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下圖書館使用者隱私洩露的途徑與保護措施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8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資料下圖書館使用者隱私洩露的途徑與保護措施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資料下圖書館使用者隱私洩露的途徑與保護措施論文

摘要:

大資料技術的應用,也促使個人隱私成為當前主要的安全問題。鑑於此,本文主要分析大資料環境下圖書館使用者隱私洩露情況,並提出相關的使用者環境保護策略。

關鍵詞:

大資料環境;圖書館;隱私洩露;使用者環境保護;

引言:

圖書館是擁有海量資料的重要機構,通過非結構化資料來明確相對複雜資料之間存在的相關性,並發現資料價值,目的是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更進一步優化使用者的體驗,促使使用者能夠享受到更高效率的閱讀服務,促使閱讀效益最大化。但與此同時,大資料技術的應用需要採集讀者的個人資訊和資料,並通過分析以提供相應的服務內容。如果出現不當的大資料處理或者應用方式不正確,則會導致讀者的個人隱私資料發生洩漏,對使用者造成不利影響,致使使用者的滿意度下降。基於此,加強大資料環境下的圖書館讀者個人隱私的保護至關重要。

一、大資料環境下圖書館使用者隱私風險特點

在大資料環境下,圖書館使用者的個人隱私是指使用者在使用相關設施、資訊資源以及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資料資訊,使用者的資訊隱私則是其個人資訊,使用物理或虛擬館藏、接受服務過程所產生的個人資料。從實質上來說,圖書館使用者的活動隱私是使用者對圖書館使用權的保護,享有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權利。自近現代圖書館產生以來,圖書館始終將維護資訊自由、知識自由為己任,保護使用者隱私被看作是實現知識自由傳播和利用的必要條件,對人權的尊重、特別是對隱私權的尊重構成了圖書館倫理的核心價值。圖書館使用者隱私,比如到館次數、閱讀頻次、借閱內容、資訊檢索內容、下載情況、網站登入地址、瀏覽記錄等,都可能遭到以獲取商業利潤或其他侵害個人隱私為目的收集,儲存和重複使用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威脅到使用者的隱私和安全。

(一)圖書館使用者私人資料被全天候監視。

在大資料環境下,圖書館使用者的私人資料呈現出新的風險特點,即被全天候監視,任何使用者在使用圖書館設施和相關資源時,都處於隱性的監視中。這是因為圖書館為方便管理和拓展新業務,會通過系統對讀者使用者的個人資料進行收集。比如在範圍上可收集讀者使用者的個人身份資訊、位置資訊、借閱記錄以及裝置使用記錄等。從收集手段上來看,包括圖書館使用者的個人註冊系統、登入系統以及移動服務系統和相關繫結的社交系統等。當圖書館與第三方進行合作時,就會造成使用者個人資料的洩露。

(二)圖書館使用者管理自身資料的能力減弱。

大資料技術的發展應用促使社會透明化程度更加明顯,同時也會提高資訊保安問題的發生率。尤其是對於圖書館來說,對讀者使用者個人資料的控制、使用以及監管都存在不明確的問題,當這些資料被儲存在雲端時,其使用權就會脫離圖書館的管理範圍,一旦被其他人所掌握,通過對原始資料進行挖掘和分析則會獲取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圖書館很難採取有效的補救和保護措施,導致使用者個人隱私權遭受侵犯。

(三)圖書館使用者思想與行為可被預測。

大資料環境下的圖書館管理,為給讀者使用者提供更快捷的服務,其一般是通過系統收集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以形成個性化的偏好資料。雖然圖書館利用大資料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優質服務,但在無意中也侵犯了讀者使用者的個人隱私權利,比如圖書館大資料系統可收集到使用者的網路社交足跡,分析推測出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型別偏好,以此進行精準定位。同時,還能夠收集到讀者的關聯好友資料,導致使用者在選擇服務時,出現思想和行為可被預測的情況。

二、圖書館使用者隱私洩露的途徑

(一)管理疏忽。

圖書館使用者隱私洩露的途徑主要是來自管理疏忽,大資料技術的應用則是為圖書館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性,保障其能夠更加及時地掌握圖書資源的利用現狀,及時發現問題改進問題。但當管理人員出現失誤或遺漏等,就會導致讀者使用者的個人隱私資料外洩,嚴重時會造成使用者的個人利益遭受損失。

(二)內部人員偷盜。

不良內部人員偷盜讀者使用者個人隱私資訊的現象在當前難以避免,其是一種非技術使用者資訊洩露方式,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和職業道德具有直接聯絡。在現階段大資料環境下,個別服務商的內部工作人員為牟取私利而藉助工作便利將讀者使用者的真實姓名、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等隱私資訊轉售給第三方,輕者使用者會受到廣告騷擾,嚴重時會遭遇詐騙、金融財產受損等情況。

(三)網路安全漏洞。

圖書館的數字化服務主要是依託於網際網路,而由於網路架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能存在安全漏洞。當讀者使用者在網路上借閱圖書館資源時,如出現網路安全漏洞,並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修復,則會導致使用者的隱私資料被大量竊取。特別是部分付費線上服務,比如付費閱讀、付費下載等,一旦有黑客入侵系統,將會掌握使用者的財產支付方式,通過先進的網路技術手段竊取使用者的支付工具和密碼,將會致使使用者的財產出現損失。

(四)多重閱讀方式導致個人資訊洩露。

在大資料時代來臨的形勢下,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讀者們為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逐漸開始多重閱讀相關圖書資源或資訊,比如利用電腦固定終端進行閱讀下載,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瀏覽閱讀等,也有部分讀者採用雲儲存技術實現多臺終端互動式閱讀等,這種多重閱讀方式極大地增加了圖書館對使用者資訊的'管理難度,很容易被不法分子計劃性地竊取。

