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成本會計的侷限性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3W

所謂歷史成本會計,是指以歷史成本作為資產計價依據的會計實務。從15世紀開始使用複式記賬以來,企業會計所使用的都是這種會計理論。在工業經濟時期,物價平穩的條件下,使用這種理論能夠比較客觀、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它在客觀性、可驗證性方面一直具有優越地位。但隨著資訊社會、網路時代的到來,這種會計理論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在理論和運用中的侷限性越來越明顯。

歷史成本會計的侷限性的論文

一、會計基本假設的侷限性

會計基本假設是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明確的前提條件,又稱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傳統會計理論中包括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和貨幣計量假設。會計假設所依存的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其自身也發生實質性的衝擊。(1)會計主體假設。會計主體是會計人員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虛擬企業的出現使我們對這個假設產生了質疑。虛擬企業利用網路資訊打破時空限制,迅速地結合、分離,明顯地呈現出多元性和不確定性。這種多元性和不確定性使會計服務的特定物件無從確定。(2)持續經營假設。虛擬企業是一個迅速分合的組織形式,其臨時性和不穩定性使持續經營成為空想。即使是一般的企業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隨時也會有轉產、破產的可能,這種假設的'合理性和適應性無不令人擔憂。(3)會計分期假設所進行的本期業務和非本期業務的劃分,也具有某種程度的侷限性,即由此導致資訊滯後及損益計算的隨意性。主要表現在:①以定期報告形式提供資訊資料,會計資訊滯後;②分期核算必然帶來分期確認收入及費用問題,由於可供選擇的方案很多,造成損益計算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很大。③貨幣計量假設是假定幣值穩定不變的,在物價穩定時期適用,一旦發生通貨膨脹,它的適用性就大打折扣。另外,貨幣計量只提供貨幣性指標,不能反映非貨幣性指標,但有時一些非貨幣指標更有用。

二、會計核算一般原則的侷限性

會計原則是具體確認和計量會計事項所依據的規範概念和規則,會計原則對於會計人員選擇會計程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歷史成本會計下的會計原則在動態的經濟環境下,其作用和意義背離了使用者的初衷。主要反映在以下幾方面:

(1)歷史成本計價原則。一方面由於購買力的變動和物價上漲,使歷史成本不能真實反映資產的現值,不能為決策提供高質量的資訊。另一方面,採用這種原則不能反映資產的未實現的置存收益。

(2)客觀性。傳統會計資料的客觀性和可驗證性是建立在公平交易基礎上的,一旦企業採購員背離公平交易原則,選擇有利益關係的供貨方,以其形成的歷史成本就失去了客觀性。傳統會計的客觀性是比較狹隘的,它主要指業務有無原始憑證作為依據,忽視了資產價值升值增加的收入或收益。如果是自制材料、自建工程形成的資產,在確定資產價值時就會包含許多主觀因素。無形資產的攤銷期、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折舊率、殘值等的估算均存在很大的隨意性。

(3)謹慎性。會計原則所要求的謹慎性是指對某項經濟業務的處理方法應保持低調悲觀的原則,儘可能估計到損失和費用,對於預計收入一般不考慮。從會計的歷史發展來看,謹慎性原則對於保護債權人的權益曾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從股東角度出發,要求客觀公正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時會產生誤解,由此引起的爭議也越來越多。

(4)相關性。相關性是會計資訊對決策有用的基本質量保證。如果資訊能證實或能改變資訊者的預期,則該資訊具有相關性。如果使用者不能獲得資訊或獲得資訊太晚,不能對決策產生影響,資訊也就失去了價值。歷史成本會計反映的企業資產價值是過去的,而決策者制定經營或投資決策以現實的未來的會計資料為依據。因而,歷史成本會計不能向企業管理人員、投資人和債權人提供與制定決策相關的會計資訊。

(5)可比性。可比性與相關性相互作用,提高了資訊的有用性。而可比性必須建立在口徑一致的基礎上,使用相同的會計原則和方法。否則就失去了可性。歷史成本會計的會計原則和會計方法有多種可選擇性(比如折舊方法、存貨計價、收入確認等),企業可以任意操縱,使可比性失去了意義。

(6)配比原則。配比原則是指一個會計期的收入要和對應的費用配合比較,從而計算出當期的收益。實際上企業的經濟業務及其複雜,有很多型別的費用不可能與收入直接聯絡,會計上用間接的方法來處理,這種間接處理的結果,使會計的估計成分更大,有損於會計的真實性。例如新產品研製開發費用就是一個難以處理的配比問題。

三、在報表中的總體評價

歷史成本會計適用於穩定、簡單的經濟環境,在動態的經濟環境下,侷限性越來越明顯,報表的有用性大大降低。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1)立足於過去的事實與交易,反映未來趨勢的資訊太少;

(2)—些重要的資訊無法反映,比如自創商譽、人力資源等;

(3)定期編報,時效性差;

(4)儘管詳細的、數字化的表述傳遞了報表的資訊,但許多資訊都是依賴主觀評價得來的,缺乏主觀性。對於以上的種種侷限,會計界一直在作著努力,希望對此能有所改變和突破。儘管理論上己經有人提出以現時成本作為資產計價的依據,但真正形成主流與制度還需要進一步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