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徵地農民貧困風險評估工作報告

才智咖 人氣:4.66K

客觀真實反映民聲民意,並根據相關資料作出公正的評估,是民調中心職能的所在。為調查裕新技改專案對被徵地農民可能造成的貧困風險影響,受市裕新技改專案徵地拆遷工作指揮部委託,市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於2013年1月9日至16日對該專案進行了全面調研,通過集中座談、實地走訪、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對專案被徵地農民貧困風險評估如下:

被徵地農民貧困風險評估工作報告

一、徵地拆遷基本情況

1、專案概況。裕新技改專案地處鎮村轄區內,位於市交界處,倚南嶺山脈騎田嶺之東北,規劃面積23.325平方公里。因專案建設需要,屬規劃區範圍內搬遷安置物件的共50戶農民(其中倪家組46戶、仙嶺腳組4戶),屬規劃區範圍內被徵地物件另包括仙嶺腳組部分已無法耕作的耕地和淺石四組約14畝耕地;4家民營企業受專案影響被停產歇業,其中,1家位於規劃區範圍內,另3家位於規劃區範圍外圍。

2、被徵地村組概況。鎮村共9個村民小組1294人,其中組46戶139人,男性18至60歲的勞動力40人,女性18至55歲勞動力43人,全組勞動力小計83人,仙嶺腳組50戶169人,男性18至60歲的勞動力49人,女性18至55歲勞動力56人,全組勞動力小計105人。據調查,兩個小組共188名勞動力,僅42名勞動力在外務工(主要為仙嶺腳組村民),其他大部分賦閒在家。在此次徵地拆遷中,倪家組全組耕地住房均被徵用,屬搬遷安置範圍,仙嶺腳組只有仍居住在壠下的4戶屬搬遷安置範圍,其餘農戶則因只有耕地被徵用,暫未納入搬遷安置範圍。

3、涉及影響企業概況。為整治非法選礦,鑫承、利祥、利強和龍興礦業四家企業被停產歇業,至今已停產6個月。四家企業除鑫承礦業處規劃區範圍內屬搬遷物件外,其他3家企業均位於鎮政府所在地屬規劃區外圍。其中,鑫承礦業主營鎢礦原石精加工,其他3家企業均主營鎢毛礦再加工。據企業負責人介紹,4家企業在整治非法選礦前,除極少量從村民手中收購了非法選礦的鎢原石,企業主要進貨渠道靠向外省市進原材料。初步統計,4家企業2011年度共納稅2420萬餘元,貸款總額為2160萬餘元,其中民間借貸為985萬元、銀行借貸1175萬元,受停產影響共60餘名工人失業,欠工人勞資款100萬餘元,其中,鑫承礦業尚庫存原材料3000餘噸未加工處理,損失最為嚴重。

二、導致被徵地農民貧困風險原因分析

1、被徵地農民失地情況嚴重。倪家組和仙嶺腳組歷史上曾同屬壠下組,於1965年因瑤礦開採需要,由壠下分別搬遷至現址並分組,搬遷後壠下仍有倪家組8戶、仙嶺腳組4戶居住。其中仙嶺腳組由於當時組上無閒置土地建房,通過向鄰近的高坪組以購地方式入住現址。搬遷後,兩組的絕大部分耕地仍集中在壠下,但此處耕地已於2006年“7·15”洪災中被瑤礦廢石廢渣所損毀,且無法恢復耕作,造成了倪家組無耕地可種、仙嶺腳組僅剩13.5畝耕地(規劃區範圍外,全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08畝)的`嚴重失地後果。

2、被徵地農民收入微乎其微。調查發現,失去土地的倪家組、仙嶺腳組村民,一無耕作收入,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08畝的仙嶺腳組村民甚至無法通過耕作達到自給自足;二無林業收入,村屬山林為東江湖水資源保護公益林,收益極少;三無漁業收入,網箱養魚被退水上岸;四無礦產收入,非法選礦被禁止,用村民的話說就是,“有林無林一個樣,有礦反而致了貧”,面臨著“靠山吃不成山、靠水吃不了水”的尷尬境地;五無打工收入,兩組308口人188名勞動力僅42人外出務工,其他均賦閒在家,外出務工者僅保障自己、無法接濟家庭,賦閒在家者無耕地耕作,僅靠打點零工、種些小菜甚至吃老本餬口。

