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行為的訓練方式

才智咖 人氣:2.41W

兒童心理行為的訓練方法有哪些?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我們可以對孩子的心理行為做一些訓練。那麼兒童心理行為的訓練方法到底有哪些呢?小編這就來告訴大家一些方法。

兒童心理行為的訓練方式

一、兒童心理行為的訓練方法

兒童時期是進行語言訓練的關鍵期,也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和獨立意識的絕好機會。

根據兒童期孩子的心身發展特點,可以進行如下訓練:

  

1、配合感覺機能的迅速發展,全面豐富感覺刺激

發展神經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儘管腦細胞開始的增殖主要涉及遺傳因素,但早期感覺經驗可以改變不受遺傳控制的微神經元的功能特性。應經常抱嬰兒出外,感受豐富多彩的世界,聽小鳥、動物的叫聲、聽人的談話。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聲音,也可以聽聽早教磁帶、音樂等。在嬰兒的小床邊掛置各種色彩鮮的吹塑玩具、汽球等(但不要離孩子眼睛太近,並要隔一段時間,換一些新的玩具),可以每天讓孩子立姿看些美麗的圖畫、掛曆或商場的廚窗、街上的廣告等,並有聲有色地給孩子講解。讓孩子面對面看著成人表情和口形與成人“交談”。常使孩子品嚐飯菜水果的不同味道、及時補充蛋、奶、水果汁、蔬菜汁、魚、肉等。食前有意讓孩子嗅到各種香味。多領孩子接受陽光沐浴、聞沁人心脾的花草芬芳、觀自然的藍天綠樹、聽鳥語蟲鳴、觸控各種無危險的物質。對一歲內孩子在醒覺時,抱起他拍拍搖搖、輕輕撫摸他的面板。對會走以後的孩子,可以帶他到沒有危險的各種地方,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感知、擴大認識領域。

所有這些作法是為增加對各種刺激的感受,使機體有豐富的早期感覺經驗,隨著各種感覺機能的迅速成熟,使孩子學會通過各種感覺綜合認識事物。這有助於將來對人對事物的全面準確的認識理解,也可以避免出現“感覺統合失調”。

2、以言語訓練為先導,促進智慧的全面發展 語言是人際交流的工具,嬰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是心理髮展的過程

3歲以內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關於兒童語言的研究,國內外學者已經做過大量細緻的工作。蘇聯學者認為:對兒童越注意,兒童聽到周圍人的言語越多,第二訊號系統方面的暫時聯絡發展得越快。因此父母要常與孩子講話。一般是從嬰兒3、4個月開始,教孩子發音、逐步增加到稱呼、問候等各種單詞,然後教一個名詞(或代詞)加一個動詞的簡單句,如“寶寶吃”、“小貓跑”等,再根據孩子的掌握程度慢慢增加難度。可以選兒童感興趣又壓韻的兒歌、小詩等教孩子。也可以講小故事。可以利用“催眠記憶法”在孩子睡前的淺睡眠時期,緩緩輸入與他生活相關的各種詞彙。也可以在嬰兒醒覺時讓他看到大人的口型,慢慢引起孩子對談話的興趣。應該從開始就象孩子懂事那樣與他常說話。但切忌說得太多、太難。避免孩子失去興趣,甚至導致口吃。一個較早掌握語言的孩子,其思維活動和整個心智都會得到促進。

3、注意嬰兒情緒和性格的培養 嬰兒對母親的依戀是從胎內就逐步建立

這種依戀的建立有助於孩子形成安全感和對人的信任。如果2歲以內的孩子因母親工作太忙或出國、調工作等原因沒能建立起母子依戀,父母一定設法使其儘快彌補,如到3歲仍未建立這種依戀,就可能造成兒童情感或個性發展方面的問題或障礙。另外,對嬰兒充滿好奇的“危險”舉動或表現出的“不聽話”,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恰當的引導。一定不要嚇唬孩子;更不要打罵。對孩子不小心摔倒或擦破皮流血,家長都不要表現出緊張。可以鼓勵他自己爬起來,告訴他塗一點藥水就會好的,以後多注意就行。這樣孩子將來遇到其它困難挫折也不會驚慌、緊張。對嬰兒學說話時偶爾接觸到罵人等髒話,覺得說著好玩時,家長一定不要大驚小怪。可以嚴肅地告訴他這樣不好,並很快轉移孩子的注意,逐漸“淡化”。以免因父母的暴跳如雷,反而對孩子的這類不良行為形成了強化。

