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培養

才智咖 人氣:2.37W

一、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現狀

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培養

關於就業能力的內涵表述,各種學說眾說紛紜。所述,筆者認為就業能力主要包括硬體能力和軟體能力。硬體能力指工作所需要的專業相關技能,軟體能力則是有利於就業的良好心理態度與個人綜合素質。包括抗壓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目前我國高職學生在硬體和軟體能力方面均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技能水平低

現今很多高職院校商業化特徵日益顯著,只求招更多學生而沒有把心思放在培養人才上,為了節約支出,多聘用外聘教師進行教學,高職外聘老師多為本科院校在讀學生,專業知識有限,無法完全承擔高職教學的要求。很多高職院校課程理論課過多,實訓課過少,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適應企業崗位的要求。

另一方面,高職學生學習能力不強也是導致其就業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高校的擴招,導致高職學生生源質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有的學生自我管理混亂,基礎知識薄弱,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而高職院校的學習氛圍亦不如本科院校,有的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後,不思學習,荒廢大好時光。有的學生雖然經歷了三年高中苦讀,但未能進入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錄取到高職院校後,伴隨而來的是心理失衡和自卑情緒,無法擺正心態,重新樹立目標,從而引發厭學情緒。

(二)社會能力缺乏

大學生活是簡單而單純的,筆者曾對自己所在高職院校學生做過調查,除了學生幹部樂於參加社會活動,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大部分學生基本上都是過著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生活。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就導致了大學生社會能力的缺乏,不知道如何與人打交道,有的學生甚至連最基本的社交禮節都不清楚。而大多數用人單位往往更看重的是員工的社會能力和綜合素質,並且高職學生就業多為服務類產業,更需要具有為人處事的能力。一個具備責任感、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團隊精神、應聘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大學生才能真正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

(三)職業生涯規劃不合理

筆者曾對自己所在高職院校6個專業772名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近半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無法進行正確的職業定位。

二、高職畢業生就業能力培養的對策與建議

(一)夯實專業技能,實行“雙證”就業

“雙證”即畢業證書和相應的職業資格證,作為就業的敲門磚,職業資格證無疑為高職學生就業增添了籌碼。高職院校應當鼓勵並引導學生積極考證,將職業技能培訓融人學歷教育當中,使學生的職業技能從量的積累轉變為質的飛躍。從某種程度來說,畢業生所持有的技能證書的.數量和質量能夠直接促進其就業。以湖北科技職業學院經貿係為例,會計電算化、投資理財、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商業英語、財務管理6個專業都有相對應的職業資格證,如財會專業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投資理財專業的理財規劃師證、證券從業資格證,電子商務專業的電子商務師證等,學生在院系的鼓勵引導下,積極考證,實現了85%以上的過證率,就業率達到 92%以上。

(二)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提升軟就業力

高職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不好,容易沒有自信,或自暴自棄,或做事衝動,養成了我行我素等習慣。因此,對高職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從樹立自信開始,變思政教育從“空對空”到“實打實”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成為有自信、有道德的人。

首先,可以開設商務禮儀課,教授學生待人接物,與人溝通的禮儀,提前熟悉職場規則,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其次,開設就業指導科,引導學生準確定位,轉變眼高手低,盲目攀比的不良就業心態。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尋求就業,培養自己的個人魅力,大方自信、能主動將自己“推銷”出去。

(三)加強校企合作,實現訂單式培養

訂單式培養即學校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定向培養學生,企業包就業,學校、學生、企業三方受益,在就業形勢嚴峻的今天,這種“訂單式”培養模式使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達到崗位職能要求,增加學生的就業能力。

“很多大學畢業生沒有實際操作能力,而通過‘訂單式’培養的學生上手很快。”福建駿鵬五金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增佛說,他們經常在企業鍛鍊和培訓,熟悉企業和工廠環境,很快就可以掌握設計和工藝流程,公司與福建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培養的第一批學生現在大多已成為技術骨幹和管理骨幹。

(四)實行入校職業生涯教育

職業成熟度高的人比職業成熟度低的人更容易成功。職業成熟度可以通過有效的輔導和生涯規劃來提高。大學生正處於職業發展的探索階段,其職業成熟的目標為縮小職業選擇的範圍,為畢業時的職業選擇做準備。因此,進行職業規劃有利於明確就業目標,提高自己的職業成熟度。筆者認為,應當在大一新生入校時就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明確其專業方向,就業方向,從而合理安排大學生活,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為將來就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