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企業的稅收籌劃論文

才智咖 人氣:1.57W

摘要:稅務籌劃作為現代企業管理工作重要內容之一,在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實現健康持續發展方面發揮推動作用。營改增政策推廣實施後,製造企業納稅環境及條件發生相應變化,積極適應營改增政策對納稅工作新要求而進行稅務籌劃工作勢在必行。本文基於分析營改增政策推廣對製造企業納稅籌劃產生影響,從科學確定納稅人身份,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運輸費用方面稅收籌劃、銷項稅納稅籌劃優化、進項稅籌劃優化工作等四方面提出加強制造企業稅收籌劃對策建議,旨在創新制造企業稅務籌劃方法與思路,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升利潤空間,促進製造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製造企業的稅收籌劃論文

關鍵詞:製造企業;稅收籌劃

一、引言

營改增政策推廣實施是國家稅制深化改革必然結果,藉助國家巨集觀調控措施,旨在降低所有行業稅負承擔壓力,消除重複徵稅。在全球經濟低迷市場不景氣大環境下,營改增政策出臺為製造企業帶來新機遇。但是,實踐證明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後,並非所有行業稅收承擔壓力都得以緩和,受客觀因素及行業自身發展特點影響,很多行業稅負沒有下降甚至呈現增長趨勢。究其根本,是企業沒有重視稅收籌劃工作,尚未根據新稅收政策變動及要求去探索納稅工作新思路與新方法,最終導致企業稅負加重。製造企業作為服務銷售、無形資產主要買方,營改增政策改革與其發展緊密相關。原材料採購運費因可以實施進項抵扣而降低採購總成本,擴大企業利潤空間。納稅籌劃貫穿於製造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方方面面,推動企業實現統籌發展,提升企業管理水準,提高經營效果與效率。所以,在營改增政策不斷強化背景下,琢磨新政策對企業納稅工作影響,採取科學稅收籌劃措施,維護企業合理利益,實現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具備很強現實意義。

二、營改增對製造企業的.影響

(一)指導生產型製造企業向服務型製造企業轉變

營改增政策出臺之前,營業稅徵收工作主要是以製造企業銷售總額為徵稅物件,製造企業負責繳納所有購買技術在流通環節需繳納營業稅,製造企業提供產品及服務均需繳納對應稅額,重複徵稅現象給製造企業帶來巨大經濟壓力。營改增政策推廣以後,重複徵稅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服務型製造業銷售總額既包括產品銷售所得也包括服務銷售所得,服務型製造業稅收承擔壓力得到有效緩解,降低其經營成本費用,提升企業利潤空間,進而增強制造企業市場競爭優勢及企業價值。營改增政策推廣指導生產型製造企業向服務型製造企業轉型發展,促使製造企業自覺開拓服務專案與範疇,實現節約生產經營成本與拓寬業務經營範圍雙重目標,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二)促使製造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製造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製造企業經營業務往往並非獨立存在,通常可以分為主營業務及輔助主營業務,副業往往會從主營業務中分離,導致前後發生稅款難以進行相互抵扣,既導致企業重複繳稅又加劇企業稅收負擔。營改增政策推廣實施以後,製造企業可以從經營業務結構出發,將副業徹底獨立,實現主營業務與輔助業務相互獨立,促使業務結構更科學化、業務管理活動更高效化,同時可以解決重複徵稅及稅負增加難題,有助於製造企業將充足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等資源集中投入在主業經營方面,逐步培養形成獨特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營改增政策推廣以後,製造企業在技術開發與產品創新等方面工作條件及整體外部環境更為理想,營改增政策出臺推廣鞭策著製造企業逐步加強自主創新能力。

(三)對納稅工作方面影響分析

營改增政策大力推廣實施,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關鍵節點,徹底解決以往對製造業徵收營業稅時重複徵稅難題,同時營改增政策確實降低增值稅稅率,通過減輕製造企業稅收繳納負擔降低製造企業經營成本,利於製造企業提升獲利空間。營改增政策出臺後,製造企業獲得服務可以進行進項抵扣,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制造企業稅負壓力,推動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營改增政策頒佈初衷旨在減輕所有企業稅負,通過降稅啟用製造企業發展活力。製造企業應該及時瞭解最新納稅政策對企業納稅工作影響,進行內部實時改革,優化內部組織與管理,節約生產經營成本,擴大企業利潤空間,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優勢。營改增政策推行以來,製造企業稅負總體呈現下降態勢,在採購生產原材料成本方面,由於進項稅額可以進行抵扣,大大降低企業材料採購成本,擴大企業利潤空間。總體上看,營改增對推動製造企業健康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三、製造業納稅籌劃建議