4、嬰幼兒的學習形式是玩

專家說:“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因為嬰幼兒時期有意注意時間很短,尚未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又有極強的好奇心。這時只能通過發展較早的直觀的具體形象思維來認識他周圍的世界,不斷髮展無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事實上成人的抽象思維和創造能力也正是在積累了大量遊戲經驗的基礎上才發展起來的。所以兒童教育家告訴我們:玩是兒童的天職。小時候沒有充分玩過的孩子,智力發展也會受到影響。包括現在心理諮詢中常見的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現象,也被專家歸因為:主要是都市化和小家庭的現代生活模式剝奪了孩子與同齡孩子一起下水、上樹、玩沙子、和泥等接近自然的遊戲才導致的。

因此對嬰幼兒進行早期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寓教於玩。當孩子有興趣在戶外摸爬追打的時候,可以引導或帶領他們玩些有利於肢體雙側協調運動、鍛鍊平衡和靈活性的活動。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在基本遊戲及規則之後,儘可能放手讓他參加小朋友的遊戲。在遊戲中,孩子們會有許多想象、創造。通過遊戲,孩子能在自然的情況下充分發展智力,同時學習與他人交往、學習相互謙讓、學習共同遵守規則……,這些都是將來接觸社會時必須掌握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有充分的玩的機會,可以得到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各種訓練。同時對預防某些心身障礙和心理問題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以成人的學習形式來教兒童,只能引起孩子對學習的逆反,導致不愛學習。

5、嬰兒期的培訓要與胎教銜接

現在已經有許多孩子經過胎教訓練。因此生後的教育要注意與胎教的連續性問題。再好的胎教訓練,如果沒有出生後的不斷強化,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也會逐漸消退。

對嬰兒的早期教育同樣要根據孩子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面板感覺及本體平衡覺的迅速發展,給予足夠的相應刺激。如常聽孩子在胎內已熟悉的胎教音樂。經常重複胎兒時的親子對話內容,並不斷更新內容。雙手扶著孩子腋下助其跳起或做“散步”,以鞏固“宮內散步”,可以使生後無意識的踏步,儘早轉為皮層的、有意識的踏步行為。而這些如果不在孩子出生後不斷強化,不久就會消退了。所以胎教的效果要鞏固,不可能一勞永逸。但具體做時,父母也不必很緊張、很累。只要在帶孩子玩時有目的的做就可以。

6、父母身教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幼兒好象一架攝像機,把父母的言語都一一記錄在心。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放映”出來。父母要意識到這一點,主動營造一種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想讓孩子將來豁達開朗,自己就不能斤斤計較、對人尖酸刻薄。要讓孩子好學上進,自己先得做出榜樣。心理諮詢中常見有些來反應孩子緊張、焦慮的家長,表現得比孩子更加緊張。因此,對模仿力強、暗示性也高的幼兒進行早期培訓,最有效的辦法是父母以身作則。包括互敬互愛、對人生和社會的正確認識、言行一致、父母態度的一致、不斷克服自身的缺點和不良習慣、積極進取、勤奮、熱情等都是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作出表率。而父母互相猜疑、怨恨、吵架甚至離異,將給孩子的幼小心靈投下陰影,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極為不利的。

