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陝西中小企業融資困局

才智咖 人氣:2.76W

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一直以來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通過分析其制約因素,可以歸結為外部環境因素及中小企業自身因素,對制約因素的分析是解決問題的先決途徑。

如何解決陝西中小企業融資困局

政府要認清向中小企業提供資金的重要性,採取措施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政府層面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提供支援,可以通過出臺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來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通過向中小企業實行財政補貼,鼓勵中小企業出口和技術創新,提高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對中小企業進行貸款援助,來幫助企業解決中小企業初創、技改和出口資金的需求。

融資難一直是困擾陝西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根據一份調查資料顯示,目前陝西全省中小企業的實際融資僅為需求量的1/4,缺口達500億元。

融資難一直是困擾陝西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局,日前陝西省工商聯聯手陝西省工交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以及各金融單位,共同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局。

根據陝西對全省246家中小企業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全省中小型工業企業每年流動資金需求量約3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需求量約500億元,合計800億元左右。但是目前陝西全省中小企業的`實際融資每年不足300億元,僅為需求量的1/4,資金缺口達500億元。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是自籌和存量變現等。

多項調查表明,擔保難是陝西中小企業貸款難的主要原因,據匡算2005年陝西中小企業因為無力提供擔保而放棄銀行貸款的數量大約30億元左右。

從企業自身原因來看,陝西的許多中小企業規模小、自有資金少,技術落後,產品結構不合理,市場佔有率低,企業經營不穩定,投資風險大;一些企業的抵押資產少,財務管理混亂,經營資訊不透明,內部管理不規範,有的企業甚至設兩三本賬;資金週轉慢,陝西中小企業資金週轉天數為341天,比全國平均高出了107天;信譽水平低,根據對246戶中小企業的調查,資信等級在A級以上的只佔31%,而且內部條件變化快,資信持續性差。

從外部原因來看,近年來銀行的貸款門檻提高,而企業的融資渠道又顯單一,對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上市融資、發行債券、財政融資、政策性扶持資金都很難靠上;政府的扶持太少,

擔保規模太小,近兩年陝西對中小企業提供的專項資金2000萬元,僅為廣東的1/50、江蘇的1/45、山東的1/40、與鄰近的省份也差距很大,而陝西目前有信用擔保機構44戶,批准註冊資金22億多元,實際到位只有60%,累計擔保貸款不足30億元,難以解決眾多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問題。

為此,陝西有關部門欲出臺《陝西省關於開展中小企業聯合貸款業務的實施意見》,若干協作銀行分別提供一定數量的信用貸款,與定點擔保機構組成貸款聯盟,並同省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按照嚴格的評審程式確定優秀扶持專案,聯手為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貸款。

聯合貸款全部為信用貸款,由定點的擔保機構進行擔保,貸款的服務物件主要是陝西省內依法註冊的各類中小企業,重點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科技型、就業型、資源綜合利用型、農副產品加工型、出口創匯型和社群服務型中小企業,首期聯合貸款暫定為100億元。

如果信貸出現風險,則按照責權利對等和風險共擔的原則,由合作各方共同承擔相應責任。省政府將以財政撥款形式建立聯合貸款風險準備金,專門用於對聯合貸款中出現的風險進行經濟補償。

這種聯合貸款就是要創新金融服務形式,溝通銀企關係,化解金融風險,確保信貸安全,切實解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貸款難、擔保難以及金融機構放貸難、收貸難等問題。聯合貸款業務年中首先在西安、咸陽、榆林等地進行試點,計劃於年底前全面開展。

除此之外,陝西省工商聯副會長何建民也建議中小民營企業應在內強自身外樹形象上下功夫,打造誠信企業,並注意改善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對信貸資金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陝西省工交辦副主任莫珊表示,從目前陝西的信貸環境來看,還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體系,除了組建再擔保機構外,還將建立風險準備金,化解擔保風險,同時鼓勵民間資本參股組建擔保機構,力爭三五年內使全省縣以上地區有擔保機構,形成省市縣三級擔保網路;建立政策扶持性專項基金,對已經設立的專項資金爭取追加額度,在有條件的市縣設立地方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深入推進中小企業法人產權交易試點,加快信用管理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