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技術型人才的定位問題

才智咖 人氣:2.17W

今年是我畢業10週年,那麼我從事軟體行業也已經10週年了。10年過去,回首一下,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我在最近幾年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當然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但是也折射了很多中國的軟體企業技術人員的共性。

關於技術型人才的定位問題

先說說我現在的公司吧,湖南的一家IT公司,目前在湖南算是老大,具體公司名字我也不說了,公司從性質上來說,我認為不是一家技術型的公司,應該說是一個專案型或者是市場型的公司,公司裡面很多單都是老闆的關係接的,一般都是先接企業的單,然後再立項進行專案開發,基本上沒有什麼技術積累和沉澱,即使有,也分散在各個專案中或各個技術人員的頭腦,更沒有什麼人來做整理。公司成立到現在也有10多年了,以前規模較小的'時候,老闆接了單後是擔心專案能否完成,因此作為技術人員在這種模式下比較吃香,專案中會碰到很多問題,所以當時的我也算得上公司一個小小的牛人。然而就因為這樣,作為技術人員的我,思想有所固化,被一些假象所矇蔽,認為技術和工作經驗是最重要的,而忽略了其他的一切,包括與人的溝通、交流、管理等等,也正因為這樣,老闆也一直把你當做一個技術人員看待。隨後,在公司最近幾年的不斷壯大過程中,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以往的很多做法都不再符合老闆胃口。公司人員不斷增加,以往專案中很多所謂的問題都已經不是問題,老闆接單後不再擔心專案無法完成,因為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嘛。公司的管理此時也在逐步上臺階,老闆更看重的是管理和市場。在技術方面,老闆所想的只是怎麼複用技術,怎麼通過管理手段來解決這些技術方面的問題。此時,隨著公司的成長,我們的年齡也在不斷成長,而因為公司價值取向不在技術方面,所以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和自己對公司的理解來轉型成為市場或者管理人員,從而取得更大的發展,但是因為以前過於專注技術,而忽略了其他的東西的做法所體現出的弊端就特別明顯,此時如想要往管理或市場方向轉型就特別困難,那麼如果不轉型,長久搞技術的話,你就會和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差不多,轉吧,你又達不到老闆的要求,總而言之,就是處在了一個難上難下的境地,人也極度鬱悶。

思索之後,覺得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定位問題。首先,是以前對公司的定位瞭解不夠,沒有看到公司發展後將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其次,是對個人定位的思索不夠。

最後總結一把,就是凡屬是這種以企業專案為主的軟體公司,必定不會和那種純技術型的公司一樣,不可能存在專業的技術人員,裡面所謂技術人員,技術優勢都無法得到持久的發展,我想這也是中國從事軟體行業的大部分技術人才的共性,也是重工軟體行業和國外軟體行業的差別,中國的老闆看重的東西和西方老闆看重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文章裡我所說的不一定都準確,但是我想應該是很多技術人員有的共性,定位問題值得每個技術人員的思考,我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專注於技術的同時不要忘了和人的溝通,同時也要多學些管理知識,不然公司發展了後,吃虧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