(五)政府活動洩露使用者隱私。

由於政府部門是社會治理的主體機構,其掌握著大量的資訊資料,而且具有完整性、精確度高的特點。為保障社會穩定和公眾安全,國家及執法部門有權利依法收集公民的個人隱私資料,當必須要對圖書館讀者隱私進行調查和掌握時,也會導致其他讀者的資訊被披露,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三、使用者隱私保護措施

(一)應用先進技術。

針對大資料環境下的圖書館使用者個人隱私的保護,需要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私人資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因此,圖書館大資料系統的後臺管理人員應當注重保護讀者使用者的敏感資訊。通過以資料產生、收集以及傳遞、儲存、處理、分析和釋出等環節為核心,建立全生命週期管理制度計劃和隱私管理技術戰略。

可在防火牆技術、入侵檢測技術、系統認證技術、病毒防範等基礎上,採用安全審計、網路隔離以及資料加密等新型保護方法,同時要應用主動和靈活的隱私保密策略,具體做法是對讀者使用者的私人資料重要程度進行分級管理,對隱私級別相對較高的資訊採用隔離處理,以便於區分其他一般資料,防止讀者使用者資訊全部洩露,保障敏感性較強的資料得到良好保護。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採用當前比較先進的P3P技術,當圖書館使用者訪問網站時,站點會顯示其收集的型別,共享資訊的機構或部門、資訊的使用方式等。並且使用者有相應的權利和許可權檢視站點的隱私報告,自由決定是否接受資訊採集和註冊登入網站。通過該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提高圖書館在大資料環境下對讀者使用者個人資料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充分保障私人資料資訊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數字化圖書館可引進第三方隱私認證機制,即是利用第三方來對隱私政策進行驗收,比如近年來發展較快的網路隱私認證計劃,在使用者提出要求後,由第三方認證機構檢查特定網址和隱私保護情況,對無異常行為的網站提供信任印章,可有效監督圖書館網站的安全性。

(二)強化個性化服務的隱私保護。

圖書館利用大資料技術的目的則是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服務,因此在防範私人資料洩露時,也應當注重對個性化服務的隱私保護。而在大資料和數字資訊環境下,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多是指利用網際網路及固定客戶端或移動終端等獲取圖書資源,並根據使用者的資訊使用習慣、圖書借閱偏好、背景和要求等,為讀者提供整合化、一站式的資訊服務,其是在充分了解讀者的基礎上而開展的。所以,為保障讀者使用者的個人隱私資料不受侵犯,應當在獲取資料資訊的過程中,注重保護讀者閱讀習慣和知識需求等方面的隱私,降低對個人隱私資訊的關注度。同時,圖書館在實現個性化資訊服務的過程中,應禁止無限度地挖掘讀者私人資料,保障讀者使用者正常享有使用權、知情權、選擇權和支配權等權利,在此基礎上,圖書館大資料管理人員要履行其義務,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並能夠積極引導讀者關注個人隱私的保護,以此增強防範意識。

(三)完善圖書館使用者的隱私保護法規。

對圖書館使用者隱私資料的保護以及網路環境的清潔,需要從法律層面上加強保障。因此,應當圍繞隱私權這一公民人格權利的確認,結合大資料的特點以及圖書館服務模式,制定讀者使用者隱私保護制度,即是要求在現有法律法規基礎上,擴充套件傳統隱私權的保護範圍,注重私人資料的保護,明確規定合理合法的資料收集方式,並基於大資料環境制定相關行業法規及政策,為圖書館提供指導和範本。比如,建立《館員行為準則》《關於保護讀者個人祕密的規定》等專門的制度檔案,規範讀者私人資料的收集和分析處理。除此之外,還需加強個人資訊保護立法,借鑑國外的立法實踐經驗,出臺對使用者私人資料的保護法律,比如可借鑑歐盟頒佈的《隱私指令》、瑞典的《資料法》、英國的《資料保護法》以及美國的《電子通訊隱私法》等,都是結合大資料時代而確立的具有時代性的法律法規。所以,我國應當在大資料技術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的形勢下,加快個人資料隱私保護立法工作,確保圖書館使用者隱私在法律上有明確的依據。

四、結語

大資料環境下,圖書館在為讀者提供便利、優質服務的同時,應當注重對個人資料資訊的保護。在瞭解圖書館使用者隱私權的基礎上,針對現存的隱私洩露問題和途徑,採取有效的圖書館讀者使用者隱私保護策略,清潔網路環境。由此,可通過應用現代化先進技術、強化個性化服務的隱私保護以及完善圖書館使用者的隱私保護法規制度等,切實保障讀者使用者的私人資料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郭華,易斌圖書館使用者個人資訊的安全風險及應對措施[J].宜春學院學報201941(10).

[2]謝珍,陸溯智慧圖書館視域下使用者資料應用與隱私保護平衡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0.29(02).

[3]樊佳怡美國圖書館電子書服務隱私權問題研究[J]圖書館2017(02).

[4]王磊大資料時代數字圖書館的資訊流動與隱私保護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9.41(06).

[5]崔效,臧國全.大資料環境下的圖書館資料隱私風險評估模型構建及實證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07).

[6]梅振榮,裴麗基於區塊鏈的智慧圖書館使用者隱私保護[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201928(02).

[7]吳宗大,謝堅鄭城仁,周志峰陳恩紅數字圖書館使用者的行為偏好隱私保護框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