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9.01K
畢業論文


情感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孫玉美

(山東濰坊寒亭區朱裡鎮前朱裡國小,山東 濰坊 261203

  要:人的認識活動和情感是緊密相連的,任何認識活動都是在1定的情感的誘發下產生的。在教學過程中,用各種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的情感,撥動學生的心絃,使他們的心靈發生期待的變化,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才會樂於學習,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情感教育  自主探究  合作學習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728-2462(2008)03-0047-01

 

心理學認為:“人的認識活動和情感是緊密相連的,任何認識活動都是在1定的情感的誘發下產生的。”在教學過程中,以各種有聲有色、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的情感,撥動學生的`心絃,使他們的心靈發生期待的變化,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就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挖掘教材提供的豐富素材,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重要理論。《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情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例如,5年級下冊《圖形的變化》這1單元,教材就呈現了大量的與現實生活中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設計出的美麗的事物和圖案,數學綜合運用“打電話”、數學廣角中的“找次品”等,都結合教材學生讓從中體驗到用數學思想與方法去觀察認識客觀世界和現實生活的真諦與價值之樂趣。“數學在使人賞心悅目和提供審美價值方面,至少可與其他任何1種文化門類媲美。”(M.克萊因)雖然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無法涵蓋學生的全部生活,但迴歸生活,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在教學中,我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常見的社會現象和熟悉的知識背景中匯入,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慾望。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增進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素質教育中特別提出創新性教育,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活動。

例如,5年級數學下冊在教學質數和合數概念時,教材設計了讓學生自主探究1-20個數的因數個數有什麼規律的活動,從而為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概念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再如,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出,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索出長方體中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與它的長、寬、高的關心,再總結出長方體體積發計算公式。教材從多方面展示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獲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強等良好體驗,從而逐步增強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面對挑戰,讓他們自己“跳起來摘果子”。凡學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教師決不替代;凡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教師決不暗示。要儘可能給學生多1點思考的時間,多1點活動的餘地,多1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1點成功愉快的體驗。當他們通過獨立思考,長時間的探索,終於解決了1個對他來說是新奇和富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時,他就能獲得成功的快樂,增進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如果在沒有精神壓力、心理負擔,心情舒暢、精神飽滿的情境下活動,大腦皮層容易形成興奮中心,思維最活躍,實踐能力最強。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只站在3尺講臺上喋喋不休的講解,應該走下講臺到孩子中去,敞開心扉和學生交流,成為孩子們的朋友,讓學生感受課堂的生機與快樂,給孩子1個展現自我,釋放自己智慧的機會,這樣的課堂就會成為孩子們靈感湧動的空間。不僅課堂上,課餘時間教師也要放下架子,尊重學生,以和藹的態度、互換的角度、平等的相處、家常式的交流,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

情感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