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實習場的教學中應關注的問題論文

才智咖 人氣:2.12W

在利用實習場的教學中應關注哪問題

在利用實習場的教學中應關注的問題論文

在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實習場對幼兒園課程具有特殊的意義,實習場與幼兒園課程(三)。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在行動中學習、經驗性學習是幼兒重要的和基本的學習方式,實習場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也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的教育活動注重綜合性、活動性和趣味性的基本要求。我們認為,在幼兒園設計和開展實習場的活動,應關注以下幾個基本問題。

1.關注現實生活.不斷髮現實習場

現實生活是實習場的主要來源。從形式上看.實習場的“實習”主要針對校外的社會生活。因此,教師對現實生活保持敏感是實習場不斷產生的基本前提。教師尤其應關注那些幼兒可以理解、可以參與、可以有所作為的生活情境和事件。深入分析這些情境和事件蘊含的教育和發展價值。關注生活.不只是對教師的要求。也應是對幼兒的期望。幼兒對現實生活越關注。就越能表現出瞭解生活的需要和興趣.這些需要和興趣也是實習場產生的源泉。

教師並不缺乏該教和可教的內容,但的確有必要探究“如何教”這個基本問題。“如何教”的問題常常不只是方法和途徑的問題.當我們採用實習場這一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時,學習活動變得綜合和開放了.幼兒的思維擺脫了學習內容原有的界線。在不斷呈現的問題情境中。幼兒不斷面臨挑戰.幼兒需要的不只是識記,還包括探究、操作、比較、交往等多種活動,涉及的心智成分是多方面的。發展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這類轉變包括從認識蠟染作品到製作蠟染作品.從品嚐餃子到包餃子.從瞭解植物對人的作用到開中藥鋪,等等。

2.挖掘課程資源.不斷優化實習場

實習場是一個與特定的材料相聯絡的環境.是一個不能缺少物質材料的環境。無論實習場的核心是什麼。對材料的需求是它們共同的特點。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總結出四類實習場:一是公共事務實習場.即在實習場發生的行為是一種公共事務.與很多人的利益和活動有關,幼教之友《實習場與幼兒園課程(三)》。如建造房子.讓幼兒設計不同的房子.選擇和尋找相應的材料.使用某些工具.按一定的分工開展建造活動。二是日常生活實習場,它更多地與自己的生活或自己群體的生活相關。如為自己做中飯等。如果建造房子是象徵性的和模擬的,那麼做中飯是真實的。三是交往性實習場,它以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為主要內容。例如接待外賓、看望殘疾兒童等。這類實習場也是真實的。四是演藝性實習場,這類實習場以藝術創作和表演為主.突破了簡單的文學或影視作品欣賞模式,讓幼兒在表演中理解作品.獲得相應的感受。幼兒在閱讀、角色分工、場景佈置、排練、宣傳、表演等具體活動中得到發展。這四類實習場無一例外都需要課程資源.但不同的'實習場對資源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資源的收集過程中.教師給予幼兒指導和幫助是極為重要的。教師引導家長參與課程資源的收集過程是實習場順利開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家長參與課程資源的收集對家長深入瞭解幼兒園課程以及幼兒的學習情況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把收集課程資源的過程看作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資源適合和充分,才能使幼兒真正面臨挑戰並學會解決問題。

3.把握實踐過程.不斷反思實習場

實習場可以在幼兒園之外的社群或家庭中,也可以在幼兒園中,但它們的基本特性是相同的.那就是實踐性、行動性。因此.實習場是一個實踐場所,實習場的活動就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幼兒通過操作和交往.建構自己的經驗。幼兒的學習是具有自主性的.但教師不是無所作為了.除了要給予幼兒必要的幫助外.準確把握實習場的實踐過程也是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只有準確把握這個過程,才能給予幼兒適宜的幫助,才能對這個實踐過程進行深人的分析和反思。教師如何把握實習場呢?我們認為,首先,以欣賞的心態而不是評判的心態對待幼兒的行為。幼兒的行為只要與情境有關.只要指向問題的發現和解決.就都具有合理性。教師不要急於作出評判.更不要急於提供幫助或加以指責。教師要欣賞幼兒任何有意的嘗試和探索。其次,深入觀察。發現幼兒行動與情境之間的聯絡。幼兒的行動往往不是空洞、抽象、與情境無關的.而是發源於情境、為了情境和作用於情境的,教師要發現幼兒與特定情境中的人、物及規則等的關係。觀察是教師在實習場中的首要任務.這也符合以學定教的原則。瞭解幼兒是指導幼兒的前提。最後。評價指導行為的成效。在實習場中.教師給予幼兒適當的幫助是很有必要的.但教師的幫助是否適當.是幫助不夠還是幫助過度.都必須通過幼兒行為的結果來判斷。因此.教師應經常評估自己的指導效果,以不斷優化自己的指導行為。

參考文獻:

[1][2][3]戴維-H-喬納森.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鄭太年,任友群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4.25

[4]轉引自單文經.統整課程教學單元的設計意見:課程統整與教學.揚智文化.2000.347—348

[5]杜威教育論著選.趙祥麟.王承緒編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