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3W

【摘要】本文結合自己二年來的教學實踐,從教學方式、教學內窯、教學羼思及教學評價等四個方面,探討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旨在促進地理教師成為新課改中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學中的組織者。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研究論文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反恩個察

一、有效教學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1、背景

(1)傳統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並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質。

(2)普通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強調資訊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的結合。

(3)高中新課程地理教學的理念強調三維目標的整合與學生的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表現在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4)有效教學與傳統教學在內涵上並不矛盾,都主張教學必須促進學生的發展,以滿足社會和個體發展的需要,都要求依據和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都強調教與學的統一,都蘊含著教學要遵循的規律。只不過有效教學更側薰從學生的角度看待教學,而傳統教學更側重從教師的角度看待教學。

2、有效教學的含義

有效教學是指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髮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通俗地說,有效教學就是要增進學習結果,如何將教師提的有深度問題轉化為學生提的有深度問題,讓學生學會學習;有效教學就是要提高學習效率,如何將教師教的方法轉化為學生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方法;有效教學就是要提升學習體驗,如何將教師的外在興趣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內在興趣,讓學生樂於學習。

3、目的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促進新課程理念下地理教師進一步明確新的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和積極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的學習觀等地理教學新理念,反思自己的地理教學行為,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地理教學策略,轉變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真正成為高中新課程實驗背景下地理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實踐者。

二、地理課堂教學有效策略與教學實踐

優化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做法。?課堂教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讓課堂教學有效優質,就是要探索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

l、轉變教學方式,關注教學策略的調整,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由傳授型為主的教學向探究型為主的教學轉變,創設培養H主探究、開放教學的良好氛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轉變教學觀念,關注高中新課程的教學生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vl,。課賞教學是有日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過程,它往往是預設Lj生成的辨證統一過程,傳統教學所追求的是課前精心設計教學程式,課堂教學按部就班,以“案”定教、定學,教師難以發揮教學智慧。真實的課堂往往會出現預設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這就要求課堂教學應在真實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動態生成,既要預設,更要生成,以學定教,達到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

2、教學內容精選化、整合化。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前提,是決定著“有效教學”的理想能否兌現為課堂教學實踐的要害因素。教學內容的精選、整合過程中應留意以下幾點;

(1)認真鑽研教材。認真鑽研教材是精選、整合有效教學內容的基礎和前提。分析教材所滲透的地理學思想、方法,體會新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才能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2)有效教學內容。新的教材觀強調要按照學生的情況進行教材整合教學,科學的`使用或…再度開發”,要用好、用活、用寨教材。用好,就是基於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於教材;用活,體現在解放思想、勇於創新;用實,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學得主動、扎塞,富有成效。

(3)合理蘩合可利用的地理教學資源。在“課程資源”視野中,有效教學既包括對教材的“再度開發”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f也包括“網路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的開發與利用l輛包括“社群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3,遵行教學廈思,促進有效教學。通過地理教學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廈思這樣一個不間斷的螺旋上升、迴圈反覆的過程中,對地理教學個案的前後比較、改進,總結和提升地理教學的理性經驗。

4、地理課堂學習評價的多樣化、個性化學習評價的多樣化、個性化,是指應該堅持發展性評價的原則,強調課堂教學評價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為創造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課堂氛圍服務,有助於學生欣賞自己的成功、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積極進取的自信心,提高學習動機並形成成就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催化劑。

三、個案展示

案例:反思是地理教學的有效方法,深刻反思教學得失,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l、發現問題

2007年9月起,我擔任高二年級3、4兩個班的地理教學中發現了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學生之間的學習基礎水平差距大,二是很多學生認為地理難學、沒有興趣學怕學。

2、分析解決問題

針對以上兩種情況我從自己教與學生學兩個層面進行深刻的反思,在此基礎上做了三個具體的“動作”。

一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自主學習是學生個體自已獨立思考,自己發現、研究問題,探索知識。(轉235頁)(接233頁)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留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有時“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二是,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學生在自主探究之後,自主學習而獲得對某地理概念、原理、規律、現象建構可能並不全面或正確,這就需要在一個相互協作的學習群體中對各自的觀點、假設進行批判性的考察、協商和辯論,使不同的觀點得以交鋒、碰撞,從而加深、補充、修正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這種合作,不僅是為了集思廣益,相互切磋,提高學業成績,而且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行為,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品質,從而順應教育社會化的需求,培養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三是,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探究學習是使學生直接參與質疑問難,探索釋疑,學生是學習的主動探索者,學習過程便是研究過程、創新過程,也是收穫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的探究學習能夠適應這一要求,應該成為高中地理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學習方式。

(3)研究結果:

可以看出,用心的我發現了教學中的問題,在對問題本身做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主動學習,積極探究,試圖改進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在不斷精緻這些“動作”的過程中,所教兩個班學生的地理學習成績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首先,要“接觸學習者真實的言行”。在探索的過程中要充分暴露教師與學生的思維過程(包括成功的體驗與失敗的教訓),暴露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教材的先後序列關係與整體結構。其次,要重視教學中的“不確定地帶”,給它留有充足的空間。

最後,適度地進行“即興創作”——教師與學生同時面對新問題,共同探索,力求解決問題。

3、解決問題

(1)制定對策與方案。?針對林敏同學在地理學習中的問題,制定以下的對策與方案:一是讓他主觀上真正認識到要考上重點大學絕對不能嚴重偏科,要有危機感,改變學習的態度,努力學習。二是幫助他找感覺,對地理有興趣。三是課堂上有意識地讓他有較好的發揮,幫他考出一次好成績,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地理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地理的自信。四是作業當面批改,定時指導或答疑,進行實質性輔導。

(2)實施方案。首先,進行輔導性對話。帶著這樣的目的和設想,教師更多地留意,設法接近並尋找與他閒聊的時機。其次,幫助他增強學習地理的自信。給他提供一些難易適度的練習,讓他體驗地理練習的成功;上課多提他的問題,答對及時表揚、鼓勵,答不上時多引導。第三,加強輔導。每次批改作業時,對他的作業進行分析:哪些錯誤是過失性的,其原因是審題不清還是粗心大意?哪些是難免的?是知識問題還是解題技巧或方法問題?是知識不落實還是沒理解?在定時輔導時就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3)轉化結果。多次輔導後,每次碰面時林敏同學都主動向我打招呼問好,臉上也有了笑容,逐漸解決了恐懼和缺乏自信的問題。以後的每次考試中他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現在她的自信心強了,學習成績有很大的提高。

四、有效教學研究的思考

1、有效教學主要解決地理教學有效性,因而教師要廣泛運用教育學、心理的理論和研究成果。

2、有效教學要和學校地理教研活動結合起來進行,注重定量資料的收集,採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必要的資料分析和處理,努力探索有效教學的新方法,開拓有效教學的新局面。

3、重視地理科代表在有效教學中的媒介作用。地理科代表長期生活在同學中間,和同學有廣泛的聯絡,可以隨時隨地聽到教師無法得到的同學們對地理教學的反應,科代表把得到的資訊及時反饋給教師,使教師及時查漏補缺,從而有的放矢的改進地理教學。

4、堅持撰寫課後回憶錄,養成教學中自我反思的習慣。

參考文獻

[1] 周軍.教學策略[H]

[2] 鄭金洲.行動研究指導[M]

[3] 趙傳兵.高中地理新課程理念與實施[H]

[4] 顧泠沅著.教學實驗論[M]

[5]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