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陷阱現身

才智咖 人氣:2.92W
求職陷阱現身

 日前,重慶某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小陳向記者傾訴了她在近一年的求職過程中兩次險些被騙的經歷:去年11月份,她交了5元錢的入場費後,走進一家人才交流中心。在捅擠的招聘現場,她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找遍了數十家招聘單位,但不是專業不對口,就是用人單位要求過高。不過,讓她高興的是,經過辛苦的尋找,她終於找到了一家專業對口,其他條件又符合的用人單位。招聘人員接過她的求職簡歷後,問了一些相關的問題,隨後,那位招聘人員“誠懇”地對她說,她已經過了第一關,只需交200元資訊費,公司副總就親自對她進行面試。200元對還沒畢業的小陳來說並不是一筆小數目,“我身上沒帶這麼多錢!”她小聲地說道。“沒關係,我們會把位置給你留著等你回來的。明天你帶錢到公司來就行。”不諳世故的她在為自己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而感到高興時,一位好心人的提醒才使她倖免受騙。
  
  更讓她不可思議的是,在今年2月底的一次招聘會上,她又一次遭遇“奇遇”,她投了一份材料給了一家進出口外貿公司,且該公司鄭重承諾不會收取任何招聘費用。並告知第二天到總公司做進一步的接洽。第二天,她按地址找到該單位進,她才發現所謂的進出口外貿公司位於一個偏僻的住宅小區,公司的劉總竟是她的師兄。據她的師兄介紹,他是被某公司聘為“老總”的,其工作就是坐在辦公桌前,用相同的話問前去應聘的眾多應聘者,而前去該公司應聘的人一般都會“被僱用”,只是應聘者都要求在上崗前交500元的押金。
  
  面對這樣的招聘陷阱,一位職場專家告訴記者,“如今的招聘市場還不是很規範,一方面由於人才交流市場基本以贏利為主,對招聘單位的檢查力度不夠,另一方面,如今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求職者對待招聘單位的考察和了解也十分不足,存在‘不挑不撿,找到工作就行’的盲目思想,這就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陷阱主要有這幾種
  
  對於諸多的求職者來說,通常的求職門路主要有包括媒體、網路廣告,各類人才市場、人力資源公司、職業介紹所等。一些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儘管廣泛的求職市場上存在許多的機會,但也要、意識到其中也有可能存在許多騙局與陷阱,加之騙術手法的“日新月異”,求職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據有關人士介紹和記者在採訪中所接觸到的事件,一般在人才市場上遇到的常見的求職陷阱有以下幾種情況。
  
  1.以徵求內勤、辦事員為幌子,讓求職者掉入拉業務的陷阱。這種型別的騙局很多,各種行業幾乎都存在,但保險業尤其突出。以拉保險為例,公司開始可以是以招聘祕書、行政人員為名目,使一些應屆大學畢業生等社會經驗不足的求職者加入。求職者在面試時往往會被招聘人員的甜言蜜語所迷惑,當你交了押金或“培訓費”後,在上班時,你在發現工作沒有底薪、更沒有員工福利,根本就是叫你去拉保險。
  
  據涪陵師專99級的薛偉介紹,由於沒有工作經驗,再加上是專科畢業,在招聘會上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前不久他在一家報紙上看到“某大型公司急聘業務員”招聘廣告,便馬上前去應聘。他找到了這家公司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個專門推銷洗滌用品的銷售點。招聘負責人稱:“雖然沒有底薪,但提成10%,實行上不封頂。”當他正在猶豫時,該負責人告訴他公司有不少人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他雖然半信半疑,但由於苦於求職,決定試一試。一個月後,他實在吃不消每天都要提許多洗髮水之類的東西走街穿巷,就決定辭職。當他向單位索取提成時,卻被告之“自願辭職,工資扣發”。
  
  2.滿足求職者的虛榮心。有些公司的招聘“某某師”,如美容師、電腦工程師、網路工程師等,對那些不具備條件的求職者,他們就宣稱培養求職人員為“某某師”,而實際上讓求職者先購買美容產品或是選修課程。公司往往會在求職者繳費後才講出種種特殊情況或內部規定,以規避其當初的承諾,使求職者花了錢後,賺錢的希望卻大大落空。
  
  3.職位、公司和薪酬描述失實。招聘單位將原本很小的私營企業,說成擁有上億元資產的大公司,將辦公室內勤人員稱為文員。以花言巧語說服求職者,利用馬上籤訂合同和高額毀約金的方式套牢求職者。例如,市場上推銷員等業務人員工作辛苦,報酬不高,但用人單位需求甚多,於是普通的推薦工作往往被極盡粉飾、包裝之能事,求職者往往直到上班的第一天才知道實情。還有些公司不成規模,職位的工作內容也不明確,但為了吸引較高學歷的應聘者,就對應聘者許以很高的薪水或職位,如年薪10萬元、市場總監、財務總監等。有的單位既然打腫臉充胖子付高薪,但高薪的背後常常是超負荷付出,甚至會以金錢和暴力脅迫你做一些非法的事情。
  
  4.一些單位到處貼一些“招聘啟事”或在非主流媒體上登虛假廣告後,臨時在寫字樓租一間(套)辦公室,掛上“經理室”、“財務室”或“人事部”的招牌,進行虛假招聘,嚮應聘者收取報名費、押金、服裝費、證件費等名目不同的費用後,告訴應聘者“你已經被錄用,×月×日來此處報到,正式上班”。當受騙者按指定的時間來此處“上班”時,才發現人去房空,連呼上當。
  
  5.利用過時或偽造的證照、合同進行虛假招聘,簽訂合同時,要收取高額的保證金,勞動合同協議書上的印章大多模糊不清,這樣即使“騙子公司”不搬家,受騙上當的應聘者也無可奈何。
  
  6.薪酬陷阱。一些招聘人員在求職者的詢問下,給出一個含糊的月薪數字,然而在月底兌付時卻多半會說你沒完成工作量,或工作失誤,以此來扣除你的部分薪酬。
  
  7.抵押陷阱。雖然國家勞動部門早就明文規定,任何企業在招聘員工時,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收取求職者的押金,或者以身份證、畢業證等作抵押。但是,目前仍有相當多的企業以便於管理為由向求職者收取押金,或抵押身份證。企業在收取押金或身份證之後,便為所欲為,求職時一定要小心。
  
  8.試用陷阱。有些企業在招聘人員時,規定了試用期,一般是三個月到半年時間,並且要求求職者交納一定數額的培訓費。但據調查發現,一些單位在試用期即將結束時,便以各種理由,炒求職者的“魷魚”。這樣一來,求職者交了培訓費不說,還給老闆白乾了幾個月。因為在試用期內,一些老闆不給報酬,理由是他提供了讓你學習技術的機會,並且你在試用期間,無可避免地損耗了工廠的原材料,沒有要你賠他的損失已是萬幸了。
  

TAGS:求職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