(一)科學確定納稅人身份,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營改增政策全面推廣之後,企業納稅人身份直接影響著其需繳納稅額總量。目前稅收政策將納稅物件主要分為兩類:會計年度銷售額不到五百萬是小規模納稅人,會計年度銷售額超過500萬是一般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可以實施增值稅進項抵扣,小規模納稅人沒有資格實施增值稅進項抵扣,但小規模納稅人在經營過程中不必開具增值稅專票。企業在進行納稅工作籌劃時需結合企業經營發展實際情況,綜合考量選擇納稅人身份。可以通過計算兩種納稅人身份臨界值,預測企業經營業績趨勢,科學選擇納稅人身份達到減輕稅負承擔壓力目標。在確定納稅人身份後要及時掌握關於稅收政策變動具體情況,結合政策變動情況整改納稅籌劃工作計劃。恰當確定稅收專案,提升納稅工作操作流程規範性。熟悉並快速掌握與稅收最新政策法規相關具體細節內容,重點把握髮生變動內容,適應並融合到新稅收政策中去,在遵守稅法規定、維護企業合法利益前提下,科學有效開展稅收籌劃工作,通過稅收籌劃有效規避潛在稅收風險,實現企業綜合利益最大化。

(二)運輸費用方面稅收籌劃

營改增政策全面推廣以後,交通運輸行業由曾經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稅率為11%。依據稅收政策變化,製造企業應該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分析自己在交易鏈條中擔任的角色,科學制定稅收籌劃。如果製造企業是銷售方,可以考慮將運輸服務提供部門單獨成立為一個運輸公司,因為在營改增政策全面推廣以後,對提供運輸服務企業,按照增值稅徵稅要求繳納11%增值稅,符合稅收政策要求進項同時可以進行相關抵扣。如果製造企業不把運輸業務獨立出去經營,那麼企業提供運輸服務同產品銷售一樣,均屬於主營業務範疇,按照增值稅繳納政策規定,需繳納17%增值稅。相反,如果將運輸業務獨立經營,產生運輸服務費用可以參考兼營業務政策規定交稅,即按照11%稅率上繳增值稅,並且符合運輸過程中產生承付專案可以進行進項抵扣。如果製造企業自身難以提供運輸服務,在選擇運輸方式時需要綜合衡量是由銷售方聯絡三方物流還是由採購方聯絡第三方物流,通過衡量這兩種方式需要承擔稅負大小,選擇合理運輸方式。製造企業如果選擇自己聯絡三方物流,可以取得進項抵扣專票,縮減增值稅總額。在簽訂採購合同時,當製造企業不具備自行運輸條件時,要爭取自己聯絡三方物流承擔運輸工作。

(三)積極開展銷項稅納稅籌劃優化工作

營改增政策全面實施後,製造企業繳納增值稅時遵循差額繳稅策略,達到緩解企業稅負承擔壓力目標。製造業稅率承擔由營業稅5%上升到增值稅17%,雖然是價內稅向價外稅納稅計算方法轉變,但行業總體上應繳稅稅率漲幅較大是事實情況。更好緩解制造企業稅收承擔壓力,不僅要從增加進項抵扣額工作層面下功夫,還需要考慮在計算銷項稅過程中採取差額方式計算應繳稅費,有效縮小應繳銷項稅額,實現既能降低稅收承擔壓力,又能減輕潛在稅收風險雙重目標。比如,當製造企業是一般納稅人身份時,其含稅月銷售總額為200萬,其中運費為120萬,此時,若依據運費總金額及7%稅率計算可抵扣進項稅額,那麼製造企業共需繳納稅額是200/1.11*11%-7%*120=11.42萬元,共繳納11.42萬元稅款。但是,同樣情況銷售額下,如果採取按照銷售差額方式計算應繳銷售額,那麼製造企業共需繳納稅額是(200-120)/1.11*11%=7.93萬元,兩種繳稅計算方式導致繳稅總額出現接近3.5萬差別。所以製造企業要積極採取差額計稅方式計算銷項稅額,利於企業整體稅負下降,緩解企業資金壓力。製造企業採購交通運輸服務時,在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基礎上,在結算單據上同樣可以標註按照運輸總費用額7%計稅扣除率計算進項額。

(四)優化進項稅籌劃工作

營改增出臺後,製造企業由營業稅繳納工作轉變為增值稅繳納工作,計稅方式轉變可能會給製造企業財務人員帶來一定衝擊,混淆可抵扣專案與無法進行抵扣專案,在稅額抵扣工作過程中出現一定困難,導致整體稅收承擔壓力增加。製造企業財務工作者應該清楚可進行抵扣專案與不可進行抵扣專案具體內容,全面掌握稅收優惠規定,把握可進行抵扣專案機會,對企業稅收工作進行科學籌劃,減輕企業稅收承擔壓力。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後,擴大製造企業可進行進項抵扣專案範疇,給製造企業稅收籌劃工作提供更大餘地,企業財務工作者要積極學習並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儘可能幫助企業實現最大限度進項稅額抵扣,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擴大企業獲利空間。通過積極開展稅收籌劃,促進製造企業轉型升級,在營改增大背景下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雷光美.基於“一帶一路”倡議的食品製造企業稅收籌劃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12):20-22.

[2]朱義喆.企業稅收籌劃——以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22):88+90.

[3]李志光.“營改增”稅收政策實施對企業的影響及稅收策劃[J].財經界(學術版),2016(06):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