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在牛肚子裡旅行》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81W

《在牛肚子裡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過兩隻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隻叫“紅頭”的蟋蟀不幸誤入牛肚子裡,在牛肚子裡做了一次驚險的“旅行”,最後僥倖逃脫的危險經歷,使學生懂得一個科學小知識:牛有四個胃`,吃食時具有反芻現象。

國小三年級《在牛肚子裡旅行》教學反思

本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是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活潑,內容充滿童趣,紅頭在牛肚子裡旅行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發散性思維的空間和表達的機會。文章滲透的科學知識,將一個有關動物生理學上的知識講得有聲有色,通俗易懂。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是課堂,課堂上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還應把握髮散性思維訓練的度。要根據語言文字材料的具體情況而定,適時地發散,適時地集中,才能充分掌握語言文字的內涵。想象是創新的前提,也是閱讀之門的金鑰匙。文中有關紅頭在牛肚子裡旅行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達的機會。因此,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仔細品讀相關語句,想象自己就是紅頭,在想象中朗讀,在朗讀中體驗著紅頭的情感,然後藉助填空題想象紅頭會遇到哪些危險?又會有怎樣的感受?為學生搭建傾訴的平臺,學生在角色互換中更深刻地感受了紅頭的危險遭遇,也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在瞭解了紅頭的遭遇後,我讓學生仔細品讀描寫青頭的句子,並談談自己的感受,在交流過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文字傳達的情感。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多種形式地朗讀,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體驗。

在課接近尾聲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青頭憑藉什麼解救了紅頭?學生們各抒己見,滔滔不絕,感受青頭臨危不懼,對朋友充滿真摯的情感,並且能靈活運用知識救出朋友。而情意目標的達成並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它需要教師激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字人文思想的薰陶,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文道結合,可謂“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