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懸賞求職”起爭議

才智咖 人氣:3.09W

   在經濟不景氣,人才市場供大於求的形勢下,找工作不僅要拼成績、拼形象,還得拼人脈。日前,武漢地區一種花錢“買人脈”找工作的懸賞求職法,吸引了一些大學生“試水”,也引來眾說紛紜。
  懸賞之下有“湧”夫
  “懸賞2000元,望幫在光谷軟體園或東湖高新區周邊找一份工作”。在互助求職網上,一名網名為“桂木”的發帖稱道。“桂木”是武漢市某高校學生,大四開始找工作以來,一直沒有就業成功。“若不是現在情形所逼,萬不得已才出此策”,他說,公司好的話,中介酬勞還可以再面議。
  懸賞500元求銷售工作、懸200元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即可……記者在百度輸入“懸賞、求職、武漢”等關鍵詞,看到不少武漢地區學生懸賞找工作的帖子。
  在某職介網上,求職者釋出資訊後,有資源的介紹人會和你聯絡。交易成功後,懸賞金會在網上自動交付,網站從中抽取10%-20%的費用。網站人員稱,懸賞求職成功率約在30%左右。
  傳統渠道外的新路子
  “為了找工作,已花去了2000多元”,武漢理工大學畢業生馬文輝說,選擇懸賞求職其實也無奈。
  從9月份開始,馬文輝開始忙著實習、趕招聘會,由此帶來的買行頭、坐車、吃飯、門票等等費用,開支不小;他在網上釋出的求職簡歷,又大多成了無效應聘、“沉睡”簡歷;最後,小馬決定避開傳統的就業方式,逆勢就業。
  華中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畢業生柯望認為,這種方式不錯,在沿海地區早已出現,可以加快企業的招聘效率,提高求職者的成功率。如今,專門利用自身資訊和人脈,為他人介紹工作的在網上被稱為“職客”。
  風險不小,務實為本
  今年,我省高校畢業生人數為36萬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武漢市明年將面臨最少30萬人的就業壓力。
  湖北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史金平教授認為,就業壓力使得懸賞求職受到關注,但從根本上講,企業招聘人才,是想招可用之才;學生如果一味想花錢走捷徑,將不利於自身成長。
  武漢市人才市場人士還提醒廣大學子,這種網路懸賞方式,只是一種簡易的雙方約定,現實中能否真正履約,還是個未知數,同時也要謹防由此衍生的種種求職陷阱

大學生“懸賞求職”起爭議