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舞蹈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音樂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W

在藝術門類專業化的教育程序中,舞蹈與音樂的關係密切相關。每一個步入專業舞蹈殿堂的學生,從進教室的第一天到離開舞臺始終伴隨著音樂成長,他的一舉一動都與音樂有聯絡。隨著舞蹈演員舞蹈技能的增長,他的音樂涵養也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淺談舞蹈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音樂教育論文

音樂以聲音為物質媒介,聲音的性質決定了音樂具有抽象和不穩定性;舞蹈以人的肢體動作為媒介,是視覺表現形式,它善於抒情卻拙於敘事;音樂與舞蹈都屬於非語言性藝術,都具有象徵性、寫意性、虛擬性、抒情性、概括性等藝術特徵。生活中,人們通常一提起舞蹈就會想到音樂,反過來一提起音樂也會想到舞蹈。從古代樂舞到現代舞劇,光陰荏再,舞蹈與音樂這一對孿生姊妹始終保持著密切關係。特別是在少數民族樂舞領域,二者的關係幾乎到了相生相滅的程度,有歌必舞、有舞必歌。從舞蹈的角度看,當今世界上雖有一些無音樂的舞蹈作品出現,但在總體趨勢上舞蹈與音樂的必然聯絡仍然是一客觀現實。因此,對於這一客觀事實的探尋,已成為舞蹈教育界必然要涉及到的重要課題。

1.先從舞蹈創編的風格特點與音樂的風格特點之關係上看:

舞蹈和音樂的任務是共同塑造形象展示所表現的內容。舞蹈創編者對舞蹈音樂的風格特點理解得越細緻充分,就越能深入體現舞蹈內涵,更能編匯出多的精美舞蹈作品;創編者對音樂的主客觀因素理解得越充分準確,就越有利於舞蹈創編者拓寬創作思路,開啟藝術儲存的閘門。每當編導的想法、編導的藝術情緒與曲作者的想法、曲作者的的藝術情感達到某種默契時,音樂與舞蹈才能構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新的藝術生命。

2.再從舞蹈的生活情趣與音樂情趣的關係上看:

音樂的聽覺形象和舞蹈的視覺形象是一個和諧的整體,舞蹈的動作造型是音樂形象的體現,而音樂的旋律及節奏又是舞蹈中心人物內心所要表達的語言。編舞者不僅在編舞時重視舞蹈與音樂的關係,而在編導舞蹈作品時,更要求編舞者將整個身心都融化在音樂中,對音樂的理解愈細愈深,那麼在舞蹈創編上就可能把握得更準確、更貼切。因此,舞蹈編導必須瞭解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法,瞭解音樂的結構特點,瞭解音樂的情感發展的基本特徵、內在規律,這是舞編者成功與否的前提。從編舞者的主觀因素講,我們必須瞭解熟悉所表達人物生活的心理、情感特點,各種表情中的動作特徵,並將積累(點點滴滴)的生活素材,經思想情感的昇華而轉化為藝術素材,即舞蹈語彙。只有這種舞蹈語彙,才能把藝術人物的思想情感及主題內容生動地表達出來。

因此,要想使舞蹈動作貼近生活,首先要熟悉生活,有生活積累,又有編舞者豐富的業務及情感積累加之靈感的光臨,那些原始的、富有生活情趣的動作就極易轉化為舞蹈語彙,這樣創作的舞蹈才栩栩如生,充滿生活氣息。

3.最後從舞蹈的主題與音樂主題的一致性上看:

舞蹈作品既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同時也反映編導對生活的態度,對音樂主題的理解感悟水平。任何藝術作品都是客觀生活和作者主觀思想感情相結合之產物,都是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來表情達意之目的。舞蹈表達內容運用的語言,是高度集中概括,是通過人體動作和姿態來傳遞。因此,舞編者在創編的具體過程中,必須置身於音樂中去,在音樂的流動中,把握住旋律、節奏所形成的音樂情、音樂意。有了對音樂的感悟,編舞者的生活空間、創作空間才能隨音樂的情感閘門開啟,舞蹈主題便在深入音樂和深入生活的基礎上源源滋生,並通過典型生動的舞蹈藝術形象表演。音樂可以大大增強舞蹈藝術的表現力,並使舞蹈的結合更加鮮明,這就是音樂在舞蹈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舞蹈離不開音樂,還基於舞蹈藝術對聲音本能的需要,音樂美感教學是一種科學的教學。

