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希臘羅馬神話對英語語言文學的影響

才智咖 人氣:2.62W

神話的光芒照耀了文學與藝術,而珍貴的文學與藝術又對古神話的福澤報之以李,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希臘羅馬神話對英語語言文學影響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論希臘羅馬神話對英語語言文學的影響

 摘 要:希臘地方文化深奧,羅馬神話更是引人入勝,豐富多彩。這些文化為歐洲各地方的文藝學術提供鮮活素材的同時,早已方方面面地滲透到了西方,在他們的社會文化思想以及生活方面都得到體現。與此同時,也對英語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彌足珍貴的作用,孕育了此種語言的生命,更使其獲得無與倫比的魅力及生命力。

關鍵詞:希臘羅馬神話;英語學習

引言:

古希臘羅馬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希臘羅馬以及之後的歐洲文化的良好發展正是受古希臘文化的主要題材——希臘神話的影響。如今的希臘文字,正是由於拉丁語這門羅馬語言才得以流傳並發展至今的。而今天的英語這門語言的發展更是得益於希臘與羅馬的孕育,因此,多加了解希臘的神話,並洞察希臘文化與英語之間的影響關係與融合部分,對英語學習者來說顯得十分必要。熟悉並研究這些有趣的神話,並理解其深意,這對英語學習者學好英語大有益處。

一、希臘羅馬神話的由來

神話是豐富的古代文化遺產的體現, 既體現了幾千年前人們的奇幻生活與幻想,也是人類在自然環境中的思考及人生探索。神話故事並不像它的叫法一樣只是幻想,事實上神話故事講述的不僅僅是神的事蹟,除此以外,它還對凡人、英雄以及怪獸的故事加以講述,這就彷彿我們國家的民間故事裡不僅有神,也有人、妖。不過,故事,大都是虛構的,雖說如此,但故事的背景往往是真實相關的事物,換而言之,神話故事具有真實與虛構的雙面性。故事中荒謬古怪的事物,往往就是古人害怕並無法解釋的某些自然現象,例如海嘯、火山等現象,這些現象被人們加以虛構和加工即成了神話。眾多神話故事中,羅馬神話如今成為了佼佼者。羅馬文化於遙遠的原始社會誕生,在有文字記載的年代得以記錄和形成,一直到現在,悠悠遠遠地流傳了數千年。正因如此,羅馬神話成為了西洋文學的不二源泉。其中多為描寫人物的故事,如阿波羅、維納斯等一直引人入勝,甚至到今天,更有幸成為了科學研究中星星和太空船的名字。[1]

公元前197年,由於羅馬人征服了馬其頓,進而希臘最終屬於羅馬帝國。希臘民族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而羅馬民族更注重實際並具有深刻的宗教思想,然而因為缺乏想象力,沒有發掘出他們自己形象的人格化的神。因此,在希臘文化到達義大利之時,希臘人的神順其自然的也成了羅馬人共同供奉的神。雖然習俗和民族習性的不同使他們對神的叫法和喜愛都有不同,相對羅馬人更喜歡具有實際生活意義的神的情況下,希臘人更偏愛富於幻想和神奇音律色彩的神,諸如此類。雖然如此,但這些絲毫沒有影響兩種習性的人的相互交融與共同對神話的創造和發展。這些神話悠長的流傳正證明了兩方的融合是十分融洽的。

二、英語的語言文化與希臘、羅馬神話的關聯

分析英語語言發展的悠久歷史,那是在遙遠的四五千年之前,不列顛島是地中海水路的連線中間站,後來,前前後後共有三批入侵者在公元前一世紀到達並搶佔如今的倫敦以及周邊的埃塞克斯及其他大部地區,而這裡的第三批入侵者正是凱爾特人。島上的凱爾特人入侵者與高盧(Gaul)人有密切聯絡,高盧人在對其他羅馬帝國的入侵者實施抵抗時對凱爾特人加以支援並向他們提供了庇護。由此,愷撒的軍團征服了高盧之後便整軍移向海島。之後,在公元前五十五年之時在大不列顛島登陸,經過反反覆覆的較量,最終在公元前四十三年征服了大不列顛島。後來的三百多年間,對大不列顛島進行了統治。在統治期間,英語這個語種還沒有明確地形成,但是英倫民族已然形成。在這幾百年中,羅馬的民族文化對大不列顛島上的文化、生活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影響。從很大程度上說,大不列顛島幾乎就是英語文化的源頭,有代表作用。

後來,直至中世紀末的末端,歐洲各個民族的地域文化逐漸形成,先後出現了多個民族國家,並先後形成了他們獨有的語言文化,其中就有英語文化應運而生,英倫民族的民族意識更是十分高漲,達到了空前的態勢。期間,各國人民對自己民族作品的閱讀慾望逐漸加強,這更有助於對民族國家和他們的語言的鞏固。在這種文化的發展期間,民族文化的譯者大都將其銳利的眼光聚焦在古希臘的羅馬文學及其民族文化當中。因此,希臘羅馬的神話在文藝復興之時的英語作品中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2]

三、希臘羅馬神話深刻影響著英語語言文化

希臘羅馬的神話在歐洲得以體現正是通過羅馬的文學這條渠道的傳輸,在文藝復興這段時期產生了對歐洲的文藝來說彌足珍貴的影響。神話的光芒照耀了文學與藝術,而珍貴的文學與藝術又對古神話的福澤報之以李。由此就形成了在神話與藝術相互碰撞的火花下發展起來的西方文化。

