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中民族地方文獻資訊資源建設的三大主題

才智咖 人氣:2.34W


1 實現網路環境下的民族地方文獻資訊資源優化

西部大開發中民族地方文獻資訊資源建設的三大主題

1.1 優化前提效益原則優化完善民族地方文獻資訊資源體系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文獻資訊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產生最大的效益,因此優化必須緊緊圍繞著效益這一原則。這裡所說的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綜合效益。經濟效益是指通過對民族地方文獻的科學開發利用產生最大的經濟價值;社會效益是指文獻資訊資源中沿襲承接的民族文化、民族團結和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使其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方面發揮最大的效用,得到社會更廣泛的認同;綜合效益是指文獻資訊資源優化要從全域性出發,要服從服務於國家和民族地方的整體發展戰略,注意協調好文獻資源服務體系與其它系統的關係,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綜合最優化。

1.2 文獻資訊數字化的優先選擇

由於經濟能力和客觀條件的制約,民族地方文獻資訊數字化建設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來者不拒的資訊大收羅,而是建立在對文獻資訊資源的針對性、時效性、正確性和系統性進行仔細甄別和選擇的基礎上實現資訊資源的有效利用。選擇是一個綜合系統工作,涉及文獻資訊資源的內容、型別、特點、價值、開發程度和讀者層次、市場需求、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的組合和相互作用又決定著文獻資訊選擇的水準。按照一定的標準和原則進行評價與選擇,其目的就是為了瞭解和把握資源特點、價值和分佈狀況以及讀者與市場對它的需求程度,消除靠推斷、經驗等主觀意願來判斷取捨的弊端,從而為資訊資源的分析和選擇提供較為客觀的依據。為此,首先應該認真調查分析民族地方文獻資訊資源的構成和分佈、種類和範圍、品種和規模以及正在研製開發的資訊資源資料庫進展情況,從而在巨集觀的角度對資訊資源的選擇有一個清醒的把握,以便確定重點,統一規劃和調整資訊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專案,避免資訊資源選擇的低水平重複。在微觀上對資訊資源的選擇,要從資訊資源的內容風格、載體型別、學科專業、水平層次和文化語言等方面考慮,瞭解和掌握資訊資源數字化後的讀者定位與市場需求,減少資訊資源選擇的盲目性。其次建立可操作的科學篩選方案,多方位地對資訊資源進行測定,最後確定哪些資訊資源可進行數字化,以保證數字化館藏的權威性和高質量。

1.3 資訊資源的整合及開發

民族地方文獻資訊資源的優化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將選擇好的資訊資源進行數字化並在網上傳遞,或者利用檢索技術能夠方便、快捷地查詢網路資訊資源便萬事大吉。實際上資訊資源的數字化智慧檢索只是優化過程中的第一步,如果我們只停留在這一步,那麼當我們需要某種資料及相關資訊時便會擺脫不了從一個數據庫轉到另一個數據庫反覆來回點選進入的窘境和不斷尋找相關網址的煩惱。所以對民族地方文獻資訊資源進一步優化的發展方向是積極對資訊資源進行整合與開發,充分挖掘資訊資源中的知識內涵,實現知識因子的有序化和知識關聯的網路化。試想,當人們需要有關我州鳳凰境內著名歷史遺址中國南方長城的.有關資料時,從數字館藏中尋找到任意一箇中國南方長城的原始檔案時,便會出現諸多的資訊連結,把與中國南方長城內容相關的背景材料、新聞圖書、知識資料、述評綜述、人物剪影、歷史傳說、旅遊動態等等資訊資源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對一名想探究神祕湘西的遊客會產生莫大的吸引力。由此可見,對民族地方文獻資訊資源的優化不僅僅是對文獻資訊資源進行數字化轉換,而是要對資訊資源的知識內容進行組合與擴充,圍繞每一資訊資源的主題,縱向挖掘和橫向開發相關的資訊資源與之整合,並進行動態地實時匹配,使整合匹配後的資訊資源更具有廣度和深度,提升民族地方文獻資訊資源的多維立體感和文化厚重感。

1.4 資源數字化的共建共享

長期以來,民族地方文獻資訊資源的建設受到諸多問題的困擾,如採集成本的大幅增加,文獻收藏的分散無序,封閉半封閉的藏書體系和讀者服務上的自給自足的小農方式,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迅技術的高速發展後讀者對各種資訊需求表現出的多樣性、及時性要求等。這些都從客觀上迫使各民族地區圖書館在地方文獻資訊資源建設和服務方式上加強相互合作和協調,自覺遵守網路環境下的入藏新規則,形成各館互補型的館藏,共建共享整個文獻資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