3、被徵地農民生活環境惡劣。一是水源缺乏,由於倪家組、仙嶺腳組同處高寒地帶,取水難成為歷史難題,倪家組自建取水渠於2006年“7·15”洪災沖毀後至今未恢復,仙嶺腳組則靠搭設的簡易塑料管道從幾公里外的山溝引來水量極其有限的山溝水作生產、生活用水,兩組村民取水用水均極其不便;二是土地貧瘠,由於缺水嚴重,仙嶺腳組僅剩的13.5畝耕地也是“望天田”,收成極其微薄,人均不到0.08畝的耕地面積也使村民無法通過種植其他經濟作物彌補損失;三是水質低劣,瑤礦的長期開採和“三廢”(廢水、廢石、廢渣)的排放,使周邊水質受到了嚴重影響,也使仙嶺腳組村民患結石病的機率大增,近兩年來鎮送檢應徵入伍青年52人,其中34人患有結有結石病,2012年送檢28人,合格2人;四是安全隱患大,仙嶺腳組現址緊貼礦區,礦區技改建成後,礦石運輸索道將橫跨仙嶺腳組村民生活區,礦石的運輸和開採的噪音,將給村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4、涉及影響企業幾近無力維繫。4家企業被關停6個月,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近1000萬元,2160萬餘元的還貸任務重壓在身,100萬餘元的農民工工資無力支付,企業陷入“開工即與政策違背,不開工則只能坐等破產關閉”的兩難境地。

三、被徵地農民的訴求與期望

1、仙嶺腳組搬遷意願強烈。此次仙嶺腳組未被納入搬遷安置範圍,但由於該組土地資源被徵收,村民已成為失地農民,收入驟減,生活已陷入困難,加上該組現址緊貼礦區,生產生活環境惡劣,無任何發展空間,因此村民多次聯名上訪,強烈要求搬遷。

2、普遍認為徵地補償款偏低。儘管大多數農民願意進行搬遷安置,但認為徵地補償款偏低,普遍反映不論是購房安置或是貨幣安置,均不足以應對今後生活所需。據瞭解,裕興技改專案搬遷安置涉及村組人多地少,雖全村徵用土地有3500畝,但其中有2400畝左右屬於村集體所有,1100畝屬於仙嶺腳組、倪家組共有。以一戶4口之家的農戶為例,4口人領得57.6萬安置費後,購兩套安置房(自己一套、子女一套)需28.8萬元,剩餘28.8萬元,再以每套房花費12萬在裝修和購置傢俱上,就僅剩餘4.8萬元供4口人今後開銷。

3、企業要求儘快恢復生產或轉型。為減輕還貸壓力和減少停產損失,四家企業均強烈要求儘快恢復生產,或者儘早確定與礦方合作方案,要求參照民生礦業與瑤礦的合作方式或納入和諧公司名下參與經濟發展,以實現轉型再生存、再發展,其中,鑫承礦業希望能給其1-2個月時間,讓其將庫存的原材料加工完畢以減少其鉅額損失和便於公司搬遷。

四、規避被徵地農民貧困風險的意見和建議

1、將仙嶺腳組納入搬遷安置範圍。建議將仙嶺腳組和倪家組合併為一個村民小組進行整體搬遷,由於1965年分組時2個小組的土地一直未分開,一旦徵地後,2個小組均無土地資源,同樣存在生產生活困難(仙嶺腳組情況更為特殊、更為惡劣),且仙倪兩組人口數量不平均導致難分配土地補償款,整體搬遷將有利於統籌解決仙倪兩組徵地拆遷工作。

2、妥善解決專案與瑤礦歷史遺留問題。建議組織人員對專案區徵地範圍內存在爭議的土地權屬資料進行再收集、再整理,及早確認權屬界線,並明確責任方和處理方法,為下一步土地徵收創造有利條件。

3、對仙倪兩組進行整體徵地。仙倪兩組耕地被大量徵用後,剩下的耕地很少,農民棄之可惜,耕之效益又低。徵地方為自身和農戶長遠考慮,都可以考慮將剩餘的耕地進行一次性徵用和補償。

4、四家停產企業儘早恢復生產。建議對鑫承、利祥、利強和龍興礦業四家企業進行資源整合、重新選址,以適當方式掛靠至瑤礦公司,參與到礦產開採中,以實現資源充分利用、企業減少損失、銀行消除貸款風險和農民工得到實惠的“四贏”局面。

5、建立和完善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體系。建議從今後和諧公司產生的分成稅收中,、、企業三級分別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失地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和發展的專項資金,從而解決失地農民的後顧之憂。

6、高度重視技改專案可能造成的社會不穩定因素。一是四家企業本地民間借貸和工人勞資欠款數額巨大,涉及村民眾多,一旦破產,將不可避免的激發企業與債權方及工人之間的矛盾;二是徵地範圍內組與組、村與組之間土地界線不清晰,給徵地確權工作帶來難度,已多次發生x體性事件,12月13日,因徵用淨化土地,30多名村民圍攻鎮政府,2013年1月12日,因村淺石4、5組土地權屬糾紛,100名村民圍攻鎮政府和徵地工作隊;三是與瑤礦諸多歷史遺留問題一時難以解決,技改專案方此時要求儘快開工,極有可能發生村民阻工、鬧事等x體性事件,專案方開工時間應視實情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