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閃”了我的前程?

才智咖 人氣:2.03W

“閃辭”,顧名思義閃電辭職。儘管這樣形容有些誇張,但在記者近期的調查中發現,頻繁跳槽的現象在大學畢業生中的確普遍存在。為何在就業如此困難的今天,還有眾多已就業的大學畢業生選擇“閃辭”呢?到底是大學畢業生更有維權意識還是對職業缺少長遠規劃?是用人單位太苛刻還是大學畢業生太過不負責任?本報將深入高校、用人單位、人才中心等部門為您深度剖析“閃辭”現象背後的真相。

到底誰“閃”了我的前程?

畢業生:“閃辭”原因多

15日,記者深入省人才市場和市人才市場採訪發現,儘管7月份的招聘高峰期已經過去,但記者發現,8月份的人才市場內仍是人頭攢動。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求職者是剛剛離職不久的2012屆畢業生或是畢業不長時間的學生。究竟什麼讓這些已有工作的畢業生又重新遊走於招聘會現場,另覓東家呢?

閃辭理由一:生活壓力大,低薪企業要放棄

在招聘會現場,畢業於長春大學的王同學告訴記者,現在他就職於長春某家軟體公司,“我在公司工作三年了,可工資一直都是1500元。除了日常生活開支基本上不剩什麼。房價這麼高,買不起房子,肯定也找不到老婆。掙錢是關鍵,我必須要換個高薪工作。”王同學說。

閃辭理由二:工作太單調,沒前途企業要放棄

去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的李同學告訴記者,她畢業後,與省內某著名英語培訓學校簽了用工合同,專業對口,待遇不錯,很多人都很羨慕。可不到一年的時間,李同學卻選擇了辭職。“我的工作太單調了,整天就是不斷地重複,沒有什麼學習和提升的機會,不利於我今後的職業發展,還是辭了吧。”就這樣,李同學再次湧進了就業的滾滾大軍中。

閃辭理由三:老闆難伺候,不靠譜企業要放棄

“太不靠譜了,居然拿八字不合當藉口。不就是因為我說話直嘛,我要辭職!”畢業於吉林建築工程學院的宋同學告訴記者,他在某房地產公司工作近3個月了,但最近,公司經理以八字不合為由將他從策劃崗位調到了接待崗位。對於這次調崗,宋同學很不滿意,“太難伺候了,什麼荒謬理由啊,我還是閃人吧。”

閃辭理由四:承諾實際相差大,失信企業要放棄

最近,正謀劃辭職的張同學氣憤地告訴記者,“差太多了,實際工作待遇跟招聘時承諾的根本不符!招聘時說的是做培訓師,來了之後才發現乾的全是話務員的活兒。”

“現在我每天就是給學生家長打電話,要不就是幫著招生。入職前,承諾的餐補、交通費補助、免費宿舍什麼都沒有,這工作干與不幹沒什麼兩樣,還是不幹的好。”張同學說。

用人單位:遭遇“閃辭”很普遍

為什麼現在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如此容易出現“閃辭”?在招聘現場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家招聘企業。很多企業的負責人都紛紛表示,現如今“閃辭”現象相當普遍,其所在企業也都遭遇過大學生“毀約”、“閃辭”等。

原因一:對就業前景無規劃

在招聘會現場,記者採訪了某家汽車配件生產企業的招聘主管,他表示,“閃辭”現象與畢業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息息相關。他說:“現在學校或社會都教育學生‘先就業後擇業’,某種程度上給學生造成了誤導,很多學生為了讓自己能一畢業就實現就業,根本沒有規劃過自己的職業前景。”

這位負責人員還舉例說,他們公司主要招收理工類的學生,但是也有文科類的學生湊熱鬧。即使錄取了他們,他們也很難珍惜得到的工作機會。

原因二:急於求成心浮氣躁

“現在社會氛圍總體上也比較浮躁,剛畢業的大學生由於對社會認知不強,畢業後急於求成,恨不得馬上就能有‘房子、車子、票子’,一旦用人單位滿足不了他的'要求,就立刻提出辭職,根本不考慮後果。”一家廣告公司的負責人說。“去年招聘時,我們考慮到人員流動可能較大,原本我們只需要12人但招了18人,可沒想到的是僅過了半年,就只剩下6人了。”該負責人無奈地說。

原因三:不講誠信人品偏失大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某企業高管告訴記者,他們企業的招聘會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畢業生投來簡歷,也有一部分學生是經過筆試面試層層選拔後才被錄用的。可一些學生一旦發現更好的機會,就不管不顧地走人了,連聲招呼都不打。

這位招聘負責人恨鐵不成鋼地說,“某種程度上‘閃辭’就是缺少感恩意識,毫無忠誠度可言,說得嚴重點,‘閃辭’就是誠信有問題,人品出了毛病。”

人才中心:用人單位應“重培養”

針對高校畢業生容易出現“閃辭”現象,長春市人才開發服務中心主任助理兼大學生創業服務部部長仲偉仁說,導致“閃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都應理性看待此現象。

畢業生應做好職業規劃

從畢業生自身來說,大學生剛出校門,想法相對過於理想。進入工作崗位後發現理想跟現實差距很大,會產生不適應,想要跳槽的想法也就越強烈。

所以,畢業生在提高個人誠信度的同時,還應在就業前制訂一個較適合自己工作發展的職業規劃,從而正確認識自我價值所在,並提前瞭解實際的用工崗位情況,理性求職,不盲目求職。

用人單位應“重培養輕使用”

從用人單位來看,“現在大多數的用人單位存在急於求成的想法,一般都採用‘重使用輕培養’的管理模式。把剛入職的學生當成‘機器’來用,還有些用人單位誇大招聘宣傳,開出一些不能落實的待遇,讓入職畢業生感到有落差,從而辭職。”仲偉仁表示。所以,用人單位應把“重使用輕培養”的管理模式轉變成“重培養輕使用”,拿出實在的留人舉措,不是靠扣工資、扣社保、壓檔案、約定賠償金等違規辦法留人,而是真正做到“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

專家建議:不攀比 多適應環境

針對高校畢業生出現“閃辭”現象,從事多年高校畢業生職業指導工作的全球職業規劃師獲得者、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於偉麗副教授給出了其專業說法。

大學生就業難削弱穩定性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了解決生存問題,大學生先就業、再擇業,先生存、再發展的做法已經非常普遍,所以,在生存的壓力之下,就業的穩定性就會削弱,這是重要因素。

大學生從考大學、選專業到求職方向的確定和崗位的選擇,很少是出於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的考慮,而往往是遇到可就業的機會,就努力抓住,可一旦從業後,就會發現有種種的不適應和不勝任,因此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辭職。

大學生從眾心理作怪

大學生習慣於和同輩的比較,常常會與同屆和上下屆的同學做橫向對比,如果發現工作內容、工作強度和工作待遇方面與別人有所不同,而這個不同又是自己不能認同的,就可能會選擇辭職。

老師說,這種攀比心理不可取,大學畢業生應該學會在某一個崗位上重新開發自己潛力,樹立信心,學習新生事物,正確認識自己,要有自己切合實際的判斷力,不要輕易放棄有潛在發展前景的工作和已有的就業機會。

TAGS: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