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心理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W

行為心理學的建立人為美國心理學家華生,行為主義觀點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兒童行為心理學論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兒童行為心理學論文

[摘要]以荊州教育學院《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課堂教學為例,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中存在的教與學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深刻分析,並根據學前專業培養目標及對幼兒教師要求的定位,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法,從而提高專業理論課教學質量,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為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程;教學問題;方法

學前專業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及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等等,這些專業理論課程對學生將來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但是,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工作,發現學生對學前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熱情遠不及舞蹈、聲樂、美術等專業技能課程。問題何在?如何解決?文章根據本人在《學前兒童心理學》教學中的經驗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旨在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全面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新時期合格幼兒教師。

一、在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的問題

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想法:“專業技能要學好,專業理論無所謂”。從這樣的想法中不難看出學生對待專業理論課程的漠視態度。從教的這些年裡,作為專業理論課教師,我發現該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學前兒童心理學》時,只有極少數學生能主動學習,大多數的學生是為了應付考試或取得幼兒教師資格證書而學習的。學生之所以對專業理論課程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主要是因為舞蹈、聲樂、美術這些專業技能課的操作性強,學生直接參與表現的機會多,因此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積極性高。而不同於這類運用形象思維的課程,學生在學習學前兒童心理學或其他專業理論課程時,則更多需要的是抽象思維。學科中的一些理論、概念對學生來說既乏味又難以理解,再加上他們沒有深入幼兒園接觸過幼兒,對於幼兒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以及如何利用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學生感覺遙遠而空洞。在被動的學習中不得不採用機械記憶,在實踐中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靈活運用這些理論知識來促進自己工作,因此,覺得學習這些理論知識根本派不上用場,產生“學了無用”的想法也就很正常了。

(二)教師“教”的問題

教育教學活動是雙邊活動,它包括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當今我們一直強調現代師生關係的“教學相長”,它不僅僅包含師生關係互惠的嶄新特點,還告訴我們“教”與“學”彼此互相影響。而學前教育的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模式多年來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填鴨式”“滿堂灌”的現象非常普遍。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地照本宣科,教學單一甚至死板,教學理論陳舊缺乏吸引力,導致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老師,甚至產生厭學心理較普遍。所以,造成了教師講得筋疲力盡,學生聽得迷迷糊糊的現狀。

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方法

面對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堂教學的這些現狀,本人根據自身多年的《學前兒童心理學》教學經驗,探索了以下幾個方法,實施之後,頗具效果。

(一)靈活運用案例教學

針對以上教學中的問題,我認為可以採用案例教學法,給學生提出問題和佈置任務,讓學生從遊離於課堂之外的狀態中走出來,參與到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自主地學習。教師在課堂上也不再是唱“獨角戲”,學生也不再充當“接收器”,而是師生一起討論思考,共同探討問題,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

例如,在講解學前兒童言語發展中關於“口吃”的問題時,我選取了一個案例:“最近,一位母親反映她3歲半的孩子患口吃至今已一年多。表現為一說話便高度緊張,言語斷斷續續,尤其是在人多的場合更是如此。雖然夫婦倆經常提醒、糾正孩子的說話,但收效很小。據這位母親反映,他們夫婦倆及孩子的直系親屬的言語能力均屬正常;孩子的聽覺、發音等器官及相關的言語系統經醫院檢查也無異常。這位母親十分焦慮、苦惱,但不知怎樣做才好。請你幫這位母親就其孩子患口吃的原因進行準確的分析並提出有效的矯治方法。”案例講完,學生已經就案例中的小孩說話“口吃”的問題開始竊竊私語。這個時候,我讓學生分組討論“兒童產生口吃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幫助案例中這個小孩?”問題一出,學生七嘴八舌地展開了討論。我仔細留意到絕大多數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了討論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超乎往常。小組討論分析後,由小組代表陳述討論結果。通過我的引導,學生很輕鬆地掌握了關於“口吃”產生的原因及矯正的方法。

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提供典型的具體教育情境,來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幫助他們縮短理論與教育現實的差距。透過此種方法,用鮮活的案例代替枯燥的理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

當課堂案例教學逐步讓學生掌握了分析並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時,還可以適時增加課後的案例分析,讓學生學會查詢資料,收集資訊,養成自覺、主動的學習習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通過文字、視訊、動畫等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傳遞知識。在《學前兒童心理學》教學中,我根據教學需要運用多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處理或加工,既彌補了教材的不足,傳授了更多的知識,增加了教學容量;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複雜的理論簡單化,有效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又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如,在《學前兒童心理學》的第一節課上,我就以《幼兒園》這個紀錄片來開場,讓學生一下子對幼兒園的生活了解了許多,無論是對幼兒、幼兒教師還是幼兒園都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並且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了自己的所學專業,樹立起了職業責任感。

(三)理論聯絡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培養和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勞動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有效途徑。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熟悉就業環境、瞭解學前教育特點、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等具有特殊作用。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將實踐教學貫穿於以下環節:

1、簡講與精練結合

《學前兒童心理學》的許多內容抽象、概括、理論性強,僅憑講授,根本達不到學習效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除了用簡潔明瞭的方式講解基礎理論外,還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有練習、驗證、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參與課堂,深化對原理的理解。比如,我將《幼兒園課程》與《學前兒童心理學》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當完成“兒童認知發展”教學內容後,做了一次幼兒園語言活動設計——《我的爸爸》,真正做到了將“兒童心理”與“兒童活動”聯絡在一起,讓學生知道了如何利用“兒童心理”來指導“兒童活動設計”;又如,我還將《幼兒教師資格證》模擬考試題納入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加深對理論性知識的理解記憶,同時為今後考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生髮展理論:富二代學生理論課程教學視訊_kosomo_PUA_PUA教學_深圳PUA_草根PUA

2、課堂與幼兒園結合

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習的第一年,我校就安排了見習一週的教學環節,這樣做是為了儘可能多地創造機會,讓學生通過切身體驗,瞭解幼兒的生理、心理的發展特點。學生在見習過程中,發現並收集問題,帶回課堂集體討論問題,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提出了各種建議和措施,取得了單純的課堂教學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也對以後的實習和就業做了一定的鋪墊。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對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興趣?如何幫助學生將理論應用於實踐?”這是學前專業理論課教師潛心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合格的應用型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鞠翠萍。淺談幼師專業理論課教學模式的建立[J]。中學課程資源,2011(5)。

[2]傅小悌。案例教學的運作與原理[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