7、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幼兒期的情感與嬰兒期接近,具有易變性特點,不善於自己調節。但隨年齡的增長,在幼兒晚期已經發展起一定的控制能力,並出現了高階的社會性情感。因此幼兒期的情感發展是隨環境和教育發生著迅速改變的。他們喜歡看動畫片、崇拜英雄、欣賞美的東西。這時候父母通過引起幼兒情感體驗的事物因勢利導,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和穩定的情節。幼兒期也是人一生個性形成的關鍵期。一些不良的環境因素或父母的教育失誤,都可能形成某些情節,影響孩子個性的發展或造成一生的不幸。首先,父母會發現,3歲以後孩子就出現了獨立的願望,開始自行其事、心理學上稱之“第一反抗期”。這時家長不可對孩子強行治“倔勁”,以免形成“逆反”。要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實踐。同時給予必要指導。在孩子因沒經驗或不小心弄錯、弄壞了事情時,要給予寬慰,鼓勵他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實踐。當孩子受到挫折失敗時,要及時表示理解和支援。比如孩子為同情接近一個沒朋友的小孩而被其他孩子孤立時,要肯定他善良的同情心,同時教他一些方法,使之既不失老朋友,也結交新朋友。幼兒園的孩子有時還分不清想象與現實的區別,說話與事實不符。這時不要輕易說孩子“說瞎話”“撒謊”。那樣有礙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有時孩子也會把別的孩子或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因為他們對所有制觀念還沒有明確的理解。出現這類事一定要及時教育,態度要平靜、嚴肅,曉之以理。很快孩子就會明白道理。現在的獨生子女智力水平一般都較高。但由於缺少同齡孩子的密切交往,會出現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出去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多積累交往經驗。這對以後適應社會是極其重要的。

二、如何正確認識兒童心理行為障礙

“兒童心理行為問題佔兒童精神科門診比例的第一位,達到60%以上。”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組主任委員鄭毅在“六一”兒童節前夕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國兒童青少年的精神衛生狀況令人堪憂。其中,兒童心理行為障礙是一類常見兒童精神疾病,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兒童心理行為障礙。

專家介紹,所謂兒童心理行為障礙,是指一類特發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行為和情緒障礙,最多見的有多動症、抽動症、對立違抗行為、社交性焦慮、學習恐懼等,其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遺傳、外傷或感染等所致大腦障礙)、心理因素、環境及社會因素。

“較高的發病率和過低的識別率表明,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障礙已成為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專家說,許多兒童心理行為障礙都會延伸至成年階段,還可以發展成其他更為嚴重的精神疾病,不僅不利於個人健康成長,而且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影響。據他介紹,澳大利亞一個科學家做過調查,讓1100多例的青少年罪犯回憶在上學期間的情況,結果超過73%的人在上學期間曾被診斷為多動症。換言之,如果能夠早期正確合理地診斷出多動症並給予合適的治療,把衝動和攻擊行為降到最低,可以大大降低青少年犯罪行為。

事實上,兒童心理行為障礙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很多人認識不足。專家給出兩組資料:國際上兒童心理障礙的識別率很低,不到20%,中國可能會更低;而識別出來的20%裡面也只有20%得到了合適的診斷和治療。

專家講述了一個被長期誤診的兒童心理行為障礙病例。他曾經接診過一個30多歲的女患者,在五六歲時出現過抽動、眨眼、搖頭等問題,家長沒有當成精神問題,而是帶她看神經科、兒科和中醫,還做了兩次腦外科手術。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抽動得厲害時會出現強迫、罵人和自殘自傷等激烈行為,甚至把自己的眼角膜打傷。由於患者成天喊叫、打砸東西、自殘自傷,家人都不能跟她待在一個房間,最後沒辦法才找到精神科醫生。在安定醫院治療兩週後,患者自殘自傷、打砸東西等症狀就得到控制。“兩週後來複查時,是媽媽陪她來的,特別向我們表示感謝,因為她媽媽已經多年沒跟她待在一起了。”

“早早地給予藥物治療和行為干預,調整大腦內的神經遞質水平和調控神經功能,提升執行功能,控制好情緒和行為,很多悲劇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愈後效果也非常好。”專家說,上述病例就是通過藥物治療,加上父母和患者的心理健康意識的提高,使病情得以改善。

為什麼兒童心理行為障礙難以識別、診斷率低?鄭毅解釋,這裡有認識上的兩大誤區:首先患者和家長沒有將它當成客觀疾病,僅當成一種毛病或者惡習。他提示,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的行為和以前不一樣,給家人或者環境帶來持續的麻煩和痛苦,就應該考慮帶孩子去看精神科醫生。

