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利弊分析

才智咖 人氣:1.48W

[摘 要]伴隨著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之間的相互分離與資本市場的發展,使歷史成本計量遠遠滿足不了新經濟業務的發展要求,而公允價值作為一種全新的計量屬性,逐漸為人們所關注。在我國現行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被應用在了投資性房地產、長期股權投資、債務重組業務、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業務、企業合併業務等各項經濟業務中。本文重點闡述公允價值在運用彌補了歷史成本所欠缺的同時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我國目前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利弊分析

[關鍵詞]公允價值 計量屬性 會計準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between the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so that historical cost far fail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fair value of the property as a new measure, gradually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In our cur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fair value is used in the investment property,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debt restructuring, non-monetary asset exchange service, enterprise consolidation and other economic operatio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se of fair value to make up for some shortcomings while lacking in historical cost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exist.

[Keyword] fair value accounting standards

一、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及其特點和意義

1.公允價值的定義

公允價值亦稱公允價格、公允市價。對於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願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或者一項負債可以被清償的成交價格。在我國的會計理論界裡面一直對公允價值的定義為“在公平交易情況下,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2.公允價值在國內的引入與發展歷程

公允價值在我國的發展一共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提倡階段、迴避階段、重新引入階段

提倡階段:自1997年至2000年四年來財政部大力倡導使用公允價值,並且與此同時財政部一共頒佈了10項具體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組》《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的披露》以及《建造合同》。我國首次明確公允價值的定義是在1998年6月釋出的《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

迴避階段:在2001年到2006年六年期間。公允價值在《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組》以及《投資》等準則推出以後,與此同時出現了一部分企業利用公允價值來操縱企業利潤的現象。但是我國要素市場不成熟,缺乏活躍性,因此公允價值往往很難得到,給企業在運用會計準則時提供了很大的隨意性。自2002年到2005年間,會計學術界爭論不休,財政部的態度搖擺不定,公允價值的命運似乎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重新引入階段:經過一年的徵求和修訂,財政部於2006年2月15日正式頒佈了39項新會計準則,與此同時要求新的會計準則從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執行。涉及公允價值的會計準則就有17項,新會計準則體系及時引入公允價值,充分體現了我國會計準則向國際會計慣例接軌的趨勢。

3.公允價值和其他計量屬性的比較

我國目前採用的計量屬性有四種:重置成本、歷史成本、可變現淨值和現值。在我國對於公允價值學術界有兩種不同的理論觀點:其一是認為公允價值包括重置成本、現值、可變現淨值,是和歷史成本相對立的複合計量屬性;其二是認為公允價值與傳統計量屬性是並列的。

二、我國現行公允價值計量制度的利弊分析

1.我國現行應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優點

公允價值計量具有歷史成本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並且彌補了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不足,以市場定價為反映真實價值,給廣大投資者提供更有用的資訊,其決策價值優於歷史成本。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財務報告資訊使用者進行決策時更需要具有相關性質量特徵的資訊,公允價值的'出現,就滿足了這一需要。有利於確保會計資訊的相關性,符合會計配比原則的要求,有利於企業資本保全,有利於會計準則的國際化。

2.我國現行應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缺點

我國目前資本市場尚不成熟,很多非市場因素對市場仍然起著干擾作用,各種資產的價格難以反映真實價值,絕大多數資產的公允市價在市場上難以獲得,因此公允價值的可靠性難以得到保障。公允價值在我國理論界的研究很比較少,缺乏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進行指導,同時確定公允價值的技術方法難度大,操作性差,成本高,對公允價值的實踐帶來一定的困難。加之在某些情況下,市場資訊失靈、價格波動與企業經營決策的無關性都會導致公允價值不公允,都可能增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波動性。

三、完善公允價值計量制度的基本思路

1.明確公允價值的內涵

對於如何運用公允價值而言,至今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雖然企業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作出了初步定義和使用的方法,但是理論界對公允價值的全面研究還知之甚少,迄今為止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會計理論體系。公允價值在實踐中的運用難點主要在其價值的確認和計量兩個方面,另一方面我國的市場經濟不如西方已開發國家,但在此次新準則中對公允價值的使用設定了諸多限制。對理論研究的缺失,尤其是對公允價值概念及其外延研究方面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公允價值的應用與發展。因此加強公允價值的理論研究,對於目前我國建立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2.完善公允價值應用的市場條件,強化對企業和市場的監管

建立活躍交易市場是得以運用公允價值的一個基本條件是發展市場經濟。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必要前提是建立一個交易市場,一個統一而又充滿競爭的交易市場。當前應更加努力培育各級市場,需要積極發展資本證券市場和其他專業市場,同時為公允價值的獲取創造更加客觀的環境,增強了公允價值資訊在實務中的真實可靠性。為了更好地防範會計人員隨意操縱會計資料提供虛假的會計資訊,企業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應當加強事前、事中、事後控制;要求企業建立完善的公允價值審計制度,同時加大監管力度,督促企業做好公允價值的計量和披露工作;從而進一步加快註冊會計師行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包括改善強化註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執業環境、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制定行業自律準則等等。

參考文獻:

[1]丁樺,2010:《新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及其運用研究》,《綠色財會》第11期,第26頁。

[2]何春豔,2010:《金融危機下應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思考——基於決策有用性的計量觀》,《財會通訊》第12期,第113頁。

[3]劉力,2011:《公允價值在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價值工程》,第1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