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教學融入審計學課程改革的探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4W

一、引言

應用型教學融入審計學課程改革的探究論文

根據《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嚮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發改委浙江省財政廳關於積極促進更多本科高校加強應用型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檔案要求,可見對加強高校教學中應用型建設提出更高的期待,因此將應用型建設的指導意見融人審計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將應用型教學思維逐步融人教學中,授之以漁,從而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打下基礎。通過探討不同的應用型教學模式,同時藉助多樣的教學方法,將審計實務與審計理論緊密結合,一方面培養學生審計理論的框架思維,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的應用能力。

二、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審計學是一門理論豐富、實踐性強的課程,結合審計學的內容體系,如何將審計理論知識通俗易懂地講授,如何將實務部分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課堂教學中構成筆者始終思考的方向,因此應用型教學的融人很有必要。

為了更好地瞭解學生對審計學這門課程的學習需求,特別是對審計學課程課堂教學方式的需求,因此有針對性地簡單做了如下的問卷統計:在發出的問卷中(89份,有效問卷80份)26%的學生認為審計課程採用傳統的教授方法;68%的學生認為採用案例結合教學方法,並表示很期待將審計實務融人進課堂;6%的學生選擇其他教學方法。另外部分同學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如可以課堂進行分組討論;案例選用體現出貼近實務;針對所學知識進行實務操作訓練等等,這也表明了大部分學生對審計理論和實務相結合的需求,從而為本次研究打下基礎。

因此,通過探討不同的應用型教學模式,同時藉助多樣的教學方法,包括案例式、情景啟發式、討論式等融人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以便將審計實務與審計理論緊密結合進而體現應用型教學特色,一方面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審計的基本理論,另一方面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通過實踐進行轉化。

三、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內容

(一)框架教學法

在審計基本原理教學時通過章節分析,首先需要將理論知識進行分層教學和框架體系的構建,由淺人深,逐步引導,使學生能夠構建清晰的知識架構體系,熟悉審計的基本術語,掌握基本的.審計技術和方法,為審計實務的分析和操作打下基礎。使學生從總體層面對原理的知識框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如在講解審計目標實現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從接受業務委託、計劃審計工作、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完成審計工作及編制審計報告等內容進行串聯,使學生對審計目標的實現過程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和思路。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由淺人深,針對一些章節可以安排學生課後自學,課堂上再進行互動教學。學生結合課後所收集的資料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學習心得,形式多樣,可以採用演講、PPT、表演等多種形式進行展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適當時候老師可以予以補充點評。另外可以將每章節內容涉及的最新的審計準則結合講授,包括國內外審計準則,使學生掌握最新的發展動向。通過每一步理論框架的互動講解,引導學生逐步構建課程的框架體系,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紮實理論基礎。當然在上述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以習題的形式予以鞏固知識點,對所學的知識及時進行消化和理解。習題的形式可以主觀和客觀相互結合以適應不同的學生學習知識的需求。

(二)“情景+案例”教學法

這種教學方法體現了“寓景於隋,寓情於景”,將情景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相融合。李文貴(2010)認為情景教學法是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近的典型場景,把認知動和情景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並羅列了表演式、討論式、參觀式、競猜式等情景教學法展開論述。倪明輝,曲豔梅,高尚,邢大為(2013)認為運用審計案例教學主要使學生進入審計工作的“現場”。筆者認為“現場”可以成為情景與案例教學的平臺。而這個“平臺”的主打元素是審計學的框架體系包括的內容,外在元素為審計工作實務中的真實案例,因此,在組合這些元素時,可以從兩個角度展開:一是在課程案例選擇的基礎上進行情景設定,課程案例包括對應章節的經典案例或是近期市場披露的審計案例。二是在一定的情景下進行案例設計。在採用該種教學法下,需要融人一些創新的思維並儘可能地調動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學習方面的積極陸。通過“情景+案例”的教學相結合的優點在於可以不用侷限於案例分析,並且將一定的情景融人其中能夠真切的感受和體會到審計學課程學習的樂趣。提高理論知識轉化為實務的能力。

(三)實驗教學法

在審計課程教學體系即將結束之時,可以安排模擬審計實驗。主要參照會計手工實驗的思路,具體表現為:根據提供的模擬被審計單位的模擬資料,結合所具備的知識儲備進行審計,並時刻保持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審計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審計工作流程以及最新審計準則的要求執行,同時需要編制工作底稿。在實驗內容選擇方面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以及其他因素,比如按照審計業務迴圈模組進行訓練,前提是已經具備一些基本的審計技術和方法,當然還需要具備會計、稅法、財務管理等先修課程的學習,所提供的模擬資料儘可能全面、典型。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在模擬實驗的過程中還可以結合審計的計算機技術或應用審計軟體進行相應的操作。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安排學生前往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學習或短期的實習,及時將所學的知識轉化成實踐的操作能力。通過進入真實的審計環境,提高識別風險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適應環境,這也為應用型的教學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援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大檢驗。

四、結語

以上通過探討不同教學模式在應用型建設中的實施方式,採用逐步引導,逐層推進的思路,通過審計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採用框架教學法、“情景+案例”教學法、實驗教學法等三階段模式教學法,通過上述方法分步、綜合地實施,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可以更好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調動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知識體系構建的框架思維和理論知識的轉化為實踐的能力。因此本文將為筆者後續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礎並探索適應具體教學場景的應用型教學方式。第一,框架教學法主要的目標在於幫助學生牢固審計學課程的知識,特別是一些知識結點需要相互聯結,形成知識體系。第二,“情景+案例”教學法主要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的發散型的思維,提高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三,實驗教學法是審計學課程較為重要的環節,培養學生的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從而為應用型教學建設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