另外,有些家長知道這是疾病,卻因為社會歧視或自我歧視而不敢正確就診。整個社會對精神疾病有歧視,而自我對精神疾病也有病恥感,即使知道自己有病也不願意去精神病院——這種社會歧視和自我歧視是識別率、就診率低的最核心問題。”在美國兒童心理健康理念已經普及到學校和家庭,學校出現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孩子,馬上會轉到專科醫院就診,這是我們亟待加強的地方。“鄭毅說。

總之,通過專家對兒童心理行為障礙的案例介紹和分析,希望大家都能夠正確認識兒童的這種精神疾病。

拓展:兒童心理行為發育

(一)新生兒

嬰兒出生後除一般神經學或反射性行為(如覓食反射、擁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外,尚具有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新生兒行為的質量,高度取決於嬰兒當時所處的喚醒程度。一個完全正常的嬰兒在出生後l-2小時一般可在安靜的覺醒狀態下度過較長的時間。從出生時起,小兒即有對客體發生視覺固定的能力,並能對客體的運動進行追視。對簡單的幾何圖形能夠視覺掃描,其中對人臉特別感興趣。在以後的幾天中,小兒以這種行為耗費的時間大約為一天的10%。

“適應反應”(Orienting response)是指嬰兒對環境變化所產生的某些行為。當一新的刺激抵達聽、視及其他感覺系統時,小兒會變得較為警覺,此時自發性運動受抑制,頭可朝向刺激方向轉動,並伴心率加快等生理方面的改變。當對這種刺激逐漸適應時,則心率減慢。如果又出現一個完全陌生的刺激時,心率又加速。但當這種刺激反覆出現時,則又發生了習慣性適應。

Brazelton把觀察到的新生兒行為綜合在一起,設計出一套新生兒行為評價量表。該量表從4個方面分析了新生兒的行為:①相互作用過程(視覺、警覺、安撫等);②動作過程(肌張力、動作的成熟、防禦反應、口-手運動、一般活動水平、反射行為等);②生理調節(對亮光、鈴聲、格格聲、針刺的習慣形成);④對刺激的反應(震顫、面板色澤變化、驚嚇反應等)。這個行為量表可找出新生兒行為功能上的缺陷,評出正常行為的水平和質量,分析損傷、藥物及其他干預因素對行為的影響,並能預測小兒將來的發育和功能。目前在我國實行的簡化的Brazelton新生兒行為量表也能較好地反映出新生兒的行為狀態。

(二)嬰兒期

伴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嬰兒的社會心理(psychosocial)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在最初3個月的嬰兒,已可區分他們自己環境中的人和物。在新生兒期已可經常展現出不完整的笑臉,但充分發育的社會性笑臉一般在3—5個月時才表現出來。在8—12周尚無社會笑的嬰兒,其發育潛力或環境體驗的質量可能有嚴重的偏離現象。嬰兒與母親相依感情的建立,使嬰兒學著整理自己的內部情況,並能傳達資訊,而母親則試著領會這些資訊並對此作出適度的應答,如安撫、情緒挫折時的適度耐受、延擱嬰兒的滿足感等。當母親以一種鼓勵、喜愛、值得信任的態度來養育小兒時,嬰兒即有一種安全感。因此,教育者應對嬰兒行為的應答要有一貫性和鼓勵性。當缺乏母愛或當情緒發生變化而母親未能及時地給予支援時,嬰兒在自己的生活中常會感到適應困難,結果就會發生長期的畏縮、焦慮或敵意。

當嬰兒與環境中的人和物,其關係變得比較複雜時,微笑作為社會交際中的媒介,遂之經常發生。4個月的嬰兒當有愉快的社會接觸時即可發生有聲的笑,當這種愉快的場景被打斷時,小兒可產生表情上的改變,如哭鬧、煩躁等以表示憤怒和不快。4—7個月嬰兒對社會接觸的`情感件色彩有所增強,7個月時對與他關係密切的人的面部表情有反應;6個月末的正常嬰兒常最先選擇養育他的人,如果一個陌生人要把他從母親懷中抱走,他會焦躁不安。相反,當小兒獨自一人坐在一個陌生人身邊時,小兒會接受這種新的社會接觸而不反抗。與母親分離時的焦躁及對陌生人的懼怕情況取決於與主要養育者情感溝通的深度。

