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藝術專業學生特點的文獻檢索教學策略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5W

摘 要: 藝術專業學生作為一個集藝術專業與文化學習於一體的學習群體,在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文獻檢索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形式、課程設計等方面入手,調整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改革,充分激發出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進而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資訊意識和資訊素養。

基於藝術專業學生特點的文獻檢索教學策略研究論文

關鍵詞: 藝術專業學生 文獻檢索課 教學策略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資訊檢索與利用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是高校本專科生和研究生的選修課。這門課程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使其掌握用手工方法和計算機方法從文獻中獲取資訊知識情報的一門科學方法課,同時又是為學生增長知識、培養全面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服務的一門基礎性的工具課。

對藝術專業的大學生來說,文獻檢索是瞭解學科前沿,綜合應用已掌握的概念、理論的有效環節。文獻檢索能完成收集資料、閱讀文獻、整理研究、分析綜合、批判評價等環節,使學生明確學習和研究方向,掌握課題領域國內外的發展狀況,瞭解前人已取得的成就、不同派別的觀點、尚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和發展前景等,從而形成自己的學術觀點,從根本上杜絕抄襲,培養學生文字運用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是,藝術專業學生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教學群體,在學習心理上具有自我意識突出、心境較高、心理不穩定的特點,在學習行為上又具有學習缺乏主動性、缺乏自主性、缺乏恆心與毅力,學習興趣極易發生變化,學習目的功利性強的特點。因而在文獻檢索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調整教學策略,以充分激發出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1.藝術專業學生特點

1.1學習心理特殊性

瞭解學生的學習心理,是有效進行文獻檢索教學的前提與基礎。藝術專業學生的學習心理存在以下特點。

1.1.1自我為中心

一是自我感覺良好。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及評判標準往往以自我感覺為標準,在學習中表現為喜歡則學,不喜歡則放棄。二是自視清高。藝術專業學生普遍眼界很高,總是將自己置於高高在上的位置,無論是看待老師還是其他人。

1.1.2心理不穩定

心理不穩定性是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因為他們正處於人生的發展期,性格、世界觀和價值觀等都尚未完全成型,身心都沒成長到成熟的地步。藝術專業學生更是如此。他們的情緒波動十分大,極易受外界的影響,尤其是學習情緒極其不穩定。藝術生專業學科特點,追求個性張揚,這極易造成他們不遵循應有的學習規律去認真學習,而是追求一種不隨大流、標新立異、特立獨行的學習行為,表現為不學習、不作為,與老師對著幹,等等。

1.2學習行為特點

藝術專業學生入學考試的文化課成績普遍偏低,有些學校錄取本科的文化課分數線不足200分,專科不足120分,這與居高不下的文理科考分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一些學習平平的考生在報考文理科無望的情況下轉入或突擊學習藝術,其目的是進入大學學習,這樣就造成了一些藝術專業學生在學習行為上表現出以下極鮮明的特點。

1.2.1學習缺乏主動性與自主性

藝術專業學生往往習慣於被動接受,課堂上更願意選擇“聽”而不願意“講”。對於課後上機練習作業也不會主動完成。很多本應在課外完成的內容卻要在課內由老師指導完成,課後的非強制性作業也都必須以書面作業的形式,在老師的監督下才能完成。

1.2.2缺乏恆心與毅力

藝術專業學生的心理起伏波動較大,情緒不穩,在學習中明顯缺乏恆心和毅力。很多藝術專業學生不能夠堅持完成學習任務,半途而廢。尤其是一些內容較多、強度較大、任務較艱鉅的學習,他們更容易知難而退,有的為了應付而抄襲別人的作業,有的甚至不做。

1.2.3學習興趣極易變化

他們的學習興趣很容易發生變化,對學習內容的關注往往只能集中在很有限的時間段內,對同樣的內容很容易產生疲勞感,甚至產生厭倦、排斥的情緒,影響學習效果。

1.2.4學習目的功利性強

藝術專業學生的學習功利性強烈,他們常有選擇性地投入精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藝術專業學生往往更願意把精力投入到藝術專業學習當中,因為專業學習更容易出成績,更容易引人注意。他們迫切希望付出學習精力之後,能有立竿見影的成果。尤其是當今許多大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進行家教賺錢,或者就自己的專業如繪畫、舞蹈、音樂等方面面向中國小生開班招生賺錢,雖不是壞事,但這種功利性極其容易造成他們在學習上不紮實,為求功利而荒廢學業。

事實上,藝術專業學生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是互相影響的,心理是行為的原因,行為是心理的體現。

2.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調整

根據藝術專業學生的以上特點,我們在文獻檢索教學中因材施教,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2.1明確教學目標