希臘羅馬的神話於歐洲播下生命的種子並在當地引起深厚的學習興趣是始於文藝復興的時候。例如,在英國文學中,莎士比亞的《特洛伊若斯與克瑞西達》和他的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以及詩人彌爾頓的著作《珂瑪斯》都巧妙地將神話故事作為他們的創作素材並將其賦予更加深厚的文化魅力,這都說明,希臘羅馬的神話在當時的文學家手中是靈感的源泉,尤其是彌爾頓的著作《珂瑪斯》,雖然詩篇比較短,卻運用了三十幾個神話人物與他們的故事作為素材。在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盛行的大前提下,詩人們更是將希臘羅馬的神話運用得淋漓盡致,人人聲聲讚頌。美國的大詩人中惠特曼更是讚不絕口而言“神話真是偉大”。英國大詩人濟慈更是用他的詩人之手寫下十四行詩來表達他初次閱讀《荷馬史詩》時無以言表的激動之情。希臘羅馬的神話對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也是十分深刻的,對神話素材的使用是百用不厭,雪萊著作《阿波羅頌》和《潘之歌》,更有濟慈著作《致普緒珂》,這些人人讚頌的經典之作如今也是久經考驗的。不過,詩人們往往運用這些神話故事來抒發自己的感悟與思考,卻並不是為了表達神話故事本身的.樣子。濟慈運用恩底彌昂這個凡人的角色來抒發對純美愛情的堅信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在希臘神話中,深刻描寫了古人與命運作頑強鬥爭的不屈意志,讚頌了眾神和大英雄運用超凡力量與無情大自然鬥爭的不屈精神,這些意志與品質深深激勵和啟發了浪漫主義詩人們的思想之泉;與此同時,詩人們又將新的鮮活血液賦予了古老而傳奇的神話。雪萊和拜倫等著作家都紛紛以詩表達自己對神話中為人民的幸福而偷火種的人物普羅米修斯的崇拜之情。更有拜倫將普羅米修斯化身為堅強意志、超凡力量的化身。對普羅米修斯傾情描寫的更有雪萊的著作《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對這位神話人物加以全新的描寫,賦予了新鮮的人物形象,將其不屈的反抗精神描寫得轟轟烈烈,令人讀來激情澎湃,全劇無不洋溢著振奮的激情,軒昂的曲調,鮮明激烈的色彩,深深表現了當時詩人內心向往革命、求真創新的時代思想。[3]

文化發展到二十世紀,又翻開了嶄新的一篇,在當時工業文明逐漸趨於不良化的時代大背景下,人們對於社會愈加憤慨,矛盾越加深化,原來的對於幸福生活追求的理性破滅了,彼此之間的信任逐漸消失,甚至人人都失去了心中的道德規範,這些現象無不令人心痛。正是這種情況的發生,令人們對美好且充滿意義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的追求更加強烈。因此,文學家們更喜歡運用古老文明的神話來抒發內心的不平與苦悶之情,對現實生活的劣跡加以抨擊。當時的理查得·蔡斯認為人類文明中的個人生活及社會群體行為,包括大自然表現的各種危機,以及人們的情感、友誼或生離死別的變換,在神話故事中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反映,且神話更將這些事物賦予了多彩而別緻的生命力,使之意義深重。具體描寫中,神話將人們生活中的變幻和古老文化中大英雄的超凡力量以及純潔情感這些神奇而有意義的文化相互結合,生動有意義,這在當時比比皆是。最為世人傳誦的是艾洛特的著作《荒原》。這一部劃時代作品將許多神話故事運用到作品中,用寂寥荒原表現一戰之後蕭條的歐洲,將當時歐美的知識分子們滿懷的絕望與苦悶錶達地絲絲入扣。更有詹姆斯·喬伊斯的著作《尤里希斯》引用了荷馬史詩中《奧德修紀》這一故事來表達情感。喬伊斯將兩個故事中的人物布盧姆和奧德修相互作比擬,將故事中的柏林晝夜遊蕩與奧德修斯的數年在外漂泊相呼應,是當代背景與人們內心的情感相互映襯,引人入勝。[4]

四、總結:

以上的拙見旨在分析希臘羅馬的神話之亙古長存,可見這些神奇的文化是如何一代又一代地影響著世人,潛移默化,深深入骨。也說明了現今流行的英語等文化是如何被西方語言與文明茵茵滋養著、充實著,在這種文化的孕育下,這些語言文化的價值顯得更加燦爛。本文更希望在這些文化的薰陶下,同行與廣大英語愛好者能夠對羅馬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並將其更多的文化價值加以挖掘,探討並學習之,以使之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宋麗珏;希臘羅馬神話對英語語言文學影響淺說[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9)

[2]戴祿華; 尹喬; 謝錦芳;論希臘羅馬神話對英語詞彙的影響[J];懷化學院學報 2011(10)

[3]何翼; 徐倩竹;從語源學角度研究希臘羅馬神話對英語語言的影響[J] 教育教學論壇 2012(01)

[4]王發德;談希臘羅馬神話對英美文學的影響[J];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