音樂在舞蹈作品編創中的位置至關重要。音樂與舞蹈感覺相通,這一點構成了形象相印的契合性,這也是審美愉悅之所在。如果我們對音樂的認識僅停留在初級階段,我們將失去許多有益的養分。舞蹈課堂中,舞蹈教師承擔著指導和培養學生的任務,除要求學生完成和掌握舞蹈藝術最基本技術外,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表演意識和情感意識,在此師生共同參與的審美過程中,教師具有主導作用。特別是那些初涉舞蹈領域的學生,不但缺乏舞蹈的基本知識,更談不上對音樂在舞蹈中的美感認識。

所以,強調音樂美感的培養,也是對學生進行多層次、多方位審美意識的培養。音樂美感訓練教學同其他藝術教學一樣,都有其嚴格要求的形式及規範。由於音樂美感訓練是伴隨舞蹈教學而進行的,教師要求學生在訓練中按舞蹈基本規範練習每一動作的同時,要注重音樂強化作用,讓之跟隨音樂鮮明的旋律和節奏,體味音樂美及動作美。若無音樂訓練,使他們在學習和訓練中深感乏味,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較呆板和僵硬,不適應舞臺需要。所以,教師應加強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美感的訓練,既注重能力培養,又注重舞姿與音樂美感風格的統一,並編排有鮮明節奏及新穎活潑的舞蹈作品。

加強對音樂素質的培養是提高舞蹈人才素質的關鍵因素,促使舞者有意識系統地學習音樂很有必要。我們在舞蹈教育中要加強音樂素質的培養,以提升舞者的音樂素養。一要強化對音樂史的瞭解,使舞者的音樂知識豐富多彩;在音樂史的'回顧中瞭解各個時代、各種樂派、特點與藝術成就,掌握不同的音樂風格,增強對音樂的理解及認識。二要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隨著舞者對音樂感悟的不斷加深,應不失時機地強化樂理知識的掌握,這是通往音樂殿堂的必經之路。三是對視唱練耳課程的學習,培養舞者對音樂的感受力,尤其是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能力。四要接觸基礎聲樂和鋼琴等課程。這樣能使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生動化,調動學生學樂理知識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表現和感悟能力。通過以上訓練,使舞者增強全面的音樂素養,有利於舞蹈表演及創作步入新臺階。最後是欣賞優秀音樂作品。通過欣賞各流派音樂作品,對音樂家所創造的藝術形象或意境進行感受、領悟、理解,從而獲得審美體驗,得到賞心怡神的享受,提高音樂鑑賞力,為恰當地選擇舞蹈音樂打基礎。

注重藝術家們早期的綜合素質教育,使音樂和舞蹈藝術方面相得益彰,互為作品增色,這方面較成功的例子是俄羅斯的音樂舞蹈教育。良好的教育使這個國度產生一大批為世界矚目的舞劇作品、舞蹈音樂大師、舞蹈編導大師和舞蹈表演大師。如美籍俄裔芭蕾大師巴蘭欽,他不僅是彼得堡皇家舞蹈學校的畢業生,還在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四年音樂,具有較高的音樂修養,以至後來成為西方交響芭蕾的領路人。巴蘭欽繼承發揚了俄羅斯交響芭蕾取得的成就,把交響芭蕾推向一個新高度;他按音樂思維的邏輯對舞蹈主題進行各種變奏,在我們眼前展現出一幅絢麗多彩的交響芭蕾畫卷。近年來我國舞蹈在編創理念上,已將目光投向對音樂的和聲性、織體性、交響性的借鑑。我們由此感到:作為每個舞者、編導,對音樂同樣要給予積極的重視。這種關注程度可能會制約你的理想、事業、愛好所能達到的高度。音樂是舞蹈的靈魂,此是舞蹈工作者對舞蹈藝術中這一無形夥伴最誠懇的嘉獎,同時也表達了在舞蹈藝術中充分發揮音樂作用的心願和要求。實踐證明,在舞蹈藝術進展中,舞者樂之源,樂者舞之魂一一這句名言的確給舞蹈音樂雙方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舞蹈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舞蹈和音樂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之間的聯絡更是相互依存,共同編織著藝術之花。當我們真切地用心靈去感受音樂時,就會體現到無數的意象和感覺隨音樂湧出,轉化成我們表演的情感之源和內在動力。因而,只有舞蹈工作者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增強音樂感受、音樂理解能力,並在音樂的啟迪下發揮藝術想像,才能塑造出完美的藝術形象,才能開創我國舞蹈事業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