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民俗文化之語文課程資源的一抹亮色

才智咖 人氣:2.25W

    論文關鍵詞:語文教學 民俗文化 課程資源 利用

    論文摘要:民俗文化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科學素養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幫助。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關注教材中所蘊含的民俗文化資源,以閱讀教學為起點,將民俗文化資源延伸至寫作教學與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並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開拓語文學習的視野。
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在千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流傳積累下來的一筆寶貴財富,承載著這個民族獨特的傳統與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國的民俗文化資源是在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燦爛文化孕育下,由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創造出來的民間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沉澱和展現。民俗文化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科學素養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充分關注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民俗文化資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幫助學生與文字進行對話
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作家在營造他所關注的藝術世界時,會自覺或是不自覺地以文學的方式將他所體驗過的民俗文化、感受過的民俗風情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描繪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字情境。教師應充分挖掘文字中的民俗文化資源,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幫助學生與文字進行對話。
1.藉助民俗文化資源,多角度領悟課文內涵。
以魯迅、老舍、沈從文為代表的具有覺悟意識的現代作家,不約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為探討國民性問題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為支撐作品發展的骨架,將民俗文化穿插在整個作品中。如果學生不瞭解當時當地的民俗現象,就不能瞭解真實的社會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無論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館》中的北方文化,《邊城》中的湘西風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將多種多樣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當這些作品被編選入中學語文教材後,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就不能忽視課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與文字研讀之間的紐帶關係。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抓住課文內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視角來還原文字內容,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
語文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資源是通過時間背景來表現。在對此類文章進行研讀時,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現的民俗文化中有關傳統時令節日的描寫,從這一側面來補充對作品主要思想與情感的理解。例如魯迅所寫的《祝福》中多處描寫了全家準備“年終大典”這一場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與人們熱鬧準備祭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們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劇。《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與小姑在離別時說了這麼一段話:“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會的農曆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農曆中每月十九,是漢代婦女歡聚的日子。這段話展示了劉蘭芝與小姑之間的難捨難分的情誼,與焦母拆散他們夫妻的所做作為形成鮮明的對比。
2.藉助民俗文化資源,多層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學作品中人物的.鮮明形象是離不開所在時代、社會環境影響的。作者要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節的發展,同時也會藉助對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的描寫。而在這些細節中就會滲透進許多有關民俗文化的特徵,這就是將人物形象進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對人物出場的服飾的民俗化描寫,另一方面是對人物語言中所使用的詞彙進行民俗化描寫。如果重視文字中的這些民俗化的資源,則能對學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徵產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夠擴充套件學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時候的思路,以一個新鮮的文字研讀視角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注重從細節上去理解人物,迴歸文字的內涵來討論閱讀感受,這也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魯迅在對民俗描寫刻畫的同時,始終把人物置於賴以生存的民俗環境中,真實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靈魂。[3]例如《祝福》中對祥林嫂出場的兩次服飾的描寫: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以及紅頭繩,這些都是傳統民俗中的“寡婦”裝扮,祥林嫂的苦難命運也就從這一細節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也為之後她被禁止參與祭祀準備做了鋪墊。這身裝扮也成了祥林嫂在當時社會生存所揹負的負擔。如果教師和學生留心其中包含的這些民俗文化資訊,就能從側面更深入具體地來理解祥林嫂這個人物形象。
《茶館》中的對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語,體現了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這些人物形象時就充分利用語言來顯現人物的個性特徵與地域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之間的密切關係,以使這些人物鮮活並真實。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這些不同人物的個性化語言,更好地解讀語言背後所隱含的人物性格特徵。
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多渠道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個民族幾千年來的生活縮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識的積沉。這些知識不僅僅侷限在文學的範疇內,而是涵蓋天文、地理、生物、建築等諸多方面。因此我們應從語文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高度來審視語文教學中對民俗文化資源的利用這一問題。對待民俗文化資源,不僅要利用它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要利用它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綜合能力。
1.藉助民俗文化資源,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強調學生要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而對學生來說最頭疼的就是找不到寫作的素材,只能東拼西湊胡編亂造。事實上學生並不缺乏寫作的素材,而是不善於發現並抓住它。通過閱讀教學,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對民俗文化的發現意識與欣賞能力。教師要聯絡生活實際,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帶領學生尋找和體驗身邊的民俗文化資源。要讓學生帶著興趣與好奇不斷在生活中發現與積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寫作素材的積累能力。
2.藉助民俗文化資源,開展語文課外活動。
新課標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了具體的閱讀量要求,但從實施情況來看中學生的課外閱讀並沒有達到理想中的質量水平,究其原因不僅僅集中在家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不重視以及學生缺乏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閱讀上,深層次的原因是教師沒有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提供精心的指導與幫助,學生不知道要讀什麼,怎樣讀,在閱讀書目的選擇上更多地選擇一些作文範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導下,照搬照抄一些範文,閱讀能力怎麼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指導,在指導時不妨引進一些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書目。
資訊化時代,更強調個人對資訊的蒐集和處理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也注重這一目標的培養。語文作為一種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學科,更應該把課堂延伸到社會,在更廣闊的空間裡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科學能力,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在這個知識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強烈衝擊,許多民俗文化內容正漸漸被人們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對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與推崇,年輕人熱衷於過西方節而冷漠我國傳統節日就是一例。語文教學作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主要方式與手段,對民俗文化的傳承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3]民俗文化資源不僅僅是一筆文化財富,也是一筆無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財富,更是一筆重要的教育財富,要通過民俗文化來培養青少年對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引導青少年在學習民俗文化時承擔起文化傳承的重要責任。
參考文獻:
[1] 鄭偉榮.民俗──歷史文化深厚積澱[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2003(8):118-119.
[2] 高梓梅.從民俗的視角教學魯迅小說[J].教研天地,2004(2):48-49.
[3] 李桂芳.中學語文教學與民俗文化承傳.語文教學研究[J].2004(4):33.

談民俗文化之語文課程資源的一抹亮色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