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38W

 《在家裡》教學反思

在家裡教學反思

《在家裡》是一篇識字課文,由一幅插圖、一組詞語和一篇短文組成。詞語是圖中家庭陳設、用品的名稱。短文和插圖的內容是晚上爸爸看報、媽媽看電視時, “我”給他們送上水果。一家人都笑了。“我”是一個尊敬長輩、會做事的好孩子。我上的是第一課時,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識字寫字。本課教學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並取得較理想的效果。

一、準確地把握低年段教學的年段特點,時間分配合理,紮紮實實教會學生認識“沙發、報紙、檯燈、電視”,認識偏旁“氵、扌、火”,會寫“下、個”。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合作學習等能力。例如:教學生認識“沙發、報紙、檯燈、電視”,認識偏旁“氵、扌、火”時,我花了15分鐘利用各種方法、手段讓他們學會這些。圖、文加拼音認讀、自由拼讀這八個詞語後和旁邊的同學比賽讀一讀並互相正音,去掉拼音認讀、變序認讀、開火車讀、小老師帶讀,再加課外拓展:學生任意選字組詞,我花了10分鐘教會學生寫“下、個”兩個字。

二、恰當利用課件,注重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通過直觀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家庭陳設、用品,並能將它們與對應的詞語聯絡起來。例如:學生說到“沙發”時,螢幕上馬上出現沙發的圖片和帶拼音的文字。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圖與拼音是幫助識字的最有效手段,學生可以藉助圖認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時也可以鞏固前面所學的拼音。

三、設定簡單的說話訓練,在看圖說話中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例如:通過指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上有些什麼?讓學生根據實物初步感知即將學習的詞語,學習這些詞語後,訓練學生用“有……有……還有……”的句式說話。

四、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發揮學生識字的主動性。例如:在指導認字前,我先讓學生在即將學的生字中找一找自己已經認識的漢字,同時交流識字的方法和途徑,並及時給予積極的表揚,從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然後我問學生:“在生活中見到不認識的字時我們該怎麼辦呢?”學生說問大人、問同學、拼拼音等方法,我及時給予他們表揚,同時也是學生在交流識字的方法和途徑,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五、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開始養成的'。有人說過這樣的話:“種下習慣,收穫性格。種下性格,收穫命運。”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因此,課堂上我多長個心眼,時刻關注,提醒學生。我十分注重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發言、愛動腦、積極發言、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等習慣的培養。例如,我用“認真聽別人說話是文明的行為”等激勵性的語言提醒學生認真傾聽。教學寫字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握筆、書寫姿勢。另外,教師範寫時,注意讓學生看著黑板跟著老師書空,養成認真聽、寫規範字的習慣。同時,我也注意到字的美感,如教寫“個”時,我說“個”的撇、捺要分開一點,這樣寫“個”字會顯得很大方,很神氣。

人無完人,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中還存在著以下的一些不足之處:

一、在這節課中,我認為自己的課堂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上課時課堂氣氛不如平時活躍,是老師課前沒有做一些消除學生上公開課緊張情緒的活動,加上課前發生了一件突發事件,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學生沒有應有的反應,當時我又沒有急中生智加個小遊戲,一心想著怎樣培養學生的能力與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去了。

二、學生寫字後沒有及時評價。例如:在教學生寫“下、個”兩個字時,本來是可以評價學生寫的字,但卻在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和個別指導上多花了一些時間,剛好下課時間到了,只好宣佈下課,錯過了鼓勵學生的最佳時機。

三、沒有實現玩摘蘋果遊戲鞏固識字。因為看時間差不多了就進行下一個環節,錯過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快樂學習的時機。

教學相長,我以後會更加努力學習和探索,以取得更多、更好、更適合本班學生的方式方法來提高他們的能力和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

《在家裡》教學反思

我跟學生一起學完《在家裡》這篇課文後,還是比較滿意的,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現在反思如下:

本節課要求學生認識十四個生字,識字量太大,因此我在教學中將生字分散在兩節課進行,把短文中的六個生字放到第二課時裡去學習,這樣做到分解難點,突出重點。

《在家裡》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就以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並伴有幾句話:“大家好,我叫小紅,是崇文街國小一年級的學生,歡迎你們到我家做客。”為匯入。當學生看到一個活蹦亂跳的同齡人邀請自己到她家“做客”後,高興地合不攏嘴。隨後我出示了一個有著美麗陳設、生活用品的家庭畫面,創設了情境,貼近了學生生活,使學生學習積極性驟然高漲。然後我把配有彩色圖形的詞語卡片以幻燈片的形式出示給學生,使抽象的生字與具體的形象結合起來,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初步地使學生認識了生字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藉助實物認識生字,學生感興趣,也容易記住,學得自然輕鬆。

所有字詞都是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字詞。識字必須多讀,也必須多說,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高頻率接觸生字,既鞏固了生字詞,又很好地進行口語訓練,對積累語言發展語言大有裨益。我讓學生選一個經常見的物品說一句完整的話,既尊重了學生,又體現了在生活中學生字,在生活中用生字的思想。為了訓練學生口頭給生字組詞的能力,我選了幾個日常生活中經常見的生字:電、上、燈……讓學生自由組詞,學生給“電”組的詞最多,趁此機會,我引導學生給帶有電的詞語歸類,學生樂此不彼。

在鞏固生字,訓練說話的過程中,通過flash播放小紅一家人生活的畫面,也是藉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再現生活情境的有效手段。更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眼睛睜的大大的,通過觀看畫面,學生認識了“送水果”並明白了這裡的“送”其實就是把水果遞給爸爸媽媽。通過觀察爸爸媽媽的表情,記住了“笑”。我因勢利導緊接著進行朗讀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出來,讓我頓時覺得自己的努力小有成就。

“學以致用”是一切學科的最終目的,認識了生字就要會用,因此在課堂上我讓學生運用生字進行說話,正好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同時,在教學中,以教材為載體,適時地進行人文教育。通過分析家人的表情說話,通過交流對小紅的評價,培養學生熱愛家庭,熱愛勞動,尊敬長輩的思想,注重了對國小生從小進行情感和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不足之處是:1、雖然我重視了學生對生字的認讀,而且也多方式讀了,可惜在鞏固生字的練習上沒有做到真正的多形式,多方法讀,顯得有些單調,如果用一用“遊戲識字”,“摘蘋果識字”等一些更符合國小生心理特點的識字形式是不是會更好呢。2、在知道學生看圖、練習說話還未完全到位,如果在指導學生看圖說圖上有什麼的時候,訓練學生用“有……有……還有……” 的句式。對學生連貫性地說一段話會有強化作用。

TAGS: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