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審視公允價值在我國的運用

才智咖 人氣:1.85W
探析審視公允價值在我國的運用
摘 要: 2007年1月1日,新會計準則已在我國上市公司執行,實現了與國際慣例的趨同,但公允價值的運用頗具爭議。本文從公允價值產生的國際背景分析其在我國應用的必然,並針對公允價值在我國應用的特徵對其運用前景進行展望,力圖對公允價值在我國的運用進行再次審視,以期對更好地執行新準則有所裨益。

關鍵詞:公允價值; 運用; 背景; 必然; 展望
  
  隨著新會計準則體系逐漸深入人心,公允價值問題再次擺在我們面前。對公允價值的看法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為引入公允價值,使財務報表更加逼近經濟現實,極大地提高了會計資訊對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決策相關性。反對者則認為在會計計量中大量運用公允價值,不僅導致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大幅波動,而且為盈餘操縱提供了巨大空間,降低了財務資訊的可靠性。在我國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的公允價值會計在學術界和實務界掀起大辯論,既在預料之中,也合乎情理。真理越辯越明,但在辯論過程中,認識偏差也隨之湧現。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公允價值在我國的運用進行重新審視。
  
  一、公允價值產生的國際背景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了兩個會計目標流派,即受託責任學派和決策有用學派。“受託責任學派”認為會計的目標是向資源的所有者報告受託資源的管理情況,應以提供歷史的、客觀的會計資訊為主,側重於會計資訊的客觀性和可驗證性,因此歷史成本便成為會計計量的主導模式。“決策有用觀”強調會計資訊對企業以外的各利益主體的重要性,即會計的目標是向資訊使用者提供對他們決策有用的資訊。所以“決策有用觀”更強調會計資訊的相關性和有用性。會計目標的這種轉變,是公允價值這一計量模式產生的重要條件。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美國有2000多家銀行因從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造成巨大損失而陷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而建立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上的財務報告,在這些金融機構陷入財務危機之前,往往還顯出良好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因此,很多投資者認為,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屬性的財務報告可能會誤導投資者的決策。在此背景下,1990年9月,美國證監會主席理查德.C.佈雷登提出對衍生金融工具應該採用“公允價值”進行確認計量。公允價值就是指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這個倡議彷彿一個動員令,從此後西方國家的準則制定機構紛紛行動起來,努力擴充套件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在財務報告中的運用。
  
  二、公允價值在我國運用的必然
  
  我國進入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程序逐步加快,會計資訊的使用者對會計資訊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強烈。
  
  (一)公允價值的運用是會計國際趨同的必然要求
  從計量屬性角度看,公允價值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財務會計的發展方向,其運用的範圍和程度也就成了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一個組織會計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標誌。近年來,國際會計準則及美國等一些市場經濟已開發國家的會計準則,紛紛將公允價值作為重要甚至是首選的計量屬性加以運用,以提高會計資訊的相關性。因此我國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明確地將公允價值作為會計計量屬性之一,並在17項具體會計準則中不同程度地運用了這一計量屬性,意味著我國傳統意義上單一的'歷史成本計量模式被歷史成本、公允價值等多重計量屬性並存的計量模式所取代。這充分顯示了我國會計國際趨同的實質性進步。
  
  (二)公允價值的運用是建立我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必要條件
  2004年6月,歐盟執委會對外公佈了其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初步評估報告的結論,認為:中國在歐盟制定的五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標準中只有一個達標,其他四個仍未達標,現階段歐盟仍無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據悉,在四個未達標的標準中,沒有建立一套符合國際會計慣例的會計準則體系名列其中。2005年歐盟上市公司全面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許多國家已經認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國際反傾銷法中,許多判斷標準都涉及到了公允價值概念。因此將公允價值納入我國會計計量體系將有利於推進我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確立,同時,建立了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會計準則體系,也就具備了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要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