管理環境和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這在短時期內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勢及時提出對策。

第五,隨著參與全球化、區域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領域都將有相當規模的交流,我國將更多地融入越來越自由化的國際金融市場,但由於我國金融體制還不健全,在這一程序中,我們要始終注意風險的防範和危機處理。

第六,全球化、區域化的發展程序,使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資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變得越來越快,對產業結構和生產力佈局的影響深刻而頻繁。在這方面,我國作為開發中國家競爭力還處在劣勢,因此在准入領域和准入時間上一定要與國家的長遠發展相適應。

總而言之,經濟一體化的兩大發展形式——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趨勢不可逆轉,我們要面對它所帶來的機遇,也要應對隨之而來的挑戰,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尋找有利機會和條件。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影響、趨勢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