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心理狀態思考對策與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1.44W

一、 當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

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心理狀態思考對策與調研報告

1.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和障礙的三大表現。

一般來說,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會在性格、情緒、行為、注意力及生理方面出現異常變化,這些外在表現可以看做心理救助訊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情緒表現:恐懼、焦慮、不願上學、容易生氣、產生敵意,認為活著沒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覺,興趣減

少或多變、情緒低落等,甚至輕生。

二是行為表現:離群獨處,不與同年齡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寡言,少動、精神不集中,過分活躍,有暴力傾向、逃學、偷東西等行為。

三是生理表現:頭部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厭食或貪食、早醒、入睡困難、耳鳴、尿頻,甚至全身不適,而到醫院檢查又沒有身體疾病。

對於兒童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干預就會引起嚴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礙,影響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學業成績,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因此,心理健康要從小抓起。

2.產生心理問題和障礙的三大原因。

首先在於學習至上的錯誤家庭教育觀念。一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期望值過高,把孩子的學習看得太重。父母的這種觀念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給孩子,往往造成子女學習壓力過重。其次,社會上成才觀念的誤區也間接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們認為只有上大學才是成才,否則就要被家庭和社會歧視,迫使孩子把過多的時間投在學習上,影響了孩子社會活動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人際關係也隨之產生。此外,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也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用挖苦、尖刻的語言刺激學生,更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第三,違背孩子成長的正常發展規律,管束過嚴,經常打罵,會形成兩類性格的孩子:一類孩子壓抑天性,變得內向、膽小怕事,沒有自信心,敏感自卑,創造能力差,不會與人交往;另一類較倔強的孩子則形成逆反心理和反抗情緒。

孩子的心理健康應引起高度重視,我們要端正教育觀念,多以平常的心態與孩子溝通,杜絕責罵和訓斥,關注孩子精神上的變化,如焦慮、膽小、孤獨等心理症狀,及早預防,使孩子的身心健康保持在平衡狀態。

二、用賞識教育解決當代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四大對策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賞識,是指充分認識到人的積極因素,並加以肯定與讚賞。賞識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賞識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可以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怯弱心理,樹立自信心。

一是抓住關鍵,掌握賞識教育藝術。實踐證明,發現兒童的閃光點是賞識教育的關鍵。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我們應以賞識的眼光給予關注,發現其“閃光點”,以積極的態度賞識,接受和喜愛身邊的孩子,並注重隨機教育,不失時機地為孩子的點滴進步喝彩。哪怕是孩子做錯了什麼,也切忌大聲呵斥,而應講究藝術,語氣要委婉而富有啟發性,既幫孩子找到不足,又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這樣,孩子才能從教師的態度中敏銳地感到我們對他的熱愛和信任,從而使自己充滿自信。二是多方引導,培養孩子自賞能力。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誌。悅納自我,多自己賞識是自信的基礎,是幫助孩子形成自信心、自賞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針對孩子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多方引導,則是培養孩子自賞能力、樹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徑。

在家庭,培養孩子自賞能力的方法很多。根據孩子喜愛的'形式,在活動中,家長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優點,並給予鼓勵和讚賞等方式,可讓孩子感受到被讚賞的快樂,克服不足,養成良好習慣;每天,家長引導孩子會使自己的好行為,同時記錄在自己的“日記”上,並向他人介紹。通過這些活動形式,則可以幫助孩子形成發現自己及欣賞自己的好行為、好品質,從而促進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三是營造氛圍,創設群體賞識情境。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賞識,而性格內向、孤僻、自卑的青少年更是渴望受到賞識。他們很容易被他人忽視,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和賞識。面對這些孩子,僅僅依靠教師去賞識,是不容易奏效的。這就更需要以教師為主導,營造氛圍、創設群體賞識情境,發揮青少年“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校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的音樂會、畫展、詩歌朗誦會比賽等形式,都可以為孩子參與各種活動、讓孩子在群體賞識中體驗成功創造條件,都是孩子自信心產生的重要源泉。四是家庭與學校同步,家長參與賞識教育。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庭與學校同步開展賞識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家長們聚在一起,總愛把彼此的孩子進行比較,並會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家的孩子,覺得自己“不會教孩子”而感到愧疚。實踐證明,創造條件讓家長參與賞識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劑。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家長掌握青少年教育學、心理學的有關知識,瞭解到一些現代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從而學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藝術。在賞識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幾個問題:第一要實事求是。既不濫用賞識,又不吝惜賞識,更不能錯誤地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誇張要適度,對孩子的良好表現,要根據不同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不能事不分大小,都做過度的誇獎。因為不切實際的過度誇獎,容易造成孩

子的虛榮心,效果適得其反。第二要全面對待。在賞識教育中,並不排斥批評。我們既要充分發掘孩子的“閃光點”,也要根據實際適時適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分清榮辱。只是賞識和批評的側重點不能倒置,賞識要講究方法,批評應講究藝術。這樣,才能使子女及時得到鼓勵,又能知道自己行為中的缺點,只有賞識孩子才能使孩子更好地改進缺點,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 正確引導青少年正確對待網路的五條建議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給人以管理知識和處理資訊的便捷,又存在讓人痴迷甚至難以自拔的危險。據調查顯示,在各地高校被辭退的大學生中,相當一部分是沉溺在虛擬時空的闡述。在這樣一個容易失控的嶄新領域裡,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網路,從網路中汲取成長營養,使網路真正成為青少年成長的有力推手呢?在此,向大家提供五條建議,以供參考。

1.父母和教師應與孩子一起學習使用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如能先行一步更好。在與孩子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成人不僅便於與孩子溝通互助,甚至還會保持青春和童心,這種千載難逢的良機不可錯過。

2.讓孩子多多體驗成功。研究表明,人接觸不良資訊的反應是不同的,對網路和遊戲的迷戀也不相同。在生活中成功的人,受的消極影響較小,而在生活中失敗的人,容易沉溺於虛擬時空。因此,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得成功,是抵禦不良媒體的關鍵。

3.孩子上網之初必先立下規矩。總的原則可按《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執行,還可以具體一些,如每天使用計算機一般不超過一小時,不洩露個人與家庭祕密,學會選擇並欣賞健康網站等等。

4.豐富孩子的生活。網路之所以容易使孩子過度痴迷,往往與他們的課外生活貧乏有關。因此,培養孩子養成廣泛的興趣,尤其是熱愛戶外運動,是至關重要的。

5.引導孩子學會交往。兒童長大的過程是社會化的過程,而社會化離不開同齡群體的密切交往,離不開深刻的體驗。所以,讓孩子從小生活在夥伴的友誼之中,是避免虛擬時空誘惑做重要的保障。

培養健康的青少年心理,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也是全民族文明的根基。少年兒童時期是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是人生的春天。讓我們每一個富有愛心的前輩、父母與教師,搶在春天播種吧,播下人類的文明,播下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