文獻檢索課作為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主要課程之一,為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新穎,常常能碰觸到世界各個專業領域的熱點問題;它實用,是一門以操作為主的技能性課程;它具有專業性,不同的專業對檢索物件、檢索工具和檢索方法的要求各不相同;它技巧性較強,不同的檢索途徑所需花費的時間和所獲得的結果可能截然不同;當然,它也有其自身的指導思想與理論體系。根據這些特點,在教學的開始,要向學生明確該課程的學習目標,並且根據不同專業(美術、音樂、舞蹈)的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要求,以明確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在傳統的檢索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利用計算機網路多途徑獲取藝術類專業資訊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網路資訊意識,培養學生綜合資訊的資訊意識和資訊能力,包括獲取和評價資訊的能力、組織和檢索資訊的能力、傳譯和交流資訊的能力、使用計算機處理資訊的能力等。

2.2改革教學內容

在數字化環境下,傳統的教學內容目前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資訊科技的發展,隨著網上資訊資源的日趨豐富和圖書館由傳統型向電子化、網路化、數字化發展,網上的各種聯機資料庫、光碟資料庫等資訊資源逐步普及,成為高速度、高質量資訊的獲取途徑,對網路資訊的檢索與利用已成為學生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術之一。因此,在藝術設計的專業教學過程中,根據資訊科技的發展和教學的需要,對原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調整,更新教學內容,從原來的以手工檢索教學為主發展到以網路資料庫、光碟資料庫為主,增加資訊分析和利用方法的介紹,進而加強網上文獻檢索內容的教學,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詳細講授現代資訊資源分佈和檢索技術,包括資訊資源種類與分佈、資料庫知識、機檢技術與技巧、光碟檢索、計算機聯機檢索、網路資訊檢索、常用搜索引擎和Internet基本功能與服務等,並以網路資訊檢索為主,只有這樣才能適應資訊科技的發展,並充分體現該課程的應用性特點。在教學內容組織中,簡明扼要地介紹文獻資訊基礎知識、檢索語言,講課側重於典型的檢索工具或資料庫,重點講清檢索思路。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手工檢索,因為在機檢得到越來越普遍和廣泛應用的今天,手檢可與機檢互為補充,仍有存在的價值。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內容重點體現機檢內容,同時包含手檢內容,從而使學生掌握各種檢索手段和方法,多途徑地獲取所需資訊和知識。

由於網路資訊資源的不斷推出,在教學中要不斷更新相應的教學內容,隨時開發最新的資訊資源、最佳的資訊獲取渠道。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建立了聯機公共檢索目錄(OPAC)提供網上檢索館藏資源,越來越多的資訊單位把資訊資源電子化,人們可以通過網路獲取更多的資訊,因此必須及時將新的網路資料庫資訊傳授給學生,以充實教學內容。另外,由於藝術專業方面網站層出不窮,如國內出現不少繪畫美術及鑑賞方面網站、音樂網站、舞蹈網站、影視網站、文藝演出綜合網站等,要有針對性地詳細介紹及指導學生準確獲取那些比較著名的、有權威的而又安全的專業網站,並引導他們充分利用,從而提高專業知識的檢索技能。

2.3改革教學形式

數字化環境帶給教師的最大變化是授課方式的改變,運用計算機教學的最大優勢是教學資訊量大,在單位時間內可釋出最豐富的資訊,資訊的描述形式靈活多樣。伴隨著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運用多媒體教學成為現代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發展的必然趨勢。

2.3.1利用多媒體教學

傳統的文獻檢索課僅憑教材、黑板和粉筆進行教學,授課方式枯燥,缺乏直觀形象性。特別是在講授檢索工具時,學生沒有感性認識,教學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尤其是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參與學習,符合認知規律,促進學生對知識或技能的掌握與運用。以培養學生資訊意識和資訊利用技能為目的的文獻檢索課以其“方法”課特有的應用性、工具性等學科性質更適用於多媒體教學。2004年以來,我院文獻檢索課一直使用多媒體授課,對理論課教學和實習操作進行改革,利用投影螢幕進行計算機檢索示範,採用網頁拷貝做成課件來播放、模擬上網實習,等等。特別是在實習課中採用課堂講授與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聯網的計算機和大螢幕多媒體投影儀,教師一邊講解一邊操作,生動直觀地演示計算機檢索的整個過程,使學生輕鬆愉快地理解和掌握網上檢索的內容和過程。