6.5個月嬰兒能夠反應地發出聲音,8個月可叫“爸爸”、“媽媽”、“大大”等,8—9個月能留心自己名字的聲音。1歲時除“爸、媽”這些詞之外,已可利用少數幾個詞,並能用自己的行為表示出他們已知道的一些物體的名字。

6—8個月嬰兒與母親分離時常表現出焦躁情緒,而母親感到此期的孩子常有入睡困難,小兒在入睡之前總希望有人給予幫助、陪伴。當母親離開房間而小兒煩鬧時,用聲音與其保持聯絡,也可使小兒愉快。9—10個月對母親在近旁的依賴性已有所降低,部分原因是小兒自己已能夠爬行。也是在這一時期,如果把引起小兒注意的物體用布蓋住,小兒可主動地把布揭去,並把它抓住。這顯然說明,看不見的東西並不意味著不可獲得。在這一時期,躲貓貓往往成為一種愉快的遊戲。

在1歲末,由於嬰兒與母親及其他養育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運動功能的充分發育,小兒開始準備從依賴的姿態向著一個不依賴性的活動動作發展,以探查他周圍更大世界。

(三)幼兒期

隨著大腦皮質對所有器官調節的加強,大運動和手的精細運動有了發展,並減少了小兒活動的衝動性。但總的說來,在幼兒期抑制過程還很差,興奮過程佔優勢,容易發生激動和疲勞,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分散注意力。在這一時期,小兒學會了獨立行走的能力。擴大了他的生活範圍。語言也將有了迅速的發展。

1-1.5歲或更晚些,主要是理解語言,其表現是:尚少或不能用語言表達確切的意思、但能理解成人的言語。某些小兒尚經歷一個難懂的語言階段,其表現特點是能發出許多音調,呈斷續性,但無意義。在此以後小兒可迅速獲得詞象並瞭解其意義。結果大部分小兒在2歲時可把3個詞連線起來說。2—3歲小兒對簡單句已能基本掌握,可用言語交談,能陳述自己的年齡和性別,並喜歡發問。

2歲時小兒能模仿成人的動作,例如把物品放在抽屜裡和書架上。此時小兒常單獨玩要,並以實際操作物體為主要物件,至3歲,小兒在成人行動的影響下和言語的幫助下,其行動開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例如看到母親喂自己吃東西。就會學著給布娃娃喂東西吃。小兒已可積極地與其他小兒一起玩耍。但是,這時的思維和想象力還很低,只能在動作中思考,而不能計劃自己的行動或預見動作的後果。

3歲小兒已有了較為複雜的情感體驗,當接受成人愛護時,可產生愉快的體驗,在受到責備和懲罰時,則有痛苦的體驗。但在不正確的教養下、小兒也會產生嫉妒、怕羞、怕黑暗、愛發脾氣等。總的說來,情緒帶有不穩定性、一會兒哭,一會兒笑。

兩、三歲小兒已初步具有可能為了較近的目的而剋制或延遲自己的行動。小兒常常要求“自己來”,不願接受別人的幫助,這是意志活動開始發展的標誌,但這種意志活動能力很差,要較長時間控制自己約行動還是有困難的。所以,此時的衝動性還是比較突出的。

(四)學齡前期

在生活條件和教育的影響下,學齡前兒童的神經系統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由於大腦聯絡神經纖維的髓鞘化已基本完成,神經衝動的傳導更加迅速和精確。大腦皮質內部抑制過程得到發展,內抑制的發展使兒童有可能形成更復雜、更精細的暫時聯絡,更好地分析綜合外界的事物和調節自己的行為。但這時抑制的功能還比較差,過久地剋制自己的行動或從事過分細緻的作業常不能勝任。1個4—6歲的孩子可以擔負思考、感覺和爭取行動的能力、對未來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這種想象力在遊戲中可扮演父親或母親。在這一年齡對性別也有所瞭解,並且表現在所玩的遊戲上。但小兒對未來的理解不完全、因此常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和焦慮。在家中或家外,父母-子女相互關係的改變可在小兒行為上留下擔心、敵意、尋釁等,擔心可表現為惡夢、害怕,嚴重者發生遺尿、吮拇指、並可出現語言及學習障礙等。

