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32W

《過秦論》是一篇文言文課文,是一篇非常有氣勢的政論文。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過秦論》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過秦論》教學反思

篇一:《過秦論》教學反思

《過秦論》是賈誼的一篇非常有氣勢的政論文。從此文來看,賈誼是頗富才情的,他是西漢時期傑出的政論

家和辭賦家,作為一個偉大政論家,他二十歲時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張,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漢文帝的賞識。

但賈誼的一生或許是個悲劇,賈誼的悲劇不在於懷才不遇,因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種足以作為帝王之師的才。為帝王師,為皇帝出謀劃策,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是何等的榮耀。賈誼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謀,但後人公認其招其謀見用者稀,於是便由李商隱來發一長嘆。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賈誼和中國許多文人一樣,都沒辦法真正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賞識卻偏又不能如願,於是他們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鋪排縱橫,灑灑洋洋,用文字本身來吸引輿論的關注,進而爭取得到皇帝的欣賞。無疑,賈誼也是如此。我們來看看被後人惋惜和崇敬的賈誼以及賈誼的《過秦論》。從《昭明文選》到《古文觀止》似乎歷代文人都將此文奉為經典,可見其文字鋪排渲染之功力。賈誼之寫《過秦論》氣盛而情濃,彷彿一戰國縱橫家再世。

賈誼是在大漢朝開平盛世之下寫此文的,獨見古代文人的社會責任感。他對秦王朝的統一過程是極其讚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樸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這種汪洋恣肆筆鋒大概也只有賈誼才能寫得出了。秦王朝爭得天下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但在“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的農民義軍的打擊下還不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於是他很自然地就說出了這是因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儘管後來的歷史證明了賈誼確有先見之明,但我不知道處在歌舞昇平中的漢文帝看了此文後心中有何感喟,不知這是不是賈誼的悲劇根源之所在,因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歡歌功頌德的文章,以此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標榜自己是個賢明的君主。

我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把《過秦論》這麼大氣的文章和那個因樑王墮馬而鬱鬱寡歡、從而早逝的賈誼聯絡在一起,我不知賈誼是否是自己選擇這樣的一種悲情生活,而正是這種選擇才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猜解。而正是這種悲劇,才得到了司馬遷的賞識,以至於為他寫傳記時,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塊,在司馬遷的心中,他是極喜歡磨難英雄的,在他看來,屈原和賈誼是同一類人,雖然他們的人生是個悲劇,但他們同樣可以讓後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賈誼成全了文學史還是歷史成全了賈誼,亦或是賈誼自己成全了自己。無論如何,賈誼都為我們留下了經典性的文字。他讓我們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論文,依然可以寫得很壯美。

篇二:《過秦論》教學反思

相比《勸學》,韓愈《師說》此文更具情感性,因此在教學中注重誦讀的施教。叫了幾個學生朗讀模仿,效果亦是不錯。對於沒念好的學生用文中的話說就是“人非生而知之者”並同步翻譯,效果也出來了。此種情形只是針對有過預習的並且成績較好的學生,整個班級氣氛較活。但是對於古文考試的要求可能有點擔心。因此下節課應再次重複一次脈絡的整理。

前面有兩節課疏通串講,然後讓學生在初通文意的基礎上提問題,全班共30多個問題,我把問題歸類放在維客上。在機房上課時展示這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或作簡單點撥。學生所提問題有些太簡單,有的很難回答,有的表意不明,本來我想精略地提一下,然後給時間學生討論,再把結果釋出在維客網站上,結果教師講解提問的時間花得太多,後來給學生討論思考搜尋的時間太少,以至於課堂上沒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好在課後大家都還做了不少補充,這個班上的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熱情還是不錯的。

讓學生自己提問題,然後大家討論解決,這是個不錯的嘗試,但是具體操作沒處理好,也許應該精減一下,突出主要問題,並且要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其餘問題留給學生有選擇地解決。

協作學習的組織還不夠嚴密,不能很好地組織運作。

篇三:《過秦論》教學反思

今天學習了《過秦論》的'前兩段,在瞭解了組要戰國的歷史背景以及有關事蹟的基礎上,對聯縱的失敗也有了初步判斷能力。不過鄙人在這並不想多費一點周折,我大概概括幾點:用人失當、戰略失策、私心作怪等等。

老師問我們目前有什麼想法,我有所思卻不知何以言明,周圍的同學被一個個叫起,道著大同小異的看法。我不問自答:“要做到絕對信任這是不可能的事,當他們在聯合攻打秦國時一定會量著打敗秦國以後自己怎樣才能吃掉這個大肥肉。”

當時心裡還有別的話,不過不善言語,所以作罷了。

先說說看滅秦失敗的見解吧,以鄙人對戰國時期各國的恩怨模糊的記憶,和個別諸侯國主上的失策,可以斷定“合縱締交”的戰略是終歸失敗的。若不是齊人私下撤軍,亦不至於其他國家的軍隊失敗退場;若不是互相猜疑,亦不至於“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函谷關)”;若不是私心作怪,思想不宜,亦不至於“從散約敗”!說到底,“從散約敗”的原因僅說是私心作怪導致的也不足為過。

我大膽做一個假設:假設六國滅秦以勝利而告終,結果又會如何?在那時候,秦國已有巴、蜀以及其他“膏腴之地”,可謂地大物博。這塊大肥肉的主人不在了,其它的外來者會怎樣對待它,我們可想而知!必定是強健者居多,弱者得少,更有甚者絲毫不擁絲毫。戰國時弱小者如中山國、衛國和楚國等,這些小國命中註定被欺負,不論孰勝孰敗。如齊國和趙國,這類能與秦國抗衡的強國無疑是獲利最多的。當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壯大自己以後,固然走秦國的路——“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假設齊、趙中一國舉兵天下,而各諸侯國又恐懼,又“會盟而謀弱‘齊(或趙)’”,我想這次的“以多欺少”未必像打秦國那樣是哪裡了。畢竟兩家都在亡秦的時候佔據了肥饒之地。因此,統一天下者要麼是齊國,要麼是趙國了。

回到史實中來,在“從散約敗”以後,各國居然“爭割地而賂秦”,簡直可笑之極!難道那些“肉食者”都不知道這是喪權辱國、慢性自殺的行為嗎?我想並非如此。畢竟締雖敗,士然在。明智之士一定知道這是不行的,我想問題出在諸侯國的君王身上。他們只想著自己的安全和衣食住行,根本不把國土和人民考慮在內。

不論是誰統一天下,都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奮進和發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中國古代史的迴圈法則。

以上就是《過秦論》教學反思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