2.3.2充分利用網上資訊資源

隨著Internet網路的建立和應用,Internet正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利用全球資訊網檢索資訊已成為計算機檢索資訊的發展方向。為了適應網路時代的需要,許多大型國際聯機檢索系統如DIALOG、ORBIT等,先後推出一系列基於Internet的全球資訊網檢索服務,如DialogWeb、DialogSelect等,使用者通過遠端登入(Telnet)檢索這些網站,滿足使用者的各種資訊需求。目前,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十分重視電子資訊資源的建設,在各高校圖書館區域網上,出現了國內外各型別資料庫。這就大大改變了傳統的文獻檢索課教學模式,加大宣傳和利用這些珍貴的網路電子資源的力度,已經成為文獻檢索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對於如何加強網上文獻檢索內容的教學,我們充分利用校園網上的資訊資源,同時也利用國內其他資訊網和國外資訊網上的免費資源,在介紹文獻資訊、數值資訊、事實資訊、全文資訊和新聞動態資訊的檢索中,選用一些專業對口的資料庫和搜尋網站,引導學生掌握網上資料庫的檢索途徑和檢索方法。

2.3.3提供大量的上機實習機會

檢索實習是這門課的精華,通過加強上機實習環節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採用“集中授課、分散實習”的方式,組織好實習課,並努力創造條件,不斷優化實習環境:充分利用我館的電子閱覽室及學校公共機房,為學生提供聯機檢索模擬實習、光碟檢索和Internet網路檢索實習。對於實習課題,除了教師擬定有關的實習題外,學生也可根據個人的研究興趣及專業方向自定練習內容。實習報告以電子郵件形式發給教師。實踐表明,藝術專業生在上機實習這個環節表現極佳,遲到、缺課的現象較之理論課少,並且作業提交率達到百分百,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對文獻檢索課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並且檢索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總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改善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結構,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學生通過上機實習掌握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能夠充分利用各種資訊資源,掌握和運用資訊的獲取、篩選和處理技能,學到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在實習中,不僅可以瞭解到圖書館方面的知識,而且可以學會如何在網上搜索知識資訊,更可以在與圖書館不斷的近距離接觸中挖掘自己查詢資料的樂趣,引發對知識的熱愛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究心理,這對以後的學習很有幫助,至少在碰到問題時,知道到哪裡去查詢資料,應該怎樣查詢資料。

2.4進行課程設計的改革

2.4.1構造網路同步操作環境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充分發揮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和學校公共機房的計算機裝置的功能,還添置投影儀,做到一人一機,從而創造師生同步操作的環境。教師可以結合檢索例項,在機上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在演示檢索的全過程中,學生也可同時進行操作,從而使得教學效果大為增強,教學的形式也會豐富起來,不再是死板地講解一些概念、理論、步驟,而是教學生在操作中掌握和運用技能,從而收到鞏固、熟練的效果。這種方式能很好地激發藝術專業的大學生的學習文獻檢索的興趣,啟發他們自己去動手、去實踐,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2.4.2構建網路教育模式

網路教育模式已成為文獻檢索課的發展方向。高校圖書館應改革傳統的文獻檢索課程教學,由執教老師提供最新的教案及多媒體課件,其內容應包括傳統的文獻檢索課內容之外的計算機資訊檢索及網路檢索課程,全部放於網上,完全開放供學生閱讀和下載。現在一些大學已將基於Web的多媒體課件搬到了網上(如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京郵電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等),表示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已從過去傳統教學模式步入現代網路化教學的初始階段。目前當務之急是開發、研製新一代的“遠端文獻檢索”和“計算機網路”課程模組,放在圖書館的區域網上,這樣既能使學生學習上網操作技術,又能降低上網費用,解決部分學生因條件限制而無法實習的矛盾。同時,該課程還能使想學習資訊檢索技能的學習者掌握如何利用圖書館檢索自己所需要的各類專業知識和資訊。

2.4.3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

文獻檢索課程的種種獨特之處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開闊視野,更新知識。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尤其是計算機及網路方面的知識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僅有圖書館學情報學或某一專業知識已不能適應教學的要求,必須大力提高知識結構、外語和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教師一方面可以參加資訊、網路技術的應用培訓、進修和學習,另一方面也要勤奮學習,不斷提高,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為教學積累檢索例項和檢索經驗,從而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培養藝術專業學生的文獻實際檢索能力,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是高校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適時調整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創新教學,藝術專業學生的檢索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進而使其資訊意識和資訊素養得到培養。

參考文獻:

[1]劉凱.藝術專業學生髮展特點及對策研究[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5):156-157.

[2]潘杏仙.大學生資訊素養教育與文獻檢索課的創新[J].情報探索,2007,(5):16-18.

[3]王浩,張琳琳.論大學生資訊素質培養與文獻檢索創新[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8,(8):77-79.

[4]鄧慧智.“文檢課”教學方法探討[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6,(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