學齡前期 小兒第二訊號系統有了進一步發展,兒童不僅可通過直接感知來認識事物,而且能通過詞的描述、講解來認識更多的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小兒不但能接受別人的語言指示來調節自己的行為,而且能通過自己的語言來調節自己的行為。

言語能力 在該期隨著實踐活動、勞動及學習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表達能力還很差,常帶有很大的情景性。到該期的末一階段,在正確的教育下,連貫性語言才逐漸取得支配地位,這對發展兒童的言語能力和邏輯性思維很重要。情感的易變性和衝動性在學齡前期的後期,小兒已可多少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穩定性有所增強,而且開始發展社會性情感。這對兒童個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五)學齡期

此期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特別是額葉的顯著增大,大腦興奮機能的加強,內抑制的發展,使小兒能夠更細緻地分析綜合外界事物,更善於調節控制自己的行為,因而已可使小兒從家中走向社會,在新的環境中接受教育。

環境的改變,使他們開始逐漸獨立生活,並從新的環境中尋找新的目標和行為準則。儘管兒童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有了發展,但與青少年相比仍較差。過度興奮易引起疲勞,過分抑制也會使小兒無法忍受,從而誘匯出不必要的興奮。從家中到學校,父母對小兒興趣的變化往往十分關注,常給予很多的叮囑和過多的限制。如果對這一早期問題處理不當,則會使小兒焦慮不安,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遭到破壞,其結果是,兒童對外界壓力的調整將發生困難。

學齡兒童的全要任務是激發小兒的義務感、責任感以及如何付諸實施。這一期兒童的思維,逐漸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絡(即具體形象性的成分還很大)。這一點在教育中應予注意,如果教育內容和方法不適於小兒的思維特點,則感到學習困難。一旦學習成績達不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往往會被激怒,這樣小兒第一次有了失敗感,從而表現出焦慮不安,消沉,甚至產生敵對情緒。如果當小兒試圖獲得父母或教師的認同而未得到時,同樣會造成情緒障礙;甚至使反社會行為得到發展。

(六)青春期

這一期大腦的功能有了顯著發展,腦的聯絡神經纖維大量增加,腦細胞的分化機能達到了成人水平。第二訊號系統的作用已明顯提高。與此同時,隨著青春期的性發育,在興趣、態度及動機等諳方面部有許多變化。

此期的少年,處於半幼稚、半成熟狀態,即有獨立性,又有依附性。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已不是小孩,“成人感”和獨立性是少年心理上的獨特現象,自尊心強,對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很敏感。對父母或教師往往出現“反抗”的情緒和出現疏遠成人的意圖。在他們少年之間則易形成集團傾向,並常超出班級和學校的界限。少年與成人的關係越不協調,少年之間的交往及相互影響也越大。這樣的團伙一旦受到社會上的不良影響,就容易出現行為的社會偏離。

性的發育,使他們意識到兩性的區別,朦朧地對異性好奇,產生了關心和接近異性的傾向。性發育強有力的動盪和改變著少年的心理內容和結構,而社會環境又制約和影響著他們的心理水平和行為方式,在異性面前羞澀、拘謹,而又常用愛美、出風頭等招引異性對自己的注意。

少年期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並運用概念作出恰當地判斷和進行合科邏輯的推理,但仍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特點。

衝動性是少年期的另一特點,他們容易發生強烈的情感,易動感情,易怒,認識上有片面性。這種情況常表現出蠻幹現象。但隨著自制力的增強,少年對自己和別人的個性品質及內心體驗的評價逐漸增強,從而可以獨立地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為活動。在教師和家庭的教育影響下,道德意識逐漸增強,成為世界觀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