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實驗教學下物理教學

才智咖 人氣:2.43W

一、清晰化物理現象原理,提高學習效率性

淺談實驗教學下物理教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思維活動不是憑空產生的,是要有一定的條件的,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產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維活動的源泉和依據。每一門學科都有它自身的特點,物理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實驗不僅是物理教學的基礎,也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獲取知識,提升物理綜合能力,提高科學素質的基本途徑。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要形成物理概念和認識物理規律,必須先要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可以來源於學生的生活環境,而通常從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多來自複雜的運動形態,僅通過在課堂上教師的的簡單講解有時會對學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難;而這種感性認識也可以來源於其他途徑,比如實驗結果所提供的物理事實,各種型別的物理實驗尤其是物理課堂上的能具體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認識物理知識以及物理規律。在強化學生感知的同時糾正了其在感知中形成的錯覺,精心選擇、簡化的素材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經過分析歸納獲得證明,直觀形象有效的突破對難理解又抽象的概念和規律更加具體的認識與理解,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二、有利於物理基礎知識的教授,習得和應用

物理實驗具有使學生更好地發現和認識物理規律的特點,創造適合於教學活動的物理環境供學生們在教師啟發下,通過觀察、獲取最典型的感性認識,通過最簡捷的思維活動建立概念,總結規律,並理論聯絡實際。對於中學生來說,這可以求得對基本知識比較有效深入地、牢固地掌握和初步的運用。

三、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嚴謹作風

科學,需要的是嚴謹的態度,科學研究與學習來不得半點馬虎,教師在課堂實驗教學中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要用一絲不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去感染學生,去教育學生,在實驗與操作過程中要求學生要實事求是,忠於實驗操作獲得的資料,尊重客觀事實,避免主觀臆斷,切忌違規操作,這樣長期的堅持下來,既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思考不怕困難的科學精神和在失敗中積極的探尋真知以及永不言棄越挫越勇的精神。敢於承認失敗,並且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是一種可嘉的勇氣。與此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科學嚴謹的求學態度和創新精神,在物理學科的領域裡能夠不斷的鑽研探索,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求知慾轉化為動力

國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枯燥單調的講解,即使你“口若懸河”的解釋也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實驗現象的奇特,強烈的聲、光、電、熱等現象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精神一振,興趣濃厚。比如在初次接觸物理學科,在第一節物理課上,通過實驗:“杯水倒立”、“漏瓶不漏水”、“煮不死的魚”等實驗,通過奇特的現象演示,讓學生充滿濃厚的興趣,極力想弄清其中的奧祕,可以為學生學習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實驗能彌補課堂理論教學中的不足

國中物理八年級上冊“速度”一課為例。在國中物理教材中,第一次涉及對教學要求較高的計算公式與單位換算。受國小以及七年級數學速度換算公式的.影響,學生對於這一課的主題或許並不陌生。但是如何將其中所蘊含的物理基礎知識讓學生有所掌握,讓學生通過實驗來了解比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這還需要從實驗論證中去尋找答案。在傳統授課模式中,這一課更注重的是理論,進一步說,更注重的是“教”與“學”的整個授課過程,如果以此為基礎,僅注重教師講授方式。讓學生從理論中尋找答案,毫無疑問這是不可行的。

六、實驗能夠彌補課堂教學方式的不足

在我國全面推行教育體制改革的今天,教學方式的科學化與合理化是針對教學質量而言採取的重要的教學實踐改革。這不僅對我國當代青少年的求學意識是一種考驗,更是對全體中學教師教學素質而言的一項重大考驗。教學方式改革是針對傳統教育而言的,是當代教師對我國未來建設者們負責的表現。對課堂理論教學來說,通過實驗教學能使學生完成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與吸收,進而使學生對單一枯燥的課堂教學產生新的認識,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對全體教師而言,相信每位國中物理教師都能深切體會到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所產生的教學效果的不同,與當代青少年所具備的知識面相比,當年我們在相同的求學階段所掌握的知識或許尚不足他們的十分之一,這其中,充分說明教育體制的改革功不可沒,同時也進一步說明開展實驗教學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七、結語

總而言之,物理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加強對國中學生物理課堂實驗的教學,這是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對每一位國中物理教師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可以提高國中學生物理成績行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對於操作實驗一般都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樣便可以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可以達到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能更好成長以便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這是